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有人說,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本地人從來不去,外地人熱捧的特色老街,不僅乍一看長得都一樣,差不多的石板路,雷同的斑駁牆壁,連街上的店鋪和叫賣聲也高度相似,不管是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還是成都的錦裡,走馬觀花地逛上一圈,恍惚中會有種天下大同的感覺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蘇州的山塘街,在特色古街還沒有氾濫的時候,她就已經在那兒頭枕著河流,靜靜流淌在蘇州的市井腔調裡,算起來也有1000多年了

我們現在說到山塘街,其實很短,那裡遊人太多,商