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保山施甸:蘋果紅了,群眾富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眼下保山市施甸縣老麥鄉的蘋果種植園裡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蘋果種植成了當地群眾致富的主渠道。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2016年老麥鄉開始種植蘋果,目前共有蘋果地627畝,主種品種是紅富士新2001,搭配嘎拉、華碩兩個品種。在太和社區,通過土地流轉、規劃塘圖以後,採用“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發展,共種植蘋果320畝,涉及農戶108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2戶。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在黃家寨村,黃家寨村合作社根據土地集中程度,規劃出種植塘圖,由該鄉黨委政府運用扶貧資金購買蘋果苗3萬苗,根據塘圖規劃將免費果苗發放給農戶自己種,種出的果子由施甸縣佳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銷售,共計受益農戶18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施甸縣佳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玉龍介紹,現在公司每天用到30到40個工人,然後一年的勞務費是20多萬,過了明年以後可能勞務用工量會很大,可能會突破100多人。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發展,農戶的土地就活起來了,而且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邊就業,在這個公司僱傭的摘果工人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5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給他們的工資是2000元,供吃供住。到目前為止,老麥鄉種植蘋果面積有627畝,今年的預產量6萬多公斤,總產值達80多萬元。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保山市施甸縣老麥鄉建檔立卡貧困戶  胡義城:我家有6畝多土地,我自己種一年收入3000多元錢。我把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去裡面打工,一年打工和租金的收入在3萬元左右,比起自己種土地要划算很多。

來源/施甸融媒

記 者/ 楊林元 楊磊 段曉波 楊繼澤  通訊員 楊雪

©雲視新聞七彩雲

保山施甸:苹果红了,群众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