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暨出版《当代油画-小幅作品研究专辑》重点关注和研究艺术家绘画语言的孕育过程与熟成的规律,进入当代油画语言研究的深水区。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刘孔喜

简历

1952年生于河北固安。1977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1982年继续考取该院研究生,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1994年任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学科外国人研究员,研究坦培拉绘画技法和油画古典技法。作品曾参加“1982年法国巴黎春季沙龙”、“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和“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以及第六、七、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展览,出版画集和专著多部。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获比利时王国“东方艺术骑士勋章”、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艺术评论

我想,刘孔喜先生作为我们50年代生人的一代艺术家,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非常不寻常的岁月和中国社会一起经历了动荡、曲折、发展和前进,也经历了文艺思想的动荡、起伏和今天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这一代人是在时代的大潮中生活,是在社会的变迁中追求艺术、研究艺术和走上创造的道路,因此对于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年艺术家的研究,应该说成为我们今天美术界一个新的,也是重要的课题。

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尊重老前辈在整个20世纪美术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1950年代出生的一批艺术家身上,才能形成我们中国美术在20世纪延续到当代的整体的发展。

刘孔喜从北京到边疆,又再度到学府最后在高校任教,他所走过的这样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始终是把自己的绘画的理想和自己所感怀的现实经历结合起来,因此,这个展览是有主题的,这个主题不是为这个展览而出的,而是他几十年的创作最终凝聚成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对刘孔喜先生来说真的是一种真诚的语言和真诚的命题。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岁月留痕·苞米秸

木板·坦培拉

45cm×65cm

2015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岁月留痕·轨迹

木板·坦培拉

42cm×65cm

2015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岁月留痕·宿舍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岁月留痕·一台老“东方红”

2014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烤包子

木板·坦培拉

55cm×73cm

2004-2010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天山彩云

木板·坦培拉

38cm×45cm

2011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青春纪事之二十三——荒原雪后

木板·坦培拉

60cm×50cm

2014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青春纪事之二十五——永别了,青春

木板·坦培拉

60cm×40cm

2016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岁月留痕·年轮

木板·坦培拉

65cm×45cm

2015年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刘孔喜

去时雪满白桦林

木板·坦培拉

122cm×77cm

20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