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尋找大月氏人

尋找大月氏人

巴里坤湖的清晨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

蒲類,我曾多次咀嚼深藏於其中的真實含義。作為巴里坤在漢唐時代以前的名字,它的確是一種奇特的、猶如凝脂般而又堅韌的芳草的名字。巴里坤是開始突厥化後的轉音,和蒲類海是一個意思,即“巴里坤湖”。《巴里坤縣志》說:蒲類是一種草。蒲類後來轉音成了“木壘”,今天的木壘縣保留了“蒲類”的名稱。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大月氏人中著名的部落嚈噠人到現在的河北中山一帶,還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中山國。漢代以前他們中的一支主要部落生活在以巴里坤為中心的北方草原帶,和古代黃種人———羌人為鄰,控制著古玉石之路和絲綢貿易的咽喉要道,直到漠北另一支黃種人———匈奴人佔據此地,成為新的主人為止,大月氏、塞人一直棲息於此了很久。

大月氏人在哪裡?

2000年5月,一則《巴里坤蘭州灣子石屋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遊牧民族的生活基地》的新聞震驚了國內外。那麼,這些石屋遺址的主人是否就是遠古時期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究竟在哪裡?

巴里坤八牆子鄉,地處莫欽烏拉山也就是巴里坤山的西段腹地之中。這裡山巒重疊,溝谷幽深,水草豐茂,是遊牧狩獵的好地方。在遠古時代,就有先訪者大月氏人進入了。來到這裡,大量生動活潑的動物群體巖畫和著濃烈的遠古時代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有一幅巖畫引人注目,兩匹馬四蹄相對,刻畫精細,比例勻稱,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哈密考古界稱為“對馬圖”。而在這之前,昌吉康家石門子巖畫也發現了和八牆子鄉一樣的“對馬圖”,看來這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巧合了。


尋找大月氏人

哈密東天山的森林

敏感的學者早已敏銳地把視野看向遙遠的歐洲和中亞。1973年,黑海北岸克爾諾索夫卡地區顏那亞墓地發現了石人像,這個石人像高約1.2米,下方刻有雙馬神圖像。幾乎和這差不多的時候,在前蘇聯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謝澤地區不僅發現用雙馬神殉葬的葬俗,還出土了一個長約7釐米的雙馬神殘石像。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考證:雙馬神是塞人、大月氏人、伊朗人共有的圖騰崇拜,也就是所謂的“龍神”。

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呢?好消息接踵而來,和哈密文化有著密切關係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傳來了振奮人心的信息。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又發現了五組雙馬神巖畫,這更證實和印證了哈密和鄂爾多斯的文化聯繫,充當使者的當然就是大月氏人。氣魄浩大的大月氏人把足跡踏遍了歐亞大草原。即便是後來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中山國,位於今天的河北省也出土了一批帶雙馬神圖像的金牌銀飾,把他們自己的圖騰帶到了中原,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燕文化。作為歐亞大草原的霸主,大月氏人深刻影響了北方草原文化,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思索。而在大月氏語中,古代哈密的名稱“伊吾”,其實就是“馬”———一種身高1.85米高的馬的意思,巴里坤也是大月氏語“湖”的意思。想象力豐富的學者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判斷:大月氏人的故鄉就在巴里坤。

巴里坤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聚集的地方,是亞歐草原之路的十字路口。在遠古時期,大月氏人生活的中心地帶是否就在今天的新疆巴里坤縣呢?


尋找大月氏人

大月氏人的故鄉:此山非彼山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巨石石臼

橫亙於西域新疆的天山,攔腰把新疆一分為二。天山以北是山清水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從西部天山阿爾泰一直延伸到東部天山巴里坤;天山以南則是以綠洲、沙漠、戈壁為主的所謂南疆和東疆,當然今天的東疆更多的早已被劃入了南疆的大範疇之中。儘管如此,從昌吉、烏魯木齊開始往東到吐魯番、鄯善、奇台、木壘、吉木薩爾、巴里坤,落腳到哈密為止,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是大東天山地理單元;進入到哈密地區的東天山勒馬停韁,在此安營紮寨,則是狹義上的東天山。

巍峨的東天山雄踞於哈密綠洲。東天山山南是哈密盆地,東天山山北是巴里坤盆地、伊吾河谷。在從漢代開始的記載中,東天山和祁連山常常混淆。正是由於這個錯誤,使得很多大月氏、塞人、烏孫甚至漢唐文化的研究都發生了偏差。這個惱人的細節在歲月流轉中不知讓多少人迷失了方向。真所謂:不識天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答案其實很簡單:從西漢開始,無論是衛青、霍去病,還是李廣利打擊匈奴的祁連山其實就是哈密東天山,而不是酒泉附近的祁連山!

答案是從《漢書·霍去病傳》開始找到突破點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驃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史記·大宛列傳》記載了西漢張騫對於大月氏的地理印象:“始月氏劇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破,乃遠去。”


尋找大月氏人

哈密廟爾溝祭壇遺址

這裡所提到的祁連山,就是哈密綠洲的東天山。學者們以為,祁連是大月氏人對“天”的稱呼,也就是唐代的析羅漫山(時羅漫山),祁連是漢語的音譯。《舊唐書·地理志》伊吾名下記載:“天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白山。胡人名析羅漫山。”析羅漫山和祁連山是一個意思“天山”。然而,有關這個名稱,細心研究祆教的學者終於有了新的發現,析羅漫山其實既是大月氏語,也可能是塞人的塞語,二者均為古波斯語,只不過一個是東部,一個是西部。到了唐代,整個西域除了佛教盛行外,祆教也在西域和中原地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哈密綠洲,卻飽含了祆教的信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書寫沙州伊州地誌殘卷》赫然記曰:“時羅漫山,縣北四十里。按西域傳,即天山也,綿亙數千裡,其上有竇固破呼延王刻石記德之碑,姜行本磨去舊文,便刻新文,一讚唐德。其山高六十里,置壇場祈禱。其州下立廟,神名阿覽。”這裡透露了兩個明確的信息:壇場祈禱,這是在做法事。那會是什麼法事呢?阿覽。所謂阿覽,它的含義是“祆教徒的神明”。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整個西域和河西走廊都有祆教的身影。唐玄奘路經哈密時,就看到了祆教的廟宇。塞人退出哈密綠洲一千年後,其後來者仍然把宗教信仰傳承了下來,高高的東天山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由此觀之,東天山在幾千年裡始終是遊牧民族情有獨鍾的家園。

身為遊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其家鄉的選擇也只可能是茫茫大草原和巍峨的高山。他們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棲息呢?從地理環境上考察,遊牧民族天然的缺陷是不會耕作和紡織,但這是農耕民族的特長,因此,對商品的渴望某種意義上除了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交通和交換生活物品。哪裡會成為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地方呢?把河西走廊和哈密綠洲做個簡單的對比。從規模上看,在酒泉附近的祁連山草場比起巴里坤大草原來說,狹小而倉促,適合於小部落在此生存,現在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即是鮮明的一例。對於擁有幾十萬帳的大部落的大月氏人顯然是無法全部落腳的,因此,除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大月氏人外,更多的大月氏人只能到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上尋求棲身之處,東天山和草質優良的巴里坤大草原喚醒了他們的心:天然的大草原,多麼優美的家園。從交通上看,巴里坤大草原還可以延伸到阿爾泰大草原,始終還牢牢控制著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咽喉,這是所有交易貿易的最佳通道,水草茂盛,路途便宜。舍此其誰?


