05.09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入游戏的时候,不仅会看到蛙儿子强烈建议玩家打开旅行青蛙官方账号的推送功能的要求,还会收到一条来自名为“小游戏”的推送:“欢迎进入淘宝官方小游戏的家庭!……”由此看来,这个“大家庭”后续必然还会有大量小游戏推出,莫非阿里要把好好的购(duo)物(shou)App淘宝变成小游戏平台?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进入游戏后是熟悉到如果不和日本版本对比都不会发现差别的主界面,当然,也可能是由于笔者卸载日版蛙儿子太久导致的……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中日主界面对比(左日右中)

主界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和植被上,不仅“蛙儿子豪宅”左侧的和右下角的植被风格都被进行了替换,“豪宅”的整体更是被重新“装修”了一番:门被替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双扇门,上面还有中式风格的门环,窗则被换成了苏式园林中常见的花窗,到处都透露着一股中国风味。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当玩家跟随蛙儿子的脚步来到房内,会发现房屋内设的中国风味其实更加浓厚。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中日房屋场景主界面对比(左中右日)

床头的日本地图被象征中国版图的雄鸡取代,日式榻榻米被换成了中式小蒲团,原来插在桶里的画纸被换成了中国传统的画轴,边上还摆上杜十娘的百宝箱,梯子从爬梯变成木制两层楼梯,下面还摆上了几坛女儿红,对面的灶台也被换成了中式土灶,上面甚至还有两笼蒸屉,就是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是狗不理的包子……

说起吃,游戏内的从食物到围巾在内的各种道具也全部进行了本土化,竹筒、葫芦、云纹围巾、香葱烤包子、锦鲤玉佩,无一不贯穿着中国特色。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明信片方面自然也进行了相应的替换,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比如蛙儿子寄回的明信片中会有天坛的旅行照,还有外国蛙到中国必到的长城,以及和孔明灯、高架桥等各式中国风景的合影。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而且贴心的蛙儿子还会给各位“养蛙”的留守孤寡老人们寄来各类特长,比如京味点心(稻香村???)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嗯,同时小青蛙依旧是“招蜂引蝶”的好手,当它外出旅行的时候,家里会有各种小伙伴来“蹭吃蹭喝”,比如土里土气的小乌龟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总之从整体玩法逻辑上,蛙儿子依旧是我们当初熟悉的蛙儿子,国籍的转换并没有在玩法上给他带来太多变化,更多的只是游戏元素和细节上的入乡随俗。

小游戏另类变现 堪称“剁手鼓励师”

除了以上提及的细节上变化外,本作相比原作,其最大差别在于加入了“金叶子”系统,也即是位于游戏右下角菜单之中的“活动”。

点进去后会发现,该页面的二级菜单有“任务”、“活动”、“商城”三个标签,其中“任务”页面每天6点会更新一个当日任务,完成即可领取奖励;“活动”页面则是一些运营活动,比如现在的百万预约奖励发放、早期的青蛙回归两次奖励激活码等等;“商城”页面则可以通过“金叶子”来兑换游戏内货币“三叶草”或者抽奖用的“兑换券”。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众所周知,游戏里一般来说起码会有两种货币,一种是游戏内赚取的资源,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自然产出的,而一种是只能通过充值或联运活动获得的货币,这部分货币也是游戏内购变现的主要收入来源和玩家们“氪金”的重点目标,比如LOL里的金币和点券,就是这两种货币的良好写照。

不难看出,如果说“三叶草”是游戏内的资源型货币,那么“金叶子”显然更接近于“氪金”型货币,然后有趣的是“旅行青蛙”中国版并没有提供任何任何充值入口,甚至阿里官方还宣布该游戏将永久免费,那你作为一款免费游戏,起码的广告变现你总得有吧?

不好意思,目前为止还真没看到有广告弹出或者如今微信小游戏常见的“奖励视频”和“诱导分享”。那么作为商业巨头的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电商平台的淘宝,真的不打算从“旅行青蛙”上获得收益吗?

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淘宝还是要获得一定收益的,只不过既不是广告变现,也不是内购变现罢了,淘宝或者说阿里或许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游戏变现模式。

事实上,这种探索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小程序的概念提出之前,淘宝就曾经为了配合电商营销自己开发过一批H5小游戏。

“知晓程序”指出,一直以来,淘宝都非常注重 H5 类营销游戏的推广。早在 2016 年双 11,淘宝在往期的红包玩法上,新增了 AR 互动小游戏“寻找狂欢猫”,号称“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找猫猫,就有机会获得超级红包”;接着在 2017 年推出了 AR 小游戏“捉猫猫。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左图为 2016 年“寻找狂欢猫”,右图为 2017 年“捉猫猫”

这些简单易玩且轻量化的营销H5在如今看来绝对当得起小游戏的称呼,虽然由于营销属性,它们在内容上充斥着品牌广告,但显然广告绝不是其变现的主要方式,通过玩游戏,发红包或者优惠券的形式,拉动用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才是其最直观的变现方式,换而言之,玩家信心苦苦在游戏内产出的“道具”(优惠券),正是玩家“氪金”的动力,只不过钱不是花在游戏内罢了。

再如阿里旗下的支付宝App内置的小游戏“蚂蚁森林”和“蚂蚁庄园”,这两个产品其实更接近“旅行青蛙”:无广告,不能充值。但这两款产品难道就没有变现能力了么?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在“蚂蚁森林”中,用户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会为自己的树苗提供能量,并且最终长出能在沙漠种植的树苗。而在“蚂蚁庄园”中,用户的支付宝消费则关联成为饲养小鸡必不可少的粮食,喂养小鸡得到的爱心可以捐给一些慈善机构。

让我们来画下关键字——“消费”。这两款产品都是通过把传统上会设置为付费,通过“充值—游戏内消费”获得的游戏道具转化为和用户在游戏外的某种特定行为(消费)挂钩的“免费”道具,从而在游戏之外进行变现。

而且这类游戏还将提高App打开率和用户粘性,从而再次提高用户的消费几率,这何尝不是在变现?

蛙儿子更是如此,这也是前文中提到蛙儿子会强烈建议用户打开通知推送的原因,试问,你看到如下推送会不打开淘宝收个四叶草?然后说不定就顺手刷了下淘宝,再顺手“剁手”消费了一笔吧?

蛙儿子变身免费小游戏,阿里如何通过变现使之成为“剁手鼓励师”

更何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淘宝相关负责人还公开表示:“淘宝从游戏机制上打通了与旅行青蛙的联系,比如用户在淘宝上的加购行为(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停留时长会作用到蛙儿子身上,具体体现在加速三叶草的生长,加快蛙儿子回来的速度,增加蛙儿子带回来的特产等等,让用户能感受到他在淘宝上的行为和蛙儿子是相关的。”

这款曾经因为只能“氪金”买四叶草,而且由于内容所限,“氪金”上限很低,被认为几乎没有变现的能力“旅行青蛙”,不仅在阿里手中摇身一变,成了一款“完全免费”的小游戏,也变成了一款“变现收割机”,堪称是淘宝的“剁手鼓励师”。

阿里此举可以说为小游戏指出了一条全新的变现之路,虽然一般厂商没有复制的能力,但是这里面并不包括打通了京东的微信和QQ,而恰好这几个小游戏平台还都将是对第三方开放的,这足以引起各位CP的重视了。

最后,文末再开个脑洞,如果有一天淘宝用户辛苦“剁手”养起来的蛙儿子,寄回来的明信片变成了“优惠券”,会不会更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