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圖/網絡

電影《風雨哈佛路》上映有16年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向我推薦這部影片。儘管它的名字不像《阿甘正傳》那樣廣為人知,但依然照亮過很多人的迷途,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勵志典範。尤其是當我們陷入逆境或者低谷,總是能在這部電影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

《風雨哈佛路》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麗茲的原型,就是現正在紐約時報工作的莉斯·默裡本人。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麗茲從小生活在貧民窟裡,父母全都是“癮君子”。她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艾滋、父親進入收容所,從此流落街頭。17歲時她決定回到學校讀書,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

特殊的經歷讓她的身上充滿了優雅的氣質和真摯的性情。她的執著、不向命運屈服、堅強的意志和不斷地進取鼓舞了成千上萬人,我們從這個女孩的身上看到了如何跨域艱難與障礙的一種精神、一種面對人生自我選擇的動力。

打破逆境,意味著環境和階段的脫離。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Nothing is worse ”。(再也沒有什麼比現在更糟糕了)。

當麗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已經決心和過去環境做一個訣別了。

家暴、毒品、性侵、流浪、飢餓、乞討、恐懼……所有這些不幸的字眼全部圍繞在她的身邊。當她的母親死於艾滋卻連下葬的儀式都沒有,當他唯一可以依靠的父親因無法自力更生而發配到收容所,當他的爺爺嫌棄她而將她掃地出門……

她知道,一切都不會比這更糟糕了。

如果說還有一絲絲幸運的話,那就是她的鄰居,一位老太太伊瓦,曾經無償地將自己家書房裡的書給麗茲拿來讀。雖然她從沒能過按時上過學,卻依然可以在測驗中獲得滿分。

因此,上學,成了她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像她在電影中為自己極力爭取的那次面試機會中說到的那樣:

“我知道那個時候我必須做出選擇,或者我可以迫使我自己讓生活好轉。”

“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發展,我想要住在那裡。”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憑藉麗茲的覺醒和持續不斷的努力,她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爭取到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併成功地考上哈佛大學。

不向逆境屈服,讓她徹底地與原來的環境和階段脫離,找到了一個新的轉機。

在現實生活中,逆境通常意味著我們要與舊的環境剝離,才能走進下一個階段。

褚時健,71歲時鋃鐺入獄,73歲因身體原因保外就醫。出來後有菸草行業的巨頭出高薪聘請他到原來的行業做顧問,但他卻毅然回絕,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74歲時開始開荒種橙,並在80歲的時候,再次封王。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東西,不與舊的環境與階段脫離,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放棄,其實並不比堅持容易。它同樣很需要勇氣。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但這不是我們個人的問題,這是每一個人自我發展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自我發展心理學博士陳海賢說:

從舊階段向新階段過渡的過程,很像死亡和重生。就是我們自我中那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在轉變中慢慢死去了,但是新的自我又在這種變動中生長起來了。

麗茲就是這樣,褚時健也是這樣。

在這種與舊環境和舊階段勇敢的脫離過程中,我們才有希望看到下一個世界的出口。

打破逆境,意味著心理和關係的重塑

麗茲的周圍,主要有三種關係。

一是她與父母親、爺爺、姐姐的親密關係。

二是她與一個“同病相憐”的小夥伴克里斯的關係。

三是她與戴維老師、學校行政人員羅斯和新同學的關係。

第一種關係,是帶給她最大傷痛的原生關係。

父母親吸毒、染艾滋,爺爺性侵姐姐。唯一溫暖的畫面,是記憶裡母親帶著自己在公園的斜坡上滑板。那個溫暖的場景,在母親與她吃飯時,在母親去世時,在電影結尾時,先後出現了3次。那是她內心最柔軟和溫馨的回憶。

以至於老師問她“如果可以的話,你會去改變什麼?”,她回答說:“我願意放棄所有的一切,來換取我家庭的完整。”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我們相信,這是她內心最真誠的答案。因為只有在這種完美的家庭關係之下,她才能體會到內心最渴望的那種溫暖和意義。