尋找大月氏人

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說明

白山,也就是析羅漫山,從大月氏到匈奴,都是他們心中神聖的圖騰。與白山相鄰的是著名的喀爾裡克山,東天山最高峰。喀爾裡克山在突厥語中被表達的意思是“黑山”,一白一黑,是哈密盆地東天山的兩個兄弟山。“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家婦無顏色。”這是霍去病公元前121年的戰鬥,讓匈奴人流著眼淚離開了祁連山。霍去病以後包括東漢將軍班超、任尚、裴岑都在哈密盆地東天山的黑白兩山對匈奴取得了輝煌的戰鬥勝利。著名的班超記功碑、任尚碑、裴岑記功碑也都從側面反映了兩漢王朝和匈奴對於東天山的激烈爭奪,正面則是巴里坤自古就是遊牧部落棲息生活的理想家園。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座標確定了。大月氏人的故鄉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就在東天山,一切豁然開朗。高臺遺址、墓葬群、大片的巖畫記錄使得大月氏人的腳步印痕越來越清晰了。

發現大月氏人:蘭州灣子遺址浮出水面

這是一個背靠巴里坤山也就是析羅漫山的小村莊,有個好聽的名字:蘭州灣子。夏秋之季遠遠望去,坐落在山腳的村莊掩映在綠草叢中,彷彿就是不聞世事只知秦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怡然自得。散落在村莊周圍草地上的羊群也一派安然,無憂無慮。

村莊位於縣城西南角,距縣城5公里,海拔1 808米,現居住232人,是巴里坤花園鄉南園子村的第一村民小組。從清乾隆三十八年開始就居住著一批原蘭州籍人氏,現已有13代傳人。當地之所以稱這裡為蘭州灣子,是有歷史依據的。據《巴里坤縣志》記載,鎮西(巴里坤)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間,因修建鎮西會寧城(巴里坤人稱滿城)將原居住在會寧城內的倪、邵兩家蘭州籍的人士搬遷到了現在的蘭州灣子,這裡冬暖夏涼,是耕作種田的理想之地,又是修身養性的聖地。他們居住在這裡後,鎮西人就把這些祖籍是蘭州籍遷居而來重新落腳的地方稱之為蘭州灣子。到現在,這裡的人家仍然普遍姓倪。


尋找大月氏人

巴里坤蘭州灣子村貌

幾百年裡,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新的生命出世,老的生命離去。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悲歡離合、衣錦還鄉,一幕幕情景劇一代代演繹著。誰都沒注意房屋後的那個沉默的天山。當我的腳步第一次邁到這裡時,正是七月流火的時節,但在這裡卻一片清涼。我第一次看到了蘭州灣子的巖畫:雙角划著優美弧線的北山羊、被獵人追逐的梅花鹿,緊隨主人步伐奔跑的獵狗,手持弓箭騎著駿馬的獵手,目不暇接。

上世紀80年代一個很平凡的一天。村莊上一位農民想到春天已經來到了,田野正等待著播撒,但積肥卻出現了問題。愁眉不展之時,腦子裡電光一閃,想到了巴里坤山中那些不知什麼時候就有的石碓中經常有羊糞,他當即拿起鐵鍬趕上馬車直奔山上。然而,就在他選中一處石堆開始下鍬時,聽到有類似刮石頭的聲音,他用力往上一揮,一個東西出現了。他一瞅,像一個醃東西的陶器。他想到這可能是一件文物,收拾好東西,直奔縣文化館。文化館的同志處理文物比較有經驗,一看,估計是個寶貝。第二天,就送往地區文物管理所。經地區請來的自治區文物部門的專家鑑定:這是距今兩三千年前在此生活過的人使用過的一件陶製品。這個鑑定結果,讓自治區考古所興奮不已,立即著手準備發掘。聽到消息的縣委、縣政府也注意到這是一件極有文化價值的大事,積極予以配合。經過認真準備,198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東疆考古隊一行人風塵僕僕來到巴里坤,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是一處保存最為完整的史前人類居住過的石屋,有主室、附室之分,共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經考古隊碳14測定,該遺址為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距今約3 000年左右。同時,在這一區域內又發現像這樣的石堆遺址還有三處,都非常完整,沒有受到較大的破壞。還有幾處規模較小,待發掘後才能定論,當時只對石堆進行了定性,沒有全面發掘。1990年,這裡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

 巴里坤:遊牧人的共同家園


尋找大月氏人

羊骨上刻著規整、神秘的紋路(西北大學考古系提供)


尋找大月氏人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銅鍑《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尋找大月氏人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環首銅刀《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這裡經新疆考古所發掘,收穫累累。最注目的有兩個器物。一個是環首銅刀,一個是銅鍑。這裡的人屍遺骸有歐洲原始白種人,也有黃色人種的羌人,和東天山以南的哈密五堡、焉不拉克、艾斯克霞爾等發現的兩種人種一致。在古老的青銅時代,哈密綠洲是亞歐兩種文化的交匯地,更是所有遊牧人路經東天山願意選擇生活棲息的家園。巴里坤無愧於遠古時期玉石之路、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美譽。

造型優美的銅鍑,是青銅時代的傑出作品。但它既可能是大月氏人使用過的器具,也可能是這之後的主人匈奴人打造出的。蘭州灣子在《漢書》中被稱為“疏榆谷”,是塞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先後定居的王府。

同時出土的還有羊型銅牌飾,與鄂爾多斯乃至歐亞大草原表現出了相同的文化屬性。漢代,哈密、巴里坤均屬於匈奴人遊牧的範圍。匈奴的青銅器表現出了很高的工藝技術,從流傳下的銅鍑可以得出這一結論。這既是充分吸收漢文化的結果,也是匈奴遊牧文化高度成熟的結果,反映了匈奴人的聰明才智。在上個世紀,波蘭的土地上發現了和巴里坤、新源幾乎一樣的銅鍑,風格一致,造型雷同。匈奴人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了歐洲,民族的遷徙給今天的歷史傳遞著生動的信息:他們來自東方,來自巴里坤、伊犁大草原。在鄂爾多斯大草原,也發現了許多銅鍑,這絕不是偶然,這也是匈奴人的家園故地。面對地圖,恍然大悟,這不是一條中國的北方大草原帶嗎?既有當地土著蒙古人種,如羌人———華夏族的主體祖源,還有歐洲原始人種白種人,也有高加索白種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成分出現在東經93度的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已經發現的,而那些最東進的古代歐洲人種成分的居民是不是就是活躍在哈密、巴里坤到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塞人、烏孫人呢?他們來自於遙遠的裡海,當遷徙的浪潮把他們推入到亞洲後,他們是不是就這樣從西亞一步一步踏馬而來,反認他鄉是故鄉了呢?


尋找大月氏人

五月東天山腳下的巴里坤

環首小刀,在博物館的燈光下閃爍著幽幽的光彩。這把古老的小刀在蘭州灣子出土後,就一下凝聚了所有在場人員的目光。讓考古人員驚訝的不是它的精巧和古老,而是它的式樣、大小在內蒙古大草原額爾多斯同樣出現了。這又會是一種偶然嗎?聯想到從哈密出土的鹿首銅刀和河南婦好墓出土的鹿首銅刀驚人的一致性,還有誰會懷疑古老的西域和內地之間有一條交流的通道呢?

北道和新北道:相輔相成

作為玉石之路和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咽喉和樞紐,哈密綠洲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進入西域的三條通道:北道、新北道、南道,哈密佔據了三條。通常被史書記載的北道往往理解為最早的交通路線,而新北道卻直到隋代才由裴駒補上,謂之“北新道”或“新北道”。殊不知,這個命名是對西域交通的不理解造成的。最早的草原路就是新北道,這其實也就是最早的商貿道路,全由遊牧民族摸索而出。玉石之路,就是塞人、大月氏人從草原、沙漠、戈壁、雪山間用生命探索到的一條溝通東西方心靈的孔道。在西域,和這樣的孔道相連的更細小的孔道可以說呈蜂窩狀,不知其名,只有那些遊牧的部落人群知道。遊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直到今天,從巴里坤草原到伊犁大草原、阿爾泰大草原,每到秋季來臨,大批的哈薩克族牧民開始轉場,進入冬窩子,待到來年大地回春,草長葉綠,又遷回夏窩子。如果想了解新北道,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提示。

其實,新北道早於北道,到匈奴聯合烏孫人佔據巴里坤草原時,新北道已經開始運輸絲綢、茶葉了。但是由於西域嚴酷的季節環境,到冬季來臨時,天氣寒冷異常,而新北道最難通行的部分恰恰是基本沿天山山麓穿行而出的這一段,山間小道逢冰天雪地,人、商品、畜的生命和安全都難以保障,直接影響到商業交往的正常進行,值此情況下,北道應運而生。北道其實就是沿東天山以南開闢的道路,從敦煌或安西進入哈密綠洲,經三堡、四堡、五堡到一碗泉、了墩、七角井、七克臺、鄯善、吐魯番或進入伊犁,或由此經托克遜到庫車、輪臺等地。逐步形成了一個有趣但科學的走法:冬天寒冷之際,商隊選擇北道,陽光燦爛,雖然比內地通道乾旱難涉,好在一路泉水從東天山間始終沒有間斷,可備不時之需。夏天,北道酷暑難當,赤日炎炎,此時則選擇新北道,山間涼爽溼潤,人、畜皆有精神,沒有生命之憂。聰明的遊牧人所具有的商業頭腦保障了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在和大自然的相處中,找出了兩條悠然自得的冬道和夏道。

從現在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性中,其實可以看到史前大月氏人、塞人必然也是如此。大月氏人的夏季牧場在巴里坤山,冬季牧場肯定會在東天山以南。哈密市烏拉臺鄉發現了幾乎和蘭州灣子遺址一樣的石堆場景,複製了大月氏人的生活痕跡,可以認定是大月氏人的冬季牧場了。到匈奴時期,這裡活躍著的是號稱匈奴“四大部落”之一的呼衍部落。據文獻記載,匈奴、月氏等古代遊牧民族在戰國時期已登上中國歷史的舞臺,尤其是為匈奴所迫而西遷的月氏曾生活在以“敦煌祁連間”為中心的區域。對此,王建新教授斷言,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間有綠洲”的地貌環境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遊牧經濟,月氏的遊牧半徑應該是以東天山為中心的,其統治中心王庭所在地也應在此,即很可能是夏季王庭的嶽公臺—西黑溝遺址群與作為冬季王庭的哈密市烏拉臺遺址。大月氏人的生活區域基本摸清了。但,還有沒有別的地方還會出現大月氏人的影子呢?

