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漁箭鎮位於隆昌和榮昌的交匯處,是隆昌市乃至四川的東大門。

在這裡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與美食文化。

漁箭鎮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漁箭鎮

漁箭鎮,清初建鎮,原名烏鴉溪。

以前,該鎮的矮子橋左側旁邊有一土地廟,廟前立有一高大石碑,刻有“烏鴉溪”三個字,後來,由於自然、歷史等原因,該石碑遭毀。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漁箭鎮的古街房屋

據歷史記載,漁箭老街外有建於清朝的“禹王宮”、“普濟橋”,還有建於晉代的觀音崖石刻,由於歷史原因,“禹王宮”成為危房,後來被拆除了,觀音崖石刻也有部分被損壞。現在只剩下老街和“普濟橋”保護得比較好。

在“漁箭”建“場”的時候,河邊沒有橋,趕場的人要過河,便粗糙地打了“跳蹬子”供人過河,在“普濟橋”下的岩石上,曾經留下過隔一尺就打出來一個“跳蹬子”,到現在還留有二十多個“蹬凼”。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烏鴉溪

“漁箭鎮”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在老街旁邊一個叫“炭灰堆”的河邊,有一塊巨石像一條魚。

早年間,一位將軍級的人物經過“跳蹬子”時,把一枝箭掉落在灘下河中,因而命名為“漁箭”。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青石板路

從漁箭街24號起到街尾,二百多米長的青石板路,中間是由一塊塊四尺長石板鋪成,街道邊一座挨一座的老房子,雙扇門、長出簷、木板牆都保存完整。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雨中的古街

據記載,160年前,漁箭鎮建場之初只有矮橋子橋之東側、臨巖洞坡間幾間草房,居住著以打鐵、磨豆腐為生的人。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石橋

在清朝同治時期,沿著漁箭古驛道修建木樑、串架、青瓦住房,漁箭老街初見雛形;在清朝晚清時期,漁箭老街建成,成為漁箭鎮商貿中心。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老街居民

漁箭鎮歷史悠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牌坊類中唯一一座磚砌彩塑嵌瓷觀賞坊就位於漁箭鎮王家店村。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嵌瓷觀賞坊

嵌瓷觀賞坊位於漁箭鎮王家店村大柏林莊園天井內,沿大宅院牆而建,牌坊通高10米,面闊7米,仿閣樓式營造,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青花瓷鑲嵌的“龍”

嵌瓷觀賞坊為青磚壘砌,彩塑碎瓷鑲嵌結構,形制為六柱五開間三重簷五滴水,牌坊的楹聯、題字、圖案、斗拱飾物全部以青瓷碎片鑲嵌,坊體彩塑戲曲人物故事、各種動物、花卉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飛殤醉月”牌坊

它是全國不多的鑲瓷牌坊,正匾上鑲嵌著“飛殤醉月”四個楷體大字,那份唯美和壯觀,真是名副其實。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精雕細琢

自光緒年間開始到解放前夕,歷經3代修建豪華莊園。莊園內建有跑馬場、戲樓,僅觀賞坊就有兩座,專供宴請親朋好友茶餘飯後品玩觀賞。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豆腐乳

隆昌美食讓吃貨們欲罷不能,而漁箭鎮的紅豆腐因其嫩、細、香、麻辣味足的特點,成為方圓百里的美味佳餚。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豆腐

漁箭鎮豆腐之所以出名,得益於優質的地理條件和人們豐富的豆腐製作經驗:他們精選優質大豆,採用本地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以石磨磨出來的豆腐,細嫩順滑、有綿勁不易鬆散。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古街生活

探訪隆昌百年傳奇古鎮,看一眼竟想住下來

▲喝茶閒聊

漁箭鎮古老的小街,斑駁陸離的牆上鐫刻著歲月的年輪,街上住戶大多是“湖廣填四川”時從廣東過來的客家人。

三三兩兩的人們坐在自家門前,沐浴著陽光,閒話聊天,這份靜謐悠閒,如同來到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