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俗話說,喝酒喝的是酒文化,酒的釀造文化、習俗文化、飲用文化、傳承文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名酒的前身。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中國的許多名白酒與地方酒,都有著底蘊深厚的傳承故事,從先祖艱辛創造的釀酒老字號老作坊,一步步發展壯大。這些故事為酒文化注入了一抹色彩,也讓人在凌厲的酒液中感受到白酒的浪漫。

01、茅臺

1879年仁懷縣大地主王榮、孫全太和“天和號”老闆合股收購“偈盛酒號”,為紀念三人合股,取王、孫兩人名字及“天和號”店名各一字,將其更名為“榮太和酒坊”。

“榮和燒房”,前身為石榮霄、王立夫、孫全泰合股開辦的“榮泰和”燒房,民國初年,孫全泰退股,燒房改名為“榮和”。1949年又落到王秉乾之手,其酒俗稱“王茅”。

“恆興燒房”前身為“衡昌燒房”,由貴陽人周秉衡創辦,後賣給賴永初,於1941年更名為“恆興燒房”,其酒俗稱“賴茅”。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1951年、1952年,仁懷縣人民政府通過購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茅臺鎮名氣最大、規模最大的 “榮太和燒坊”、“成裕燒坊”及“恆興燒坊” 等三傢俬營酒坊合併,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

02、瀘州老窖

有史記載公元1573年由舒家建窖,當時作坊名稱為“舒聚源”,在舒家手裡傳了8代後,轉賣給溫家,當時作坊名稱為“溫永盛”。

1949年12月3日,瀘州解放。因白酒行業是酒城瀘州的經濟支柱,為了迅速和發展麴酒生產,國家對私人作坊大力扶持。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1950年初,在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瀘州釀酒實業家李華伯先生以他的釀酒作坊為首,牽頭組成了“瀘州麴酒聯營工業釀造社”,正式邁出了恢復和發展瀘酒生產的第一步。而後,十年時間裡,三十六家散落在古江陽的釀酒作坊逐一聯合起來,於1961年成立了“瀘州市麴酒廠”,後改名為“四川省瀘州麴酒廠”,共同打造出今日享譽海內外的濃香鼻祖——瀘州老窖的前身。

03、五糧液

宋代,宜賓紳士姚氏酒坊採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酒,酒質甚美。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

宋代詩人黃庭堅在品嚐了“姚子雪曲”之後,給出了“杯色爭玉,白雲生谷”、“清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的高度評價。

到了明朝初年,宜賓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並不斷髮展壯大,“五糧液”迄今使用的明代老窖,就是那個時候建造的,距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不僅如此,陳氏酒坊在繼承“姚子雪曲”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還總結出“陳氏秘方”,從而使得釀酒工藝更加完整、酒質更趨穩定。

清宣統元年(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自家釀酒帶到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楊慧泉品嚐了該久以後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更名為“五糧液”。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名酒的前身是些什麼酒?

中國的許多名酒與地方酒,都有著底蘊深厚的傳承故事。他們保留著純糧釀製的傳統、延續著古老的工藝、使用著微生物成熟平衡的窖池,只有這樣才能釀製出品質一流的美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