石人:大月氏人和匈奴人的自畫像


尋找大月氏人

巴木墩石圍遺址建築

石人子鄉,是巴里坤的一個大鄉。這個鄉因為發現了石人而被命名為石人子鄉,它發現的石人和哈密市的八大石、伊吾縣兩地出土的石人應該都是一個時期的,這個時期的石人甚至可以遠溯到伊犁、阿爾泰的石人。有關石人的年代,原先判斷為突厥時代的,顯然是過於“近視眼”了。好在新疆本土學者早已關注到這個失誤。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王明哲研究員,發表了一篇《關於阿勒泰地區克爾木齊古墓群的發掘報告》,也就是今天的切木爾切克古墓群。這篇報告,一石擊起千層浪,使整個考古界為之瞠目。他根據墓葬出土的文物推測,新疆草原石人的上限約在戰國,至少要在西漢時期。這一推測,將我國幾代考古學家確定的新疆草原石人皆為唐朝突厥人所為的時代上限,往前推了1 000餘年。這就說明,新疆草原石人絕不只是突厥人所為。在突厥人到達這裡之前,這些石人就已經在這遼闊的草原上,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洗禮了。那麼,在這1 000餘年的漫長歲月裡,在這廣袤的草原上,又有哪些民族在這裡生息和繁衍?突厥族和這些民族有什麼樣的文化傳承關係?為什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會有著同樣的信仰呢?以至於在墓前雕刻石人這一習俗,綿延不斷地傳承了下來?

石人子鄉的石人至少不會晚於阿爾泰的。草原的博大胸懷滋養了眾多的遊牧部落和人群,早於唐代一千年的會是哪一個馳騁的遊牧人群呢?暫時讓我們放下這個疑問吧!蘭州灣子由於在黑溝以西,這一塊主要以大月氏人生活為主的可以命名為西黑溝大月氏人生活區,遺址範圍內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猶有哈薩克族牧民在此放牧。東黑溝遺址的墓葬形式以圓形石堆墓為主,對此興奮而謹慎的學者認為:從出土遺物看其年代下限可能已進入漢代,應當是另一個古代遊牧民族或部族的王庭所在地。那麼,這究竟是哪一個民族呢?答案已經浮出水面。

大月氏人去了哪裡?


尋找大月氏人

東黑溝出土的金器和銀器飾物

目前,考古學界已經確定,蘭州灣子是在奪取巴里坤草原後匈奴建立的一個夏季統治中心王庭,西漢時期可能是位居匈奴單于地位之下的匈奴右賢王的王庭,東漢時期則是北匈奴的夏季單于庭的所在地。和李陵同一時期的張騫西探西域時,大月氏人的勢力早已退出了巴里坤到阿爾泰之間大片的肥美草原,轉移到了今天的克什米爾和阿富汗,建立了大月氏國,後來建立了貴霜帝國,統治時間一直到了唐代,投靠唐朝後,大唐在此設立了吐火羅都督府。因此,在唐朝後,大月氏人被稱為“吐火羅人”,其語言被稱為“吐火羅語”。原來的土地在疾風驟雨和刀光劍影中實現了主人的轉換,取而代之的是驍勇的匈奴人,巴里坤正是伊吾王呼衍骨突的領地。由此觀之,草原有了新的主人。

在墓地整理中,還發現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殉葬品。譬如許多墓葬中殉葬的馬都無一不反映出原始遊牧部落祭祀的情景。其中,有一枚羊拐子引起了學者的關注,被精心製作的羊拐子在王明哲教授的眼裡,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這是占卜用的道具。我的眼前浮現出哈密焉不拉克發掘的木俑,那是原始遊牧部落的巫師薩滿留下的,這個羊拐子莫非也是巫師溝通天地神靈的器物?

尋找大月氏人

蘭州灣子圖雙馬

大月氏人的勢力雖然退出了哈密綠洲,但剩下來的部落人群由於戰時的關係卻未及退走,包括河西酒泉和張掖也不乏其中,這部分遺民又被稱為“小月氏”。到達克什米爾和阿富汗一帶的被稱為“大月氏”,今天,阿富汗的一部分人就是他們的後裔。在史書記載中,“月氏人”屬於焉耆“龍部落”。敦煌寫本《唐光啟元年沙州(敦煌)伊州(哈密)地理志》就有清晰的記錄:“龍部落本焉耆人,今甘(張掖)、肅(酒泉)、伊(哈密)各有首領。”焉耆王族以“龍”為姓,這可能直接引發了之後中原對龍的崇拜。在今天保留的地名中,留有吐火羅即大月氏人的就有哈密、巴里坤、焉耆、吐魯番、庫車、張掖、敦煌等。

巴里坤大草原在火與劍中見證了大月氏、匈奴的雄起與衰落,東天山再次望向歷史的深處。

大月氏人,就隱身在這一片青山綠水中。

山無聲,水無語。

尋找大月氏人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圍


巴里坤湖的清晨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

蒲類,我曾多次咀嚼深藏於其中的真實含義。作為巴里坤在漢唐時代以前的名字,它的確是一種奇特的、猶如凝脂般而又堅韌的芳草的名字。巴里坤是開始突厥化後的轉音,和蒲類海是一個意思,即“巴里坤湖”。《巴里坤縣志》說:蒲類是一種草。蒲類後來轉音成了“木壘”,今天的木壘縣保留了“蒲類”的名稱。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大月氏人中著名的部落嚈噠人到現在的河北中山一帶,還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中山國。漢代以前他們中的一支主要部落生活在以巴里坤為中心的北方草原帶,和古代黃種人———羌人為鄰,控制著古玉石之路和絲綢貿易的咽喉要道,直到漠北另一支黃種人———匈奴人佔據此地,成為新的主人為止,大月氏、塞人一直棲息於此了很久。

大月氏人在哪裡?

2000年5月,一則《巴里坤蘭州灣子石屋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遊牧民族的生活基地》的新聞震驚了國內外。那麼,這些石屋遺址的主人是否就是遠古時期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究竟在哪裡?

巴里坤八牆子鄉,地處莫欽烏拉山也就是巴里坤山的西段腹地之中。這裡山巒重疊,溝谷幽深,水草豐茂,是遊牧狩獵的好地方。在遠古時代,就有先訪者大月氏人進入了。來到這裡,大量生動活潑的動物群體巖畫和著濃烈的遠古時代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有一幅巖畫引人注目,兩匹馬四蹄相對,刻畫精細,比例勻稱,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哈密考古界稱為“對馬圖”。而在這之前,昌吉康家石門子巖畫也發現了和八牆子鄉一樣的“對馬圖”,看來這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巧合了。


哈密東天山的森林

敏感的學者早已敏銳地把視野看向遙遠的歐洲和中亞。1973年,黑海北岸克爾諾索夫卡地區顏那亞墓地發現了石人像,這個石人像高約1.2米,下方刻有雙馬神圖像。幾乎和這差不多的時候,在前蘇聯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謝澤地區不僅發現用雙馬神殉葬的葬俗,還出土了一個長約7釐米的雙馬神殘石像。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考證:雙馬神是塞人、大月氏人、伊朗人共有的圖騰崇拜,也就是所謂的“龍神”。

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呢?好消息接踵而來,和哈密文化有著密切關係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傳來了振奮人心的信息。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又發現了五組雙馬神巖畫,這更證實和印證了哈密和鄂爾多斯的文化聯繫,充當使者的當然就是大月氏人。氣魄浩大的大月氏人把足跡踏遍了歐亞大草原。即便是後來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中山國,位於今天的河北省也出土了一批帶雙馬神圖像的金牌銀飾,把他們自己的圖騰帶到了中原,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燕文化。作為歐亞大草原的霸主,大月氏人深刻影響了北方草原文化,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思索。而在大月氏語中,古代哈密的名稱“伊吾”,其實就是“馬”———一種身高1.85米高的馬的意思,巴里坤也是大月氏語“湖”的意思。想象力豐富的學者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判斷:大月氏人的故鄉就在巴里坤。

巴里坤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聚集的地方,是亞歐草原之路的十字路口。在遠古時期,大月氏人生活的中心地帶是否就在今天的新疆巴里坤縣呢?


