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健康說」抗凝藥物知多少

血栓性疾病包括腦卒中、心肌梗死、肺血栓栓塞等,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嚴重疾病,不但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生命危險,還會為社會醫療和經濟增加重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因此,積極預防血栓性疾病是當前疾病防治領域的重大議題。

「健康說」抗凝藥物知多少

血栓是機體為防止傷口出血而形成的“封條”,是機體不可缺少的一個防禦機制。在疾病狀態下,血栓形成可以阻斷血管血流,阻止血液流向大腦、心臟或肺等重要器官,引起炎症。抗凝藥也常被俗稱為“活血藥”,通過中斷血栓形成過程來預防血栓的形成,常用於血栓形成高風險患者,主要用於預防中風、心肌梗死、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嚴重疾病的發生。近年來,抗凝藥物的合理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常用抗凝藥有3種

常用的抗凝藥有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肝素類等。

1. 華法林

華法林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歷史最悠久的口服抗凝藥,其抗凝作用強、穩定可靠,作用持久、應用方便且價格便宜。然而,華法林也是有其缺點的,如起效慢、難以應急;個體代謝差異大,因此服用者需定期抽血監測抗凝血的效果,並根據結果調整劑量。華法林的抗凝效果受食物、藥物影響大,因此要注意合併用藥的安全性。

服用方法

華法林應用水送服,每日一次。建議每天同一時間服用(推薦下午或晚上)。

注意事項、服用華法林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6點。

(1)需監測凝血功能指標

服用華法林後,需要定期進行凝血功能指標監測。目前,監測華法林效果的指標是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需達到2.0~3.0。此時血栓形成減少且出血比例並不增加,能達到最好的臨床效果。華法林開始服用時應每週監測一次,當國際標準化比值穩定在2.0~3.0時,可維持華法林的劑量,此後每月複查一次。建議患者自己對每次檢查的國際標準化比值及藥物劑量的調整進行記錄,方便醫生進行劑量調整。

(2)避免受其他藥物的影響

華法林的抗凝效果受其他藥物影響較大。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如需加用或停用其他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密切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必要時調整華法林的用量。

常見的會增強華法林藥效的藥物有廣譜抗菌藥物,如羅紅黴素、克拉黴素、莫西沙星等;抗酸藥,如西咪替丁等;口服降糖藥,如甲苯磺丁脲等;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等;抗心律失常藥,如胺碘酮等;中草藥,如丹參、當歸、銀杏葉、大蒜、黃連、黃柏、番木瓜等。

常見的會減弱華法林藥效的藥物有利巴韋林、卡馬西平、波生坦、替米沙坦等,服用西洋參也是減弱華法林抗凝作用的一個常見原因。

(3)均衡飲食

口服華法林時,應儘量保持飲食結構的平衡,不要隨意地改變食物結構、添加營養品。綠色蔬菜、動物肝臟、豆油等會降低華法林的療效;而芒果、葡萄柚、大蒜、生薑等可增強華法林的療效。因此,應注意均衡飲食,不要刻意偏食或禁食某種食物。

(4)漏服需立即補服

若當天睡前發現漏服,需立即補服。若第二天發現,請勿補服,只需按時服用當日劑量,不要加倍服用。若漏服兩天以上,請立即就醫諮詢,切勿擅自停藥。

(5)若需手術應告知用藥情況

若患者需進行手術,術前應告知手術醫生口服華法林的情況。

(6)避免外傷或懷孕

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應避免受傷或懷孕。但華法林可用於哺乳期的患者。

2、 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

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s)是近年來開發的用於抗凝的藥物,常用的有選擇性X因子抑制劑,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如達比加群酯等。

新型口服抗凝藥的優點是應用方便,起效快、半衰期短;不需要常規進行血液監測,也不需要根據凝血化驗指標進行劑量或服藥間隔的調整;與藥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少、效應受劑量波動影響小;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其總體出血事件率低於華法林。但是,除達比加群酯外,新型口服抗凝藥缺乏特異對抗劑,缺乏有效的實驗室評估抗凝效果方法,價格偏高,且較偏遠地區患者購藥不便。

服用方法

阿哌沙班和達比加群酯應用水送服;利伐沙班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

注意事項、服用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4點。

(1)漏服新型口服抗凝藥則再服時間應長於實際用藥間隔時長的一半

比如,患者是每日2次的用藥方案,若距離下次用藥時間>6 小時,則可以再次服用;若距離下次用藥時間<6 小時,則直接跳過本次劑量。

患者是每日1次的服藥方案,如距離下次用藥時間>12 小時,則可補服;如距離下次用藥時間<12 小時,則該次用藥可跳過。但是,卒中風險高的患者可以不受 12 小時固定間隔的約束。

(2)若需手術應告知用藥情況

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如需接受手術治療,包括膀胱鏡等內窺鏡檢測,應告知手術醫生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藥的情況。

(3)新型口服抗凝藥不推薦用於孕婦

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藥是安全的。

(4)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藥患者更易因外傷出血

日常生活中應小心刷牙和刮鬍子(可考慮使用軟牙刷和電動剃鬚刀);應使用驅蚊劑,避免蚊蟲叮咬或刺痛;在園藝、縫紉或運動時使用保護措施等。

3、 靜脈/皮下應用的抗凝藥

常用的靜脈/皮下應用的抗凝藥是肝素/低分子肝素。肝素類藥物起效迅速,在體內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為對抗血栓的首選,常用於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療。

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怎麼選

由於華法林在臨床應用的時間很長,醫生經驗豐富,一旦過量,使用維生素K1進行特異性抵抗,可快速消除華法林的作用。因此,目前臨床上華法林最為常用。對於會忘記服藥的患者而言,或許應用華法林更合適,因為華法林作用時間較長,而且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監測可以提醒患者及時服用。

對有些因各種原因使國際標準化比值波動大,或不能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的患者,可採用新型口服抗凝藥。如果不考慮經濟因素,新型口服抗凝藥可以作為房顫、靜脈血栓等疾病的首選口服抗凝藥。但除達比加群酯外,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藥尚無特異的解救藥物。某些特殊患者用藥時也應謹慎考慮。

臨床上對於血栓形成危險高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療,主要包括以下5類。

1.心房顫動/撲動的患者。

2.急性冠脈綜合徵的患者。

3.有心臟瓣膜病(原發性心臟瓣膜病,如風溼性心臟瓣膜病)的患者。

4.心臟(介入)手術相關的抗凝治療(如心臟瓣膜置換術後、房顫射頻消融術後、左心耳封堵術後、左室輔助裝置植入術後等)的患者。

5.有其他少見疾病(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非細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等的患者。

抗凝藥物的副作用

抗凝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出血。常見症狀有血尿、黑便、血便、皮膚瘀青、鼻出血、牙齦出血、嘔血、咯血、女性月經量增多或陰道出血等。出血的症狀、體徵和嚴重程度取決於出血的部位、程度和範圍。

如患者出現了出血症狀,應立即查血常規,並向醫生諮詢。若服用抗凝藥物後,出現了咯血、虛弱、無力、蒼白、頭暈、頭痛或原因不明的腫脹等,應立即就診。

其他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腹瀉或便秘、消化不良、頭暈、頭痛、皮疹、皮膚髮癢、脫髮、黃疸、轉氨酶升高等。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