即使這只是一種幻想,但她仍然在內心深處,重塑著她與她的家庭之間的關係。

第二種,她與她的小夥伴克里斯 ,從一開始的一起流浪,一起上姐妹收容所,到最後的分道揚鑣,也是與過去關係的一種告別。

她曾試圖讓小夥伴和她一樣,回到學校讀書,還為她爭取了名額。但無奈的是,她的小夥伴不理解也不領情,認為自己長大了只能做妓女或者做乞丐,還嘲諷麗茲“你根本不是那樣(高貴)的人,你只配流浪”。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第三種關係,是整部影片中最明朗和最充滿希望的關係。

戴維在看了她的面試信後,與她聊了幾句,當即決定錄取她,併為她提供住處。

為了讓她能夠在同學中合群,故意不提她的名字,讓她“與其他人看起來沒什麼區別”,同時給了她學業上最大的幫助。在參觀哈佛時,戴維鼓勵他:“這不是一種渴望,你可以實現”,堅定了她的信心。

而羅斯,則鼓勵她去參加紐約時報的面試,讓她能夠爭取到上哈佛大學的獎學金。

這裡的關係,是最溫暖明朗,也最積極向上。

自我發展心理學認為:“自我是以關係為載體的,所以,當我們結束一段關係的時候,我們不僅失去了關係中的他,也失去了關係中的那個自我。”

這個說法放在麗茲的身上,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她結束了舊的關係,包括與自己的家庭,與不再同頻的小夥伴,那麼她也就失去了那個舊的自我。

這對於她來說,是被動的,但也是幸運的。

另一方面則是,她開始了新的關係,那麼,她就開始了新的自我。而這種新的自我,是她人生轉折的關鍵所在。

在逆境之中這種新舊關係的轉變,也讓她的心理得到重塑。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打破逆境,意味著自我和意義的重構

因為在高中階段有一次獲得了年級第一名,她幸運地被邀請到哈佛大學參觀。

那是她第一次走出紐約,到外面的城市。

換做是別的從底層來的高中生,面對著世界頂級學府和各路精英,也許內心充滿了自卑和懷疑,但麗茲沒有。

她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他們不像我?是什麼讓他們這麼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出身嗎?”

“我竭盡所能地工作,所以不用靠食品券和房屋召租衛生,如果我更努力地工作呢?”。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在參觀回來之後,她告訴自己:“我想和他們平起平坐而不是在他們之下。”

“我想要去哈佛更好地發展,讀所有最好的書,我必須這麼做,我別無選擇。”

這一次的參觀,讓她重塑了那個新的自我,讓她明白了,人的出身並不能決定自我的一生,只有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衝破牢籠,才能夠找到新的自我,賦予自我全新的意義。

什麼是自我的重構?

自我發展心理學認為:人有很多個“自我”, 重構的過程就好比,在這些自我當中,其中某個最主要的自我,因為他自身的限制被剝離了,而另一個原來你覺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卻成長了起來。

舉個例子,就好比我們在轉行的過程當中,原來你的行業帶給你了種種限制,讓你感到不滿甚至分裂,那麼分裂出來的,一個就是舊的自我,一個就是蠢蠢欲動的新自我。

當你持續付出努力之後, 你的新自我的道路慢慢清晰明瞭,因為你發現,這個新的自我,更符合你的價值觀,於是他就從一個原來隱秘的位置慢慢發展了起來,最後因為某一個契機,徹底成長了起來。

麗茲去哈佛參觀,這就是她新自我重構的一個契機。原來那個舊自我在大學校園美景的映射下逐漸消失,而新的自我慢慢成長。

而在這種契機之下,她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新的意義。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結 語

意義是什麼?

陳海賢博士說,人生意義,就是人生故事。

我們的經歷,尤其是一些困難的經歷,會永久地改變一個人。就像在暴風雨裡受傷的樹,身形可能會被永久地改變,也會留下很多傷疤,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傷疤處生出新的枝芽。

逆境是我們人生故事當中的一個特殊的處境,在這個處境當中,我們可以編織出自己的兩種故事。

一種是從此消沉和“認命”, 按照環境和生活給我們設定的場景來進行,不質問,不懷疑,也不行動,

而另一種故事,就是在逆境中,找尋新的關係,新的契機,新的自我,然後付諸行動,來給自己的人生故事,寫一個與從前設定的情節不一樣的結局。

麗茲顯然做了後者,你呢?

《風雨哈佛路》:從自我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逆境對於人生重塑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