大月氏人的故鄉:此山非彼山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巨石石臼

橫亙於西域新疆的天山,攔腰把新疆一分為二。天山以北是山清水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從西部天山阿爾泰一直延伸到東部天山巴里坤;天山以南則是以綠洲、沙漠、戈壁為主的所謂南疆和東疆,當然今天的東疆更多的早已被劃入了南疆的大範疇之中。儘管如此,從昌吉、烏魯木齊開始往東到吐魯番、鄯善、奇台、木壘、吉木薩爾、巴里坤,落腳到哈密為止,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是大東天山地理單元;進入到哈密地區的東天山勒馬停韁,在此安營紮寨,則是狹義上的東天山。

巍峨的東天山雄踞於哈密綠洲。東天山山南是哈密盆地,東天山山北是巴里坤盆地、伊吾河谷。在從漢代開始的記載中,東天山和祁連山常常混淆。正是由於這個錯誤,使得很多大月氏、塞人、烏孫甚至漢唐文化的研究都發生了偏差。這個惱人的細節在歲月流轉中不知讓多少人迷失了方向。真所謂:不識天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答案其實很簡單:從西漢開始,無論是衛青、霍去病,還是李廣利打擊匈奴的祁連山其實就是哈密東天山,而不是酒泉附近的祁連山!

答案是從《漢書·霍去病傳》開始找到突破點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驃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史記·大宛列傳》記載了西漢張騫對於大月氏的地理印象:“始月氏劇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破,乃遠去。”


哈密廟爾溝祭壇遺址

這裡所提到的祁連山,就是哈密綠洲的東天山。學者們以為,祁連是大月氏人對“天”的稱呼,也就是唐代的析羅漫山(時羅漫山),祁連是漢語的音譯。《舊唐書·地理志》伊吾名下記載:“天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白山。胡人名析羅漫山。”析羅漫山和祁連山是一個意思“天山”。然而,有關這個名稱,細心研究祆教的學者終於有了新的發現,析羅漫山其實既是大月氏語,也可能是塞人的塞語,二者均為古波斯語,只不過一個是東部,一個是西部。到了唐代,整個西域除了佛教盛行外,祆教也在西域和中原地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哈密綠洲,卻飽含了祆教的信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書寫沙州伊州地誌殘卷》赫然記曰:“時羅漫山,縣北四十里。按西域傳,即天山也,綿亙數千裡,其上有竇固破呼延王刻石記德之碑,姜行本磨去舊文,便刻新文,一讚唐德。其山高六十里,置壇場祈禱。其州下立廟,神名阿覽。”這裡透露了兩個明確的信息:壇場祈禱,這是在做法事。那會是什麼法事呢?阿覽。所謂阿覽,它的含義是“祆教徒的神明”。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整個西域和河西走廊都有祆教的身影。唐玄奘路經哈密時,就看到了祆教的廟宇。塞人退出哈密綠洲一千年後,其後來者仍然把宗教信仰傳承了下來,高高的東天山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由此觀之,東天山在幾千年裡始終是遊牧民族情有獨鍾的家園。

身為遊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其家鄉的選擇也只可能是茫茫大草原和巍峨的高山。他們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棲息呢?從地理環境上考察,遊牧民族天然的缺陷是不會耕作和紡織,但這是農耕民族的特長,因此,對商品的渴望某種意義上除了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交通和交換生活物品。哪裡會成為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地方呢?把河西走廊和哈密綠洲做個簡單的對比。從規模上看,在酒泉附近的祁連山草場比起巴里坤大草原來說,狹小而倉促,適合於小部落在此生存,現在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即是鮮明的一例。對於擁有幾十萬帳的大部落的大月氏人顯然是無法全部落腳的,因此,除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大月氏人外,更多的大月氏人只能到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上尋求棲身之處,東天山和草質優良的巴里坤大草原喚醒了他們的心:天然的大草原,多麼優美的家園。從交通上看,巴里坤大草原還可以延伸到阿爾泰大草原,始終還牢牢控制著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咽喉,這是所有交易貿易的最佳通道,水草茂盛,路途便宜。舍此其誰?


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說明

白山,也就是析羅漫山,從大月氏到匈奴,都是他們心中神聖的圖騰。與白山相鄰的是著名的喀爾裡克山,東天山最高峰。喀爾裡克山在突厥語中被表達的意思是“黑山”,一白一黑,是哈密盆地東天山的兩個兄弟山。“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家婦無顏色。”這是霍去病公元前121年的戰鬥,讓匈奴人流著眼淚離開了祁連山。霍去病以後包括東漢將軍班超、任尚、裴岑都在哈密盆地東天山的黑白兩山對匈奴取得了輝煌的戰鬥勝利。著名的班超記功碑、任尚碑、裴岑記功碑也都從側面反映了兩漢王朝和匈奴對於東天山的激烈爭奪,正面則是巴里坤自古就是遊牧部落棲息生活的理想家園。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座標確定了。大月氏人的故鄉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就在東天山,一切豁然開朗。高臺遺址、墓葬群、大片的巖畫記錄使得大月氏人的腳步印痕越來越清晰了。

發現大月氏人:蘭州灣子遺址浮出水面

這是一個背靠巴里坤山也就是析羅漫山的小村莊,有個好聽的名字:蘭州灣子。夏秋之季遠遠望去,坐落在山腳的村莊掩映在綠草叢中,彷彿就是不聞世事只知秦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怡然自得。散落在村莊周圍草地上的羊群也一派安然,無憂無慮。

村莊位於縣城西南角,距縣城5公里,海拔1 808米,現居住232人,是巴里坤花園鄉南園子村的第一村民小組。從清乾隆三十八年開始就居住著一批原蘭州籍人氏,現已有13代傳人。當地之所以稱這裡為蘭州灣子,是有歷史依據的。據《巴里坤縣志》記載,鎮西(巴里坤)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間,因修建鎮西會寧城(巴里坤人稱滿城)將原居住在會寧城內的倪、邵兩家蘭州籍的人士搬遷到了現在的蘭州灣子,這裡冬暖夏涼,是耕作種田的理想之地,又是修身養性的聖地。他們居住在這裡後,鎮西人就把這些祖籍是蘭州籍遷居而來重新落腳的地方稱之為蘭州灣子。到現在,這裡的人家仍然普遍姓倪。


巴里坤蘭州灣子村貌

幾百年裡,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新的生命出世,老的生命離去。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悲歡離合、衣錦還鄉,一幕幕情景劇一代代演繹著。誰都沒注意房屋後的那個沉默的天山。當我的腳步第一次邁到這裡時,正是七月流火的時節,但在這裡卻一片清涼。我第一次看到了蘭州灣子的巖畫:雙角划著優美弧線的北山羊、被獵人追逐的梅花鹿,緊隨主人步伐奔跑的獵狗,手持弓箭騎著駿馬的獵手,目不暇接。

上世紀80年代一個很平凡的一天。村莊上一位農民想到春天已經來到了,田野正等待著播撒,但積肥卻出現了問題。愁眉不展之時,腦子裡電光一閃,想到了巴里坤山中那些不知什麼時候就有的石碓中經常有羊糞,他當即拿起鐵鍬趕上馬車直奔山上。然而,就在他選中一處石堆開始下鍬時,聽到有類似刮石頭的聲音,他用力往上一揮,一個東西出現了。他一瞅,像一個醃東西的陶器。他想到這可能是一件文物,收拾好東西,直奔縣文化館。文化館的同志處理文物比較有經驗,一看,估計是個寶貝。第二天,就送往地區文物管理所。經地區請來的自治區文物部門的專家鑑定:這是距今兩三千年前在此生活過的人使用過的一件陶製品。這個鑑定結果,讓自治區考古所興奮不已,立即著手準備發掘。聽到消息的縣委、縣政府也注意到這是一件極有文化價值的大事,積極予以配合。經過認真準備,198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東疆考古隊一行人風塵僕僕來到巴里坤,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是一處保存最為完整的史前人類居住過的石屋,有主室、附室之分,共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經考古隊碳14測定,該遺址為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距今約3 000年左右。同時,在這一區域內又發現像這樣的石堆遺址還有三處,都非常完整,沒有受到較大的破壞。還有幾處規模較小,待發掘後才能定論,當時只對石堆進行了定性,沒有全面發掘。1990年,這裡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

