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三個小故事,最後一則發人深省


三個小故事,最後一則發人深省


一、愛麗絲的故事

“請你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裡?”貓說。

“去哪兒無所謂。”愛麗絲說。

“那麼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貓說。

【感悟】當一個人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別人也無法幫到你!天助先要自助,當自己沒有清晰的目標方向的時候,別人說的再好也是別人的觀點,不能轉化自己的有效行動。


三個小故事,最後一則發人深省


二、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下起了濃霧。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43歲的女人準備從太平洋遊向加州海岸。她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霧很大,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她幾乎看不到護送他的船。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有幾次,鯊魚靠近她了,被人開槍嚇跑了。

15小時之後,她又累,又凍得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沒看不到……

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

【感悟】目標要看得見,夠得著,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目標,才會形成動力,幫助人們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三個小故事,最後一則發人深省


三、惡臭村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惡臭村。村子裡以臭為榮,以粗鄙為樂,以無知為驕傲。人們常年不洗澡,汙垢滿身,隨地吐痰,到處便溺,蒼蠅如烏雲般繚亂。但幾輩子生存在這裡的人,絲毫不覺有異,反而安之若素,自得其樂。

有一天,一個陌生人闖進村子。他被村莊所震驚:“沒想到,世間還有這麼噁心的地方。”但惡臭村的人也震驚了:“沒想到,世間還有這麼噁心的人。”

他身上的香,被當成異味。他整潔的衣衫,被當成不合時宜。他對汙穢的躲避,被當成不尊重村莊的傳統。最終,陌生人被空氣的惡臭和觀念的腐朽逼著離開,回到他的世界。

【感悟】人是環境的產物。當身邊人都說“知足常樂”,你不太可能永遠頭懸樑、錐刺股地奮鬥和學習。當身邊人都以麻將撲克搞婚外情度日,你久居於此,也會慢慢被滲透。腐朽落後的圈子,會以其驚人的同化能力,將其中人一個接一個地變得灰頭土臉,得過且過,暮氣沉沉。

三個小故事,最後一則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