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昨晚問剛滿5歲的女兒:“長大後想成為誰?”

毛豆:“小豬佩奇。”

我:“......還有呢?”

毛豆:“超人艾斯”

我不死心地追問:“難道不想成為爸爸或者媽媽嗎?”

毛豆:“不”

很久以前,我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要成為媽媽/爸爸那樣的人。

想到最近網上很火一個話題——“每個年齡段對媽媽的印象”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1. 當了媽媽之後就會發現,當媽的對孩子是真的無私奉獻。每一次給毛豆換尿布,給她餵食,教她走路,說話,認字,都會想到,母親當初也是這麼教我的吧,我當時是否學得好,是否比毛豆乖巧,是否讓母親操了很多心。

  2. 長大了進入青春期,叛逆也接踵而至。母親的日常嘮叨變成了最煩的噪音,大聲回嗆、摔門而去、與母親冷戰成了最自豪的勝利。現在回想起當時場景,伴隨著巨大的摔門聲,母親被關在門後的表情彷彿曾親眼看見般的令人心碎。

  3. 畢業在外工作,變成了一個報喜不報憂的人。工作與生活的煩累,在閒時變成想家的思念偷偷溜入腦海。回家吃頓母親做的飯,在家安心地睡一覺,馬上可以滿血復活。

  4. 成家生娃後,母親的嘮叨變得愈發頻繁,甚至時常還在電話裡嗔怪我是不是不想她,不然為什麼不給她打電話。我只好像哄小孩一樣允諾她,週末馬上回去看她。

  5. 這幾年母親的閨蜜一個個相繼離開,我在母親身邊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每次回家都能明顯感覺歲月催母老,作為醫生的我,每半年都會親自帶母親去做一次體檢,儘早發現疾病的苗頭,用自己的方式,儘量延長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哪個媽媽曾經不是公主?是天性、是責任,是愛,讓一個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仙女,一夜之間變成女漢子,變成一個為你遮風擋雨,教你丫丫學步,給你她們能給的最好的東西,陪你長大的人。

在第105個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日子,方醫生把多年臨床壓箱底經驗總結成防病錦囊,分享給大家,願天下母親都能健康常在,美麗常在~

20-35歲 年輕辣媽,魅力十足~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生活就像是不停旋轉的陀螺,起早貪黑、永不停歇~

該年齡段女性疾病特點:

有性生活的女性,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疾病。

1、輕度不用刻意治療,注意衛生,加強免疫力即可。

2、中、重度患者應到正規醫院診治。根據2016年宮頸癌篩查及預防指南,宮頸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21歲,除非感染HIV病毒,否則小於21歲的女性無需接受宮頸癌篩查。20歲到29歲女性應僅接受宮頸細胞學檢查(如:TCT),每三年進行篩查。

預防要點:

遠離白領常見疾病(亞健康、頸椎病等)

常見媽媽疾病(腱鞘炎、乳腺炎、乳腺癌、常見婦科疾病等)

預防方法:

1、預防乳腺炎,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關鍵。除外,哺乳期要保持乳頭清潔,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定時哺乳。在飲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2、每月一次乳腺自檢,每年常規體檢1次(包括:全面的乳腺和婦科檢查,婦科檢查安排在月經結束後3-7天內,含乳腺觸診、乳腺彩超;婦科雙合診或三合診、白帶常規、子宮附件彩超、TCT(每3年一次)、HPV檢查等)。

3、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過度勞累,都容易引發猝死。規律生活起居,勞逸結合、切勿過度勞累。

36-45歲 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工作要兼顧,亞歷山大~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該年齡段女性疾病特點:

由於長期雌激素的刺激及影響和壓力過大,導致子宮肌瘤、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甲狀腺疾病(橋本、亞甲炎、甲狀腺結節等)的發病率較高。

預防要點:

遠離白領常見疾病(亞健康、頸椎病等)

常見女性高發疾病(乳腺癌、常見婦科疾病:子宮肌瘤等)

代謝類疾病(甲狀腺疾病)

預防方法:

1、每月一次乳腺自檢,每年常規體檢1次(包括:全面的乳腺和婦科檢查,婦科檢查安排在月經結束後3-7天內,含乳腺觸診、乳腺彩超、乳腺鉬靶;婦科雙合診或三合診、白帶常規、子宮附件彩超、TCT(每5年一次)、HPV(每5年一次)檢查等)。

2、從事腦力勞動、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環境下的女性,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因此需特別注意甲狀腺疾病、乳腺癌、宮頸癌和卵巢癌等。保持樂觀的情緒有助於預防甲狀腺疾病。

46-55歲 看得見的煩躁與看不見的煩擾~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該年齡段女性疾病特點:

由於卵巢萎縮、衰退,引起一系列更年期症狀。如果不加干預,不僅更年期症狀會加重,還會產生許多併發症,如代謝疾病、骨質疏鬆症等,進而生理影響心理,造成情緒波動。由於更年期激素的影響導致女性胰島素抵抗的加重,胰島負擔加重,導致更年期成為糖尿病的好發階段。

預防要點:

圍絕經期女性需關注生殖系統健康(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警惕更年期綜合徵(記憶力衰退、無故心情煩躁、多汗、心慌、血壓升高、下肢水腫及失眠多夢等)

代謝疾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

必要時可口服降脂藥等。

預防方法:

1、每兩週一次乳腺自檢,每年常規體檢1次(包括:全面的乳腺和婦科檢查、血糖檢查、血脂檢查,婦科檢查安排在非月經期,含乳腺觸診、乳腺彩超、乳腺鉬靶;婦科雙合診或三合診、白帶常規、子宮附件彩超、TCT(每5年一次)、HPV(每5年一次)檢查等),必要時請心理醫生予以疏導。

2、建議低卡、低脂飲食。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比如快步走、游泳、跳舞、舉重等運動均可,適度鍛鍊還能減重。

55歲以上 生活輕鬆沒煩惱~

「媽媽健康錦囊」你也能給她最安心的愛

該年齡段女性疾病特點:

子宮內膜癌常見於中老年女性,平均發病年齡為59歲,75%的患者發生於絕經後。年齡越高,卵巢癌發病越多。以更年期女性為主,多見於絕經後女性,高發病年齡為40~50歲左右;獨身或未生育的女性卵巢癌發病率高。

50歲以上的母親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比率高達60%以上。60歲以上女性由於缺乏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導致脂質代謝速度減慢,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同時,由於缺乏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導致鈣吸收減低,骨量逐年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增大。尤其是髖部骨折對中老年人的危害最大。

預防要點:

絕經後生殖系統疾病(絕經後陰道炎、子宮內膜癌、遺傳性乳腺癌等)

老年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

代謝疾病:2型糖尿病)

必要時可口服維生素D、鈣片;降脂藥、降壓藥等。

預防方法:

1、每週一次乳腺自檢,每年常規體檢1次(包括: 心電圖、全面的乳腺和相關婦科檢查,含乳腺觸診、乳腺彩超;子宮附件彩超、必要時行婦科雙合診或三合診、白帶常規、TCT、HPV檢查等;血脂、血糖、血壓檢查;骨密度檢查)。

2、如有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進食困難或者極易有飽食感,尿頻或尿急、腹水、陰道不規則出血或月經不調,絕經後陰道出血等症狀時,須警惕卵巢癌。

3、建議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歲月恆久遠,親情永相隨。每個年齡段的媽媽都為孩子傾盡所有,毫無保留的付出著。儘管因為孩子的降臨,改變了原有的生活軌跡、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向。

作為兒女的我們更需要關愛為我們無私奉獻的父母。

關愛媽媽,從關心她的健康開始~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寫下你和媽媽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