 巴里坤:遊牧人的共同家園


羊骨上刻著規整、神秘的紋路(西北大學考古系提供)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銅鍑《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環首銅刀《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這裡經新疆考古所發掘,收穫累累。最注目的有兩個器物。一個是環首銅刀,一個是銅鍑。這裡的人屍遺骸有歐洲原始白種人,也有黃色人種的羌人,和東天山以南的哈密五堡、焉不拉克、艾斯克霞爾等發現的兩種人種一致。在古老的青銅時代,哈密綠洲是亞歐兩種文化的交匯地,更是所有遊牧人路經東天山願意選擇生活棲息的家園。巴里坤無愧於遠古時期玉石之路、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美譽。

造型優美的銅鍑,是青銅時代的傑出作品。但它既可能是大月氏人使用過的器具,也可能是這之後的主人匈奴人打造出的。蘭州灣子在《漢書》中被稱為“疏榆谷”,是塞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先後定居的王府。

同時出土的還有羊型銅牌飾,與鄂爾多斯乃至歐亞大草原表現出了相同的文化屬性。漢代,哈密、巴里坤均屬於匈奴人遊牧的範圍。匈奴的青銅器表現出了很高的工藝技術,從流傳下的銅鍑可以得出這一結論。這既是充分吸收漢文化的結果,也是匈奴遊牧文化高度成熟的結果,反映了匈奴人的聰明才智。在上個世紀,波蘭的土地上發現了和巴里坤、新源幾乎一樣的銅鍑,風格一致,造型雷同。匈奴人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了歐洲,民族的遷徙給今天的歷史傳遞著生動的信息:他們來自東方,來自巴里坤、伊犁大草原。在鄂爾多斯大草原,也發現了許多銅鍑,這絕不是偶然,這也是匈奴人的家園故地。面對地圖,恍然大悟,這不是一條中國的北方大草原帶嗎?既有當地土著蒙古人種,如羌人———華夏族的主體祖源,還有歐洲原始人種白種人,也有高加索白種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成分出現在東經93度的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已經發現的,而那些最東進的古代歐洲人種成分的居民是不是就是活躍在哈密、巴里坤到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塞人、烏孫人呢?他們來自於遙遠的裡海,當遷徙的浪潮把他們推入到亞洲後,他們是不是就這樣從西亞一步一步踏馬而來,反認他鄉是故鄉了呢?


五月東天山腳下的巴里坤

環首小刀,在博物館的燈光下閃爍著幽幽的光彩。這把古老的小刀在蘭州灣子出土後,就一下凝聚了所有在場人員的目光。讓考古人員驚訝的不是它的精巧和古老,而是它的式樣、大小在內蒙古大草原額爾多斯同樣出現了。這又會是一種偶然嗎?聯想到從哈密出土的鹿首銅刀和河南婦好墓出土的鹿首銅刀驚人的一致性,還有誰會懷疑古老的西域和內地之間有一條交流的通道呢?

北道和新北道:相輔相成

作為玉石之路和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咽喉和樞紐,哈密綠洲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進入西域的三條通道:北道、新北道、南道,哈密佔據了三條。通常被史書記載的北道往往理解為最早的交通路線,而新北道卻直到隋代才由裴駒補上,謂之“北新道”或“新北道”。殊不知,這個命名是對西域交通的不理解造成的。最早的草原路就是新北道,這其實也就是最早的商貿道路,全由遊牧民族摸索而出。玉石之路,就是塞人、大月氏人從草原、沙漠、戈壁、雪山間用生命探索到的一條溝通東西方心靈的孔道。在西域,和這樣的孔道相連的更細小的孔道可以說呈蜂窩狀,不知其名,只有那些遊牧的部落人群知道。遊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直到今天,從巴里坤草原到伊犁大草原、阿爾泰大草原,每到秋季來臨,大批的哈薩克族牧民開始轉場,進入冬窩子,待到來年大地回春,草長葉綠,又遷回夏窩子。如果想了解新北道,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提示。

其實,新北道早於北道,到匈奴聯合烏孫人佔據巴里坤草原時,新北道已經開始運輸絲綢、茶葉了。但是由於西域嚴酷的季節環境,到冬季來臨時,天氣寒冷異常,而新北道最難通行的部分恰恰是基本沿天山山麓穿行而出的這一段,山間小道逢冰天雪地,人、商品、畜的生命和安全都難以保障,直接影響到商業交往的正常進行,值此情況下,北道應運而生。北道其實就是沿東天山以南開闢的道路,從敦煌或安西進入哈密綠洲,經三堡、四堡、五堡到一碗泉、了墩、七角井、七克臺、鄯善、吐魯番或進入伊犁,或由此經托克遜到庫車、輪臺等地。逐步形成了一個有趣但科學的走法:冬天寒冷之際,商隊選擇北道,陽光燦爛,雖然比內地通道乾旱難涉,好在一路泉水從東天山間始終沒有間斷,可備不時之需。夏天,北道酷暑難當,赤日炎炎,此時則選擇新北道,山間涼爽溼潤,人、畜皆有精神,沒有生命之憂。聰明的遊牧人所具有的商業頭腦保障了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在和大自然的相處中,找出了兩條悠然自得的冬道和夏道。

從現在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性中,其實可以看到史前大月氏人、塞人必然也是如此。大月氏人的夏季牧場在巴里坤山,冬季牧場肯定會在東天山以南。哈密市烏拉臺鄉發現了幾乎和蘭州灣子遺址一樣的石堆場景,複製了大月氏人的生活痕跡,可以認定是大月氏人的冬季牧場了。到匈奴時期,這裡活躍著的是號稱匈奴“四大部落”之一的呼衍部落。據文獻記載,匈奴、月氏等古代遊牧民族在戰國時期已登上中國歷史的舞臺,尤其是為匈奴所迫而西遷的月氏曾生活在以“敦煌祁連間”為中心的區域。對此,王建新教授斷言,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間有綠洲”的地貌環境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遊牧經濟,月氏的遊牧半徑應該是以東天山為中心的,其統治中心王庭所在地也應在此,即很可能是夏季王庭的嶽公臺—西黑溝遺址群與作為冬季王庭的哈密市烏拉臺遺址。大月氏人的生活區域基本摸清了。但,還有沒有別的地方還會出現大月氏人的影子呢?

石人:大月氏人和匈奴人的自畫像


巴木墩石圍遺址建築

石人子鄉,是巴里坤的一個大鄉。這個鄉因為發現了石人而被命名為石人子鄉,它發現的石人和哈密市的八大石、伊吾縣兩地出土的石人應該都是一個時期的,這個時期的石人甚至可以遠溯到伊犁、阿爾泰的石人。有關石人的年代,原先判斷為突厥時代的,顯然是過於“近視眼”了。好在新疆本土學者早已關注到這個失誤。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王明哲研究員,發表了一篇《關於阿勒泰地區克爾木齊古墓群的發掘報告》,也就是今天的切木爾切克古墓群。這篇報告,一石擊起千層浪,使整個考古界為之瞠目。他根據墓葬出土的文物推測,新疆草原石人的上限約在戰國,至少要在西漢時期。這一推測,將我國幾代考古學家確定的新疆草原石人皆為唐朝突厥人所為的時代上限,往前推了1 000餘年。這就說明,新疆草原石人絕不只是突厥人所為。在突厥人到達這裡之前,這些石人就已經在這遼闊的草原上,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洗禮了。那麼,在這1 000餘年的漫長歲月裡,在這廣袤的草原上,又有哪些民族在這裡生息和繁衍?突厥族和這些民族有什麼樣的文化傳承關係?為什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會有著同樣的信仰呢?以至於在墓前雕刻石人這一習俗,綿延不斷地傳承了下來?


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石屋已有3200年左右的歷史

石人子鄉的石人至少不會晚於阿爾泰的。草原的博大胸懷滋養了眾多的遊牧部落和人群,早於唐代一千年的會是哪一個馳騁的遊牧人群呢?暫時讓我們放下這個疑問吧!蘭州灣子由於在黑溝以西,這一塊主要以大月氏人生活為主的可以命名為西黑溝大月氏人生活區,遺址範圍內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猶有哈薩克族牧民在此放牧。東黑溝遺址的墓葬形式以圓形石堆墓為主,對此興奮而謹慎的學者認為:從出土遺物看其年代下限可能已進入漢代,應當是另一個古代遊牧民族或部族的王庭所在地。那麼,這究竟是哪一個民族呢?答案已經浮出水面。

大月氏人去了哪裡?


