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阿爾茨海默症高危人群:直系親屬痴呆後,彷彿給我也判了死刑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眼看著阿爾茨海默症摧毀家人,不禁擔心終有一天自己也要走向同樣的結局。隨著一個又一個治療實驗項目宣告失敗,醫療界對這種疾病依然束手無策。對於有阿爾茨海默症家族遺傳史的人們而言,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焦慮。

現年71歲,家住佛羅里達的安德莉亞·克萊恩(Andrea Kline)退休前是一名註冊護士,如今在社區中心和護理院教授瑜伽課程。她的母親、姨媽和叔公都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與其他人相比,她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概率更高。

“我一直提心吊膽。任意一件小事都會讓我認為是疾病開始的徵兆。”克萊恩說。

然而,有家族遺傳史的人不是一定會得阿爾茨海默症,發病年齡也是個重要指標。近親中有早發性阿茲海默症(65歲以前發病)患者的話,遺傳該病的可能性更高。

阿爾茨海默症高危人群:直系親屬痴呆後,彷彿給我也判了死刑

克萊恩的母親於1999年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2007年去世,享年80歲。克萊恩承擔了母親生前主要的護理責任。她說:“我飲食健康,堅持運動。我立了生前預囑,也交代兒子如果自己走到那一步該怎麼做。最近我糾結要不要測 APOE4(E型載脂蛋白質,一種可能增加阿爾茨海默症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種),但我不確定有沒有用。也許結果反而會增加我的壓力。”

許多專家都表示,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建議進行這種基因測試。

“攜帶APOE4等位基因(基因變種)並不代表一定會得阿爾茨海默症。很多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都不攜帶這種基因,”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神經病學系教授馬克·麥普斯頓(Mark Mapstone)表示:“同時,很多攜帶這種基因的人終生也不曾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西北大學芬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學與行為學系助理教授塔瑪·格芬(Tamar Gefe)認同這一觀點,建議人們在測試前向醫生諮詢清楚。

55歲的凱倫·拉森(Karen Larsen)是波士頓的一名社工。她父親84歲時被診斷出血管性痴呆和阿爾茨海默症,不到一年就離開了人世。但她並不願意得知自己有多大可能會失憶或失智:“如果測試結果不理想怎麼辦,成天擔心嗎?”

“我已經規劃好未來了:選了醫護代理人、立了生前預囑、買了長期護理保險、簽了授權書、存了一筆錢。我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堅持鍛鍊、積極參加社交活動。能做的我都做了,就這麼堅持下去吧。”拉森說。

目前,診斷認知障礙的黃金標準包括一項持續3~4小時的神經心理學認知測試,考察範圍涵蓋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智力功能、問題解決能力、視覺-空間定向能力等。

另一種診斷方法是腦部掃描。CT和核磁共振掃描能夠查出腦部的結構性異常和功能缺陷,PET掃描則可以顯示澱粉樣蛋白(阿爾茨海默症標記物之一)的增加。此外,脊椎穿剌可以檢查腦脊髓液中是否含有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大腦含有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症的典型特徵,但並非所有攜帶者都會出現認知障礙。

阿爾茨海默症高危人群:直系親屬痴呆後,彷彿給我也判了死刑

一些專家建議:如果擔心自己可能患阿爾茨海默症,可以先進行最基礎的認知測試,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再進行全面測試。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神經學教授費德里克·施密特(Frederick Schmitt)指出,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因人而異,通過基礎測試,讓人們可以密切監測自己的心智是否發生了明顯變化。

諾拉·休珀(Nora Super)是米爾肯研究院老齡化未來中心(Milken Institute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Aging)的高級主任。她曾目睹自己的父親和他的三個兄弟姐妹在幾年時間裡相繼被阿爾茨海默症擊倒。她的一個姐姐接受了APOE4基因變種的測試,結果是陰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因為還有數百個基因與阿爾茨海默症相關。

休珀沒有選擇接受基因和認知測試,而是將精力放在學習與保護大腦相關的知識上。她學會正視抑鬱和壓力,二者都與阿爾茨海默症相關。她還定期鍛鍊,按照MIND飲食法(一種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的飲食法)攝入蔬菜、漿果、全麥、堅果、魚類和豆類。同時,由於語言學習可以提供認知刺激,她開始學法語,並定期冥想。她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思維保持活躍。

如果自己開始出現記憶問題怎麼辦?“我想我會很沮喪,”休珀坦言。“阿爾茨海默症太可怕了。在發病早期,明知自己在經歷什麼卻束手無策,這是一種折磨。我不太想經歷那樣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缺乏身體鍛鍊、聽力下降、抑鬱症、肥胖、高血壓、吸菸、社交孤立、糖尿病,以及教育水平低下都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而這些因素都是可以人為改變的。

阿爾茨海默症高危人群:直系親屬痴呆後,彷彿給我也判了死刑

格芬教授建議,如果覺得接受認知測試會讓自己過度緊張,那就不要測。

奈傑爾·史密斯(Nigel Smith)在護理母親後改變了主意。以前他逃避這個問題,如今他決定要儘可能瞭解自己的患病風險,這麼做不是出於好奇,而是他想讓自己和家人都做好準備。

明尼蘇達州的金姆·霍爾(Kim Hall)也有類似的想法。她89歲的母親5年前被診斷患有血管性痴呆,現在已經認不出大部分家人。母親年輕時腦部受過外傷,高血壓多年卻沒有得到控制,接受過幾次全麻手術,且對處方止痛藥成癮。這些都可能造成腦部損傷。“這些風險我都沒有,對我而言是好消息。”54歲的霍爾說。

但她還是會擔心。“我想知道自己患病的風險,以及我能做些什麼。我不希望母親的悲劇重演。”霍爾表示,自己很可能會去接受認知測試。

原文來源:Kaiser Health News

原文標題:Stalked by The Fear That Dementia Is Stalking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