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兩天有位朋友跟科長抱怨,說自己的寶寶看起來總是“

髒髒的”,耳屎都快溢出來了,肚臍上的泥擦都擦不掉,該怎麼清洗才能讓寶寶白白嫩嫩惹人愛。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講衛生的寶寶更健康,但寶寶身體很嬌嫩,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今天,科長就跟大家好好強調一下,寶寶身上的哪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

耳屎——不是你想掏就能掏!

寶寶的耳屎,不建議掏!

為什麼寶寶的耳屎不能掏?

美國有一項研究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棉籤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進急診室。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0-2010年的數據,發現在耳科就診的有超過25萬孩子,是因為棉籤導致的耳朵損傷,包括鼓膜穿孔、感染甚至永久性聽力損傷。而大多數損傷是由掏耳朵引起的。

耳道天生具有自潔能力,耳屎會自行排出。

不僅如此,耳屎還能夠有效地阻礙灰塵、飛蟲等異物進入耳朵,掏耳朵反而容易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劃傷寶寶嬌嫩的外耳道皮膚,讓細菌趁虛而入。

所以說,耳屎,不是你想掏就能掏!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寶寶耳屎很多怎麼辦?

如果寶寶耳屎過多,堵塞了整個耳道,引起耳痛、聽力下降等不適症狀,則需要清理耳屎。

  • 錯誤方式

用棉籤、手指甲或者掏耳勺等東西戳入寶寶的耳朵!

這樣雖然能掏出部分耳垢,但是會讓藏在深處的耳垢被堵得更深。還有可能損壞耳道和鼓膜,傷害到寶寶的聽力。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 正確方式

1.耳廓內的耳屎:用清潔的棉籤或毛巾把耳廓內的耳屎弄出來即可。千萬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往耳內伸了。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2.

外耳道的耳屎。取外耳道的硬耳屎,最好由醫生完成,去醫院前,可以先使用軟化耳屎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氫鈉滴耳液。

注意:家長切莫用自己的指甲或牙籤等尖銳物給寶寶掏耳屎!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肚臍泥——能洗不能使勁兒摳

小時候常聽長輩說,肚臍眼連著腸,不能洗不能摳,摳了會拉肚子、爛腸子。

事實上,寶寶的肚臍可輕洗!但不!能!摳!

寶寶的肚臍泥有異味正常嗎?

肚臍作為臍帶的遺蹟,在寶寶出生後就沒有什麼特殊的生理功能了。

肚臍上的汙垢是皮膚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跟胳膊上搓出來的泥團沒什麼區別。

一般這些汙垢無味也無害,如果發現寶寶肚臍發臭還紅腫,很可能是臍部感染了,多是因為悶熱潮溼、扣破皮膚、清洗不當造成的。

寶寶肚臍如何清洗和護理?

  • 錯誤方式

摳肚臍或者洗得太用力。

摳肚臍雖然不至於“讓腸子爛掉”,但會觸及內臟的神經發射,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也不要用力搓洗,擦破皮的話容易發生局部細菌感染而導致臍炎。

  • 正確方式

1.用蘸水的棉籤或者乾淨的毛巾輕輕擦乾淨。

2.新生兒用清水洗肚臍就足夠了,大些的寶寶可以用嬰兒肥皂、沐浴乳輕柔清潔臍部。

3.肚臍汙垢很多的話,可適當用橄欖油軟化肚臍的汙垢,輕柔地用棉棒挑出來,不要摳。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蘸水的棉籤輕輕擦拭

私處——男女寶寶護理各不同

寶寶大小便後或者洗澡時,要注意清洗私處。男寶要重點清洗肛門以及小香蕉,女寶要重點清潔肛門以及小花瓣。

男寶寶私處如何護理?

  • 錯誤方式

1.男寶寶的包皮和龜頭沒有自然分離前,強行翻開包皮清洗內部。

男寶寶出生後頭 3 年,包皮與龜頭相粘連,如果強制翻包皮,就會為細菌打開入侵的縫隙,有可能造成感染。

2.使用特殊清潔劑給寶寶清洗。

  • 正確方式

1.清洗外陰:每天洗澡時沖洗外面即可,不需要特別護理。

2.清洗包皮垢(包皮與龜頭間的乳白色物質):塗上橄欖油 1~2 分鐘,再用浸滿油的棉籤輕輕擦拭即可。

3.上翻包皮清洗:寶寶3歲後,包皮與龜頭會逐漸分開,可輕輕將包皮推開,用清水清洗包皮內側。最後讓包皮自然回彈包裹住陰莖頭。

4.清洗蛋蛋:要清潔私處皮膚的所有褶皺處(包括蛋蛋下面),特別是沾到糞便的時候。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女寶寶私處如何護理?

  • 錯誤方式

1.用沐浴液或嬰兒皂洗滌外陰。這會削弱寶寶外陰的自潔能力。

2.過度清理寶寶的陰道分泌物。

女寶寶出生後的最初6周左右,陰道會排出透明或白色的黏性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屬於正常現象,隨著生長,分泌物會減少並最終消失。

如果分泌物呈綠色、發出臭味,或分泌物持續6 ~ 8周以上,應考慮就醫(陰道異物可引起陰道感染和產生分泌物)。

3.陰唇粘連,過早手術分離。

在3個月 ~ 6歲的女寶寶中,大約1/3 ~ 1/4會存在陰唇粘連,絕大多數粘連範圍較小,

如果沒有超過1/2,那麼,可以繼續觀察。隨著生長,大多數陰唇粘連會自行消除。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排尿費力或尿路感染,就不需立即手術分離,7~8 歲時可自行分開。

  • 正確方式

1.清洗外陰:用溫水從上至下衝洗,用乾淨柔軟的毛巾從前往後輕輕擦拭。

2.待局部自然乾燥後,可用吹風機將局部吹乾。

3.大腿根部的夾縫裡也很容易粘有汙垢,可以用一隻手將夾縫撥開,然後用另一隻手輕輕擦拭,等完全晾乾後再穿上紙尿褲,否則容易發生尿布疹。

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不能太乾淨,徹底清潔才傷娃!

氣溫逐漸升高,寶媽在給寶寶身體清洗護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關鍵部位,避免因不正確的操作給寶寶造成傷害。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