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二清又暴雷!“樂刷”商戶800萬資金不到賬遭人行拉橫幅維權!

數百名商戶資金經由POS機走支付機構通道後不翼而飛,支付機構卻聲稱不曾清算過這批資金,那麼,錢去哪兒了?

近期樂刷支付密集曝出商戶資金大面積不到賬情況,導致全國各地近百名資金受損商戶前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以下簡稱“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尋求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商戶和支付機構方仍未達成相關協議。而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表示:目前該事件正在核查之中。樂刷支付對此表示,“此事件存在諸多疑點,公安還在進一步調查中,我司積極配合。如果查實投訴人確實是因為我方違規導致其損失,願意按流程做相關賠付,但賠付必須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內。”

一方面是商戶堅持走支付機構通道的錢就要支付機構賠付,另一方面是機構堅持POS機不屬於支付公司,對交易真實性有效性存疑。機構、商戶僵持不下,各執一詞的背後,暴露的是盤踞收單市場多年的“二清”亂象難以根治以及利用信用卡套現被機構“默許”的尷尬現實。

據瞭解,此次資金受損商戶遍佈全國,達到三四百人,

基本是在3月底出現資金不到賬情況。這些商戶大多是從互聯網、業務員、代理公司等渠道購入POS機,且未簽署相關合同協議。據不完全統計,涉及樂刷支付的金額約為800萬。

為尋求賠付,清明節後起,已有累計百餘名商戶分批前往央行深圳中心支行。4月18日上午,在央行深圳中心支行,仍有商戶聚集向涉及此次事件的支付機構尋求解決方案。

所謂“二清”,即一些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簽約的特約商戶、外包代理機構(一次清算方)出於擴大收益考慮,通過套碼複製出很多POS機後賣給下線商戶。

現實情況是第三方支付中的收單機構對這種代理模式的依賴度極深。

代理商模式之所以被大多數收單機構所採用,根本原因是通過代理模式可以迅速佔有市場、做大增量,而直營模式自建渠道意味著更大的投入風險,需要犧牲較大短期利益。因此在競爭白熱的收單市場,成為獲取利潤拓展生存空間的普遍玩法。

據支付曝光臺(ZFBGT.COM)統計:目前擁有收單牌照的支付機構僅61家,其中擁有全國範圍內收單資質的機構共34家,區域性範圍收單資質的機構共27家。

二清又暴雷!“樂刷”商戶800萬資金不到賬遭人行拉橫幅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