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孔子告诉你如何报答母爱——献给赐予你生命的女神!

提到儒家的报答父母恩情的方式,很多人都会想到儒家所推崇的“孝道”。孔子说过人心要向善,并强调行孝道,是“

人心向善行仁”的第一步,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对父母的感恩。

孔子告诉你如何报答母爱——献给赐予你生命的女神!

那么如何做呢,这要从孔子弟子宰我与孔子的一次谈话开始。

宰我问,守丧三年是否太长,应该改成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回答,你觉得这样做心安吗?

宰我回答,心安。

孔子回答,心安就就这么办吧。宰我出去后,孔子非常生气地说,“予(宰我)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因为父母抱你三年,三岁之后不再是柔弱的婴儿了,而是有一定生存能力的幼童了。因此在父母去世后,守丧三年也在情理之中。

想起龙应台的文章《目送》,父母怀抱你三年后就不得不松手,让你走向自己的人生路。目送的只是你渐行渐远的背影,越想伸手抓向你,却发现再也无法拥入怀中……

孔子告诉你如何报答母爱——献给赐予你生命的女神!

“慈母手中线”缝的不是游子的衣服,是想用丝线牵起母子的心,默默无言,却给子女以温暖。母爱的伟大或许就在于这里。

孔子生气正是因为宰我没有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孔子从守丧三年道出孝为仁之本,那么平时又该如何行孝道呢?

孔子提出四个层次:养亲、无违、敬亲和“和颜悦色”

养亲,就是赡养父母,物质上给予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这是行孝道的基本层次。

无违,指行孝道要有礼节,即按礼法有节制。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行孝道从生到死都要按礼节施行,放在现在就是要不违背法制和道德观念。

敬亲,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是更高层次的孝道,如果没有心存敬意,那么与饲养动物有什么区别(现实中养猫狗亲过父母者有之,亲过子女者也有之,都是有待改善的父母儿女关系)。

和颜悦色,这是行孝道的最高层次,子女侍奉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这种神态只有真正施行孝道,敬养父母的子女才能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如果假装是很容易被看破的。


感恩父母是一生的感恩,不要太过在乎物质方面的供养,你的内心贴近父母内心的一刻才是真正的感恩孝行。

孔子告诉你如何报答母爱——献给赐予你生命的女神!

如果你已忘记还在父母怀抱里的三年时光,那请你用一生来记住,父母目送你远去时的眼神吧!


母亲节之际,我想说:母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母爱照亮你的世界,却燃尽自己的生命。明明知道只能目送你远去,却从不让你看到含泪的面庞。希望天下儿女知感恩,愿天下母亲快乐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