東黑溝出土的金器和銀器飾物(西北大學考古系)

目前,考古學界已經確定,蘭州灣子是在奪取巴里坤草原後匈奴建立的一個夏季統治中心王庭,西漢時期可能是位居匈奴單于地位之下的匈奴右賢王的王庭,東漢時期則是北匈奴的夏季單于庭的所在地。和李陵同一時期的張騫西探西域時,大月氏人的勢力早已退出了巴里坤到阿爾泰之間大片的肥美草原,轉移到了今天的克什米爾和阿富汗,建立了大月氏國,後來建立了貴霜帝國,統治時間一直到了唐代,投靠唐朝後,大唐在此設立了吐火羅都督府。因此,在唐朝後,大月氏人被稱為“吐火羅人”,其語言被稱為“吐火羅語”。原來的土地在疾風驟雨和刀光劍影中實現了主人的轉換,取而代之的是驍勇的匈奴人,巴里坤正是伊吾王呼衍骨突的領地。由此觀之,草原有了新的主人。

在墓地整理中,還發現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殉葬品。譬如許多墓葬中殉葬的馬都無一不反映出原始遊牧部落祭祀的情景。其中,有一枚羊拐子引起了學者的關注,被精心製作的羊拐子在王明哲教授的眼裡,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這是占卜用的道具。我的眼前浮現出哈密焉不拉克發掘的木俑,那是原始遊牧部落的巫師薩滿留下的,這個羊拐子莫非也是巫師溝通天地神靈的器物?


蘭州灣子圖雙馬

大月氏人的勢力雖然退出了哈密綠洲,但剩下來的部落人群由於戰時的關係卻未及退走,包括河西酒泉和張掖也不乏其中,這部分遺民又被稱為“小月氏”。到達克什米爾和阿富汗一帶的被稱為“大月氏”,今天,阿富汗的一部分人就是他們的後裔。在史書記載中,“月氏人”屬於焉耆“龍部落”。敦煌寫本《唐光啟元年沙州(敦煌)伊州(哈密)地理志》就有清晰的記錄:“龍部落本焉耆人,今甘(張掖)、肅(酒泉)、伊(哈密)各有首領。”焉耆王族以“龍”為姓,這可能直接引發了之後中原對龍的崇拜。在今天保留的地名中,留有吐火羅即大月氏人的就有哈密、巴里坤、焉耆、吐魯番、庫車、張掖、敦煌等。

巴里坤大草原在火與劍中見證了大月氏、匈奴的雄起與衰落,東天山再次望向歷史的深處。

大月氏人,就隱身在這一片青山綠水中。

山無聲,水無語。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圍

巴里坤湖的清晨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

蒲類,我曾多次咀嚼深藏於其中的真實含義。作為巴里坤在漢唐時代以前的名字,它的確是一種奇特的、猶如凝脂般而又堅韌的芳草的名字。巴里坤是開始突厥化後的轉音,和蒲類海是一個意思,即“巴里坤湖”。《巴里坤縣志》說:蒲類是一種草。蒲類後來轉音成了“木壘”,今天的木壘縣保留了“蒲類”的名稱。

在溫暖的春天,來自於東天山清涼的雪水用巨大的豐潤化做細細的泉流注入了安靜的巴里坤湖。那時,蒲類用纖細得像藤一樣悠長的身體緊緊纏繞著岸,一眼望去,滿目清幽,湖草一色,和雪山相得益彰。於是,蒲類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作為了自己家園的名字,信手拈來,隨意得很。那些人中,有一些叫大月氏,還有一些叫羌人。大月氏從遙遠的歐洲聞著水草的芳香遷徙到了亞洲,像春天的草種一路撒到了古代西域、河西走廊。大月氏人中著名的部落嚈噠人到現在的河北中山一帶,還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中山國。漢代以前他們中的一支主要部落生活在以巴里坤為中心的北方草原帶,和古代黃種人———羌人為鄰,控制著古玉石之路和絲綢貿易的咽喉要道,直到漠北另一支黃種人———匈奴人佔據此地,成為新的主人為止,大月氏、塞人一直棲息於此了很久。

大月氏人在哪裡?

2000年5月,一則《巴里坤蘭州灣子石屋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遊牧民族的生活基地》的新聞震驚了國內外。那麼,這些石屋遺址的主人是否就是遠古時期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究竟在哪裡?

巴里坤八牆子鄉,地處莫欽烏拉山也就是巴里坤山的西段腹地之中。這裡山巒重疊,溝谷幽深,水草豐茂,是遊牧狩獵的好地方。在遠古時代,就有先訪者大月氏人進入了。來到這裡,大量生動活潑的動物群體巖畫和著濃烈的遠古時代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有一幅巖畫引人注目,兩匹馬四蹄相對,刻畫精細,比例勻稱,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哈密考古界稱為“對馬圖”。而在這之前,昌吉康家石門子巖畫也發現了和八牆子鄉一樣的“對馬圖”,看來這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巧合了。


哈密東天山的森林

敏感的學者早已敏銳地把視野看向遙遠的歐洲和中亞。1973年,黑海北岸克爾諾索夫卡地區顏那亞墓地發現了石人像,這個石人像高約1.2米,下方刻有雙馬神圖像。幾乎和這差不多的時候,在前蘇聯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謝澤地區不僅發現用雙馬神殉葬的葬俗,還出土了一個長約7釐米的雙馬神殘石像。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考證:雙馬神是塞人、大月氏人、伊朗人共有的圖騰崇拜,也就是所謂的“龍神”。

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呢?好消息接踵而來,和哈密文化有著密切關係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傳來了振奮人心的信息。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又發現了五組雙馬神巖畫,這更證實和印證了哈密和鄂爾多斯的文化聯繫,充當使者的當然就是大月氏人。氣魄浩大的大月氏人把足跡踏遍了歐亞大草原。即便是後來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中山國,位於今天的河北省也出土了一批帶雙馬神圖像的金牌銀飾,把他們自己的圖騰帶到了中原,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燕文化。作為歐亞大草原的霸主,大月氏人深刻影響了北方草原文化,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思索。而在大月氏語中,古代哈密的名稱“伊吾”,其實就是“馬”———一種身高1.85米高的馬的意思,巴里坤也是大月氏語“湖”的意思。想象力豐富的學者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判斷:大月氏人的故鄉就在巴里坤。

巴里坤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聚集的地方,是亞歐草原之路的十字路口。在遠古時期,大月氏人生活的中心地帶是否就在今天的新疆巴里坤縣呢?


大月氏人的故鄉:此山非彼山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巨石石臼

橫亙於西域新疆的天山,攔腰把新疆一分為二。天山以北是山清水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從西部天山阿爾泰一直延伸到東部天山巴里坤;天山以南則是以綠洲、沙漠、戈壁為主的所謂南疆和東疆,當然今天的東疆更多的早已被劃入了南疆的大範疇之中。儘管如此,從昌吉、烏魯木齊開始往東到吐魯番、鄯善、奇台、木壘、吉木薩爾、巴里坤,落腳到哈密為止,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是大東天山地理單元;進入到哈密地區的東天山勒馬停韁,在此安營紮寨,則是狹義上的東天山。

巍峨的東天山雄踞於哈密綠洲。東天山山南是哈密盆地,東天山山北是巴里坤盆地、伊吾河谷。在從漢代開始的記載中,東天山和祁連山常常混淆。正是由於這個錯誤,使得很多大月氏、塞人、烏孫甚至漢唐文化的研究都發生了偏差。這個惱人的細節在歲月流轉中不知讓多少人迷失了方向。真所謂:不識天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答案其實很簡單:從西漢開始,無論是衛青、霍去病,還是李廣利打擊匈奴的祁連山其實就是哈密東天山,而不是酒泉附近的祁連山!

答案是從《漢書·霍去病傳》開始找到突破點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驃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史記·大宛列傳》記載了西漢張騫對於大月氏的地理印象:“始月氏劇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破,乃遠去。”


哈密廟爾溝祭壇遺址

這裡所提到的祁連山,就是哈密綠洲的東天山。學者們以為,祁連是大月氏人對“天”的稱呼,也就是唐代的析羅漫山(時羅漫山),祁連是漢語的音譯。《舊唐書·地理志》伊吾名下記載:“天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白山。胡人名析羅漫山。”析羅漫山和祁連山是一個意思“天山”。然而,有關這個名稱,細心研究祆教的學者終於有了新的發現,析羅漫山其實既是大月氏語,也可能是塞人的塞語,二者均為古波斯語,只不過一個是東部,一個是西部。到了唐代,整個西域除了佛教盛行外,祆教也在西域和中原地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哈密綠洲,卻飽含了祆教的信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書寫沙州伊州地誌殘卷》赫然記曰:“時羅漫山,縣北四十里。按西域傳,即天山也,綿亙數千裡,其上有竇固破呼延王刻石記德之碑,姜行本磨去舊文,便刻新文,一讚唐德。其山高六十里,置壇場祈禱。其州下立廟,神名阿覽。”這裡透露了兩個明確的信息:壇場祈禱,這是在做法事。那會是什麼法事呢?阿覽。所謂阿覽,它的含義是“祆教徒的神明”。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整個西域和河西走廊都有祆教的身影。唐玄奘路經哈密時,就看到了祆教的廟宇。塞人退出哈密綠洲一千年後,其後來者仍然把宗教信仰傳承了下來,高高的東天山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由此觀之,東天山在幾千年裡始終是遊牧民族情有獨鍾的家園。

身為遊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其家鄉的選擇也只可能是茫茫大草原和巍峨的高山。他們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棲息呢?從地理環境上考察,遊牧民族天然的缺陷是不會耕作和紡織,但這是農耕民族的特長,因此,對商品的渴望某種意義上除了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交通和交換生活物品。哪裡會成為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地方呢?把河西走廊和哈密綠洲做個簡單的對比。從規模上看,在酒泉附近的祁連山草場比起巴里坤大草原來說,狹小而倉促,適合於小部落在此生存,現在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即是鮮明的一例。對於擁有幾十萬帳的大部落的大月氏人顯然是無法全部落腳的,因此,除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大月氏人外,更多的大月氏人只能到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上尋求棲身之處,東天山和草質優良的巴里坤大草原喚醒了他們的心:天然的大草原,多麼優美的家園。從交通上看,巴里坤大草原還可以延伸到阿爾泰大草原,始終還牢牢控制著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咽喉,這是所有交易貿易的最佳通道,水草茂盛,路途便宜。舍此其誰?


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說明

白山,也就是析羅漫山,從大月氏到匈奴,都是他們心中神聖的圖騰。與白山相鄰的是著名的喀爾裡克山,東天山最高峰。喀爾裡克山在突厥語中被表達的意思是“黑山”,一白一黑,是哈密盆地東天山的兩個兄弟山。“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家婦無顏色。”這是霍去病公元前121年的戰鬥,讓匈奴人流著眼淚離開了祁連山。霍去病以後包括東漢將軍班超、任尚、裴岑都在哈密盆地東天山的黑白兩山對匈奴取得了輝煌的戰鬥勝利。著名的班超記功碑、任尚碑、裴岑記功碑也都從側面反映了兩漢王朝和匈奴對於東天山的激烈爭奪,正面則是巴里坤自古就是遊牧部落棲息生活的理想家園。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座標確定了。大月氏人的故鄉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就在東天山,一切豁然開朗。高臺遺址、墓葬群、大片的巖畫記錄使得大月氏人的腳步印痕越來越清晰了。

發現大月氏人:蘭州灣子遺址浮出水面

這是一個背靠巴里坤山也就是析羅漫山的小村莊,有個好聽的名字:蘭州灣子。夏秋之季遠遠望去,坐落在山腳的村莊掩映在綠草叢中,彷彿就是不聞世事只知秦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怡然自得。散落在村莊周圍草地上的羊群也一派安然,無憂無慮。

村莊位於縣城西南角,距縣城5公里,海拔1 808米,現居住232人,是巴里坤花園鄉南園子村的第一村民小組。從清乾隆三十八年開始就居住著一批原蘭州籍人氏,現已有13代傳人。當地之所以稱這裡為蘭州灣子,是有歷史依據的。據《巴里坤縣志》記載,鎮西(巴里坤)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間,因修建鎮西會寧城(巴里坤人稱滿城)將原居住在會寧城內的倪、邵兩家蘭州籍的人士搬遷到了現在的蘭州灣子,這裡冬暖夏涼,是耕作種田的理想之地,又是修身養性的聖地。他們居住在這裡後,鎮西人就把這些祖籍是蘭州籍遷居而來重新落腳的地方稱之為蘭州灣子。到現在,這裡的人家仍然普遍姓倪。


巴里坤蘭州灣子村貌

幾百年裡,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新的生命出世,老的生命離去。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悲歡離合、衣錦還鄉,一幕幕情景劇一代代演繹著。誰都沒注意房屋後的那個沉默的天山。當我的腳步第一次邁到這裡時,正是七月流火的時節,但在這裡卻一片清涼。我第一次看到了蘭州灣子的巖畫:雙角划著優美弧線的北山羊、被獵人追逐的梅花鹿,緊隨主人步伐奔跑的獵狗,手持弓箭騎著駿馬的獵手,目不暇接。

上世紀80年代一個很平凡的一天。村莊上一位農民想到春天已經來到了,田野正等待著播撒,但積肥卻出現了問題。愁眉不展之時,腦子裡電光一閃,想到了巴里坤山中那些不知什麼時候就有的石碓中經常有羊糞,他當即拿起鐵鍬趕上馬車直奔山上。然而,就在他選中一處石堆開始下鍬時,聽到有類似刮石頭的聲音,他用力往上一揮,一個東西出現了。他一瞅,像一個醃東西的陶器。他想到這可能是一件文物,收拾好東西,直奔縣文化館。文化館的同志處理文物比較有經驗,一看,估計是個寶貝。第二天,就送往地區文物管理所。經地區請來的自治區文物部門的專家鑑定:這是距今兩三千年前在此生活過的人使用過的一件陶製品。這個鑑定結果,讓自治區考古所興奮不已,立即著手準備發掘。聽到消息的縣委、縣政府也注意到這是一件極有文化價值的大事,積極予以配合。經過認真準備,198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東疆考古隊一行人風塵僕僕來到巴里坤,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是一處保存最為完整的史前人類居住過的石屋,有主室、附室之分,共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經考古隊碳14測定,該遺址為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距今約3 000年左右。同時,在這一區域內又發現像這樣的石堆遺址還有三處,都非常完整,沒有受到較大的破壞。還有幾處規模較小,待發掘後才能定論,當時只對石堆進行了定性,沒有全面發掘。1990年,這裡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

 巴里坤:遊牧人的共同家園


羊骨上刻著規整、神秘的紋路(西北大學考古系提供)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銅鍑《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房屋建築遺址出土的環首銅刀《哈密文物精粹》哈密博物館編著)


這裡經新疆考古所發掘,收穫累累。最注目的有兩個器物。一個是環首銅刀,一個是銅鍑。這裡的人屍遺骸有歐洲原始白種人,也有黃色人種的羌人,和東天山以南的哈密五堡、焉不拉克、艾斯克霞爾等發現的兩種人種一致。在古老的青銅時代,哈密綠洲是亞歐兩種文化的交匯地,更是所有遊牧人路經東天山願意選擇生活棲息的家園。巴里坤無愧於遠古時期玉石之路、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美譽。

造型優美的銅鍑,是青銅時代的傑出作品。但它既可能是大月氏人使用過的器具,也可能是這之後的主人匈奴人打造出的。蘭州灣子在《漢書》中被稱為“疏榆谷”,是塞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先後定居的王府。

同時出土的還有羊型銅牌飾,與鄂爾多斯乃至歐亞大草原表現出了相同的文化屬性。漢代,哈密、巴里坤均屬於匈奴人遊牧的範圍。匈奴的青銅器表現出了很高的工藝技術,從流傳下的銅鍑可以得出這一結論。這既是充分吸收漢文化的結果,也是匈奴遊牧文化高度成熟的結果,反映了匈奴人的聰明才智。在上個世紀,波蘭的土地上發現了和巴里坤、新源幾乎一樣的銅鍑,風格一致,造型雷同。匈奴人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了歐洲,民族的遷徙給今天的歷史傳遞著生動的信息:他們來自東方,來自巴里坤、伊犁大草原。在鄂爾多斯大草原,也發現了許多銅鍑,這絕不是偶然,這也是匈奴人的家園故地。面對地圖,恍然大悟,這不是一條中國的北方大草原帶嗎?既有當地土著蒙古人種,如羌人———華夏族的主體祖源,還有歐洲原始人種白種人,也有高加索白種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成分出現在東經93度的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已經發現的,而那些最東進的古代歐洲人種成分的居民是不是就是活躍在哈密、巴里坤到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塞人、烏孫人呢?他們來自於遙遠的裡海,當遷徙的浪潮把他們推入到亞洲後,他們是不是就這樣從西亞一步一步踏馬而來,反認他鄉是故鄉了呢?


五月東天山腳下的巴里坤

環首小刀,在博物館的燈光下閃爍著幽幽的光彩。這把古老的小刀在蘭州灣子出土後,就一下凝聚了所有在場人員的目光。讓考古人員驚訝的不是它的精巧和古老,而是它的式樣、大小在內蒙古大草原額爾多斯同樣出現了。這又會是一種偶然嗎?聯想到從哈密出土的鹿首銅刀和河南婦好墓出土的鹿首銅刀驚人的一致性,還有誰會懷疑古老的西域和內地之間有一條交流的通道呢?

北道和新北道:相輔相成

作為玉石之路和絲綢之路在西域的咽喉和樞紐,哈密綠洲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進入西域的三條通道:北道、新北道、南道,哈密佔據了三條。通常被史書記載的北道往往理解為最早的交通路線,而新北道卻直到隋代才由裴駒補上,謂之“北新道”或“新北道”。殊不知,這個命名是對西域交通的不理解造成的。最早的草原路就是新北道,這其實也就是最早的商貿道路,全由遊牧民族摸索而出。玉石之路,就是塞人、大月氏人從草原、沙漠、戈壁、雪山間用生命探索到的一條溝通東西方心靈的孔道。在西域,和這樣的孔道相連的更細小的孔道可以說呈蜂窩狀,不知其名,只有那些遊牧的部落人群知道。遊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直到今天,從巴里坤草原到伊犁大草原、阿爾泰大草原,每到秋季來臨,大批的哈薩克族牧民開始轉場,進入冬窩子,待到來年大地回春,草長葉綠,又遷回夏窩子。如果想了解新北道,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提示。

其實,新北道早於北道,到匈奴聯合烏孫人佔據巴里坤草原時,新北道已經開始運輸絲綢、茶葉了。但是由於西域嚴酷的季節環境,到冬季來臨時,天氣寒冷異常,而新北道最難通行的部分恰恰是基本沿天山山麓穿行而出的這一段,山間小道逢冰天雪地,人、商品、畜的生命和安全都難以保障,直接影響到商業交往的正常進行,值此情況下,北道應運而生。北道其實就是沿東天山以南開闢的道路,從敦煌或安西進入哈密綠洲,經三堡、四堡、五堡到一碗泉、了墩、七角井、七克臺、鄯善、吐魯番或進入伊犁,或由此經托克遜到庫車、輪臺等地。逐步形成了一個有趣但科學的走法:冬天寒冷之際,商隊選擇北道,陽光燦爛,雖然比內地通道乾旱難涉,好在一路泉水從東天山間始終沒有間斷,可備不時之需。夏天,北道酷暑難當,赤日炎炎,此時則選擇新北道,山間涼爽溼潤,人、畜皆有精神,沒有生命之憂。聰明的遊牧人所具有的商業頭腦保障了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在和大自然的相處中,找出了兩條悠然自得的冬道和夏道。

從現在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性中,其實可以看到史前大月氏人、塞人必然也是如此。大月氏人的夏季牧場在巴里坤山,冬季牧場肯定會在東天山以南。哈密市烏拉臺鄉發現了幾乎和蘭州灣子遺址一樣的石堆場景,複製了大月氏人的生活痕跡,可以認定是大月氏人的冬季牧場了。到匈奴時期,這裡活躍著的是號稱匈奴“四大部落”之一的呼衍部落。據文獻記載,匈奴、月氏等古代遊牧民族在戰國時期已登上中國歷史的舞臺,尤其是為匈奴所迫而西遷的月氏曾生活在以“敦煌祁連間”為中心的區域。對此,王建新教授斷言,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間有綠洲”的地貌環境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遊牧經濟,月氏的遊牧半徑應該是以東天山為中心的,其統治中心王庭所在地也應在此,即很可能是夏季王庭的嶽公臺—西黑溝遺址群與作為冬季王庭的哈密市烏拉臺遺址。大月氏人的生活區域基本摸清了。但,還有沒有別的地方還會出現大月氏人的影子呢?

石人:大月氏人和匈奴人的自畫像


巴木墩石圍遺址建築

石人子鄉,是巴里坤的一個大鄉。這個鄉因為發現了石人而被命名為石人子鄉,它發現的石人和哈密市的八大石、伊吾縣兩地出土的石人應該都是一個時期的,這個時期的石人甚至可以遠溯到伊犁、阿爾泰的石人。有關石人的年代,原先判斷為突厥時代的,顯然是過於“近視眼”了。好在新疆本土學者早已關注到這個失誤。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王明哲研究員,發表了一篇《關於阿勒泰地區克爾木齊古墓群的發掘報告》,也就是今天的切木爾切克古墓群。這篇報告,一石擊起千層浪,使整個考古界為之瞠目。他根據墓葬出土的文物推測,新疆草原石人的上限約在戰國,至少要在西漢時期。這一推測,將我國幾代考古學家確定的新疆草原石人皆為唐朝突厥人所為的時代上限,往前推了1 000餘年。這就說明,新疆草原石人絕不只是突厥人所為。在突厥人到達這裡之前,這些石人就已經在這遼闊的草原上,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洗禮了。那麼,在這1 000餘年的漫長歲月裡,在這廣袤的草原上,又有哪些民族在這裡生息和繁衍?突厥族和這些民族有什麼樣的文化傳承關係?為什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會有著同樣的信仰呢?以至於在墓前雕刻石人這一習俗,綿延不斷地傳承了下來?


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石屋已有3200年左右的歷史

石人子鄉的石人至少不會晚於阿爾泰的。草原的博大胸懷滋養了眾多的遊牧部落和人群,早於唐代一千年的會是哪一個馳騁的遊牧人群呢?暫時讓我們放下這個疑問吧!蘭州灣子由於在黑溝以西,這一塊主要以大月氏人生活為主的可以命名為西黑溝大月氏人生活區,遺址範圍內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猶有哈薩克族牧民在此放牧。東黑溝遺址的墓葬形式以圓形石堆墓為主,對此興奮而謹慎的學者認為:從出土遺物看其年代下限可能已進入漢代,應當是另一個古代遊牧民族或部族的王庭所在地。那麼,這究竟是哪一個民族呢?答案已經浮出水面。

大月氏人去了哪裡?


東黑溝出土的金器和銀器飾物(西北大學考古系)

目前,考古學界已經確定,蘭州灣子是在奪取巴里坤草原後匈奴建立的一個夏季統治中心王庭,西漢時期可能是位居匈奴單于地位之下的匈奴右賢王的王庭,東漢時期則是北匈奴的夏季單于庭的所在地。和李陵同一時期的張騫西探西域時,大月氏人的勢力早已退出了巴里坤到阿爾泰之間大片的肥美草原,轉移到了今天的克什米爾和阿富汗,建立了大月氏國,後來建立了貴霜帝國,統治時間一直到了唐代,投靠唐朝後,大唐在此設立了吐火羅都督府。因此,在唐朝後,大月氏人被稱為“吐火羅人”,其語言被稱為“吐火羅語”。原來的土地在疾風驟雨和刀光劍影中實現了主人的轉換,取而代之的是驍勇的匈奴人,巴里坤正是伊吾王呼衍骨突的領地。由此觀之,草原有了新的主人。

在墓地整理中,還發現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殉葬品。譬如許多墓葬中殉葬的馬都無一不反映出原始遊牧部落祭祀的情景。其中,有一枚羊拐子引起了學者的關注,被精心製作的羊拐子在王明哲教授的眼裡,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這是占卜用的道具。我的眼前浮現出哈密焉不拉克發掘的木俑,那是原始遊牧部落的巫師薩滿留下的,這個羊拐子莫非也是巫師溝通天地神靈的器物?


蘭州灣子圖雙馬

大月氏人的勢力雖然退出了哈密綠洲,但剩下來的部落人群由於戰時的關係卻未及退走,包括河西酒泉和張掖也不乏其中,這部分遺民又被稱為“小月氏”。到達克什米爾和阿富汗一帶的被稱為“大月氏”,今天,阿富汗的一部分人就是他們的後裔。在史書記載中,“月氏人”屬於焉耆“龍部落”。敦煌寫本《唐光啟元年沙州(敦煌)伊州(哈密)地理志》就有清晰的記錄:“龍部落本焉耆人,今甘(張掖)、肅(酒泉)、伊(哈密)各有首領。”焉耆王族以“龍”為姓,這可能直接引發了之後中原對龍的崇拜。在今天保留的地名中,留有吐火羅即大月氏人的就有哈密、巴里坤、焉耆、吐魯番、庫車、張掖、敦煌等。

巴里坤大草原在火與劍中見證了大月氏、匈奴的雄起與衰落,東天山再次望向歷史的深處。

大月氏人,就隱身在這一片青山綠水中。

山無聲,水無語。


哈密巴木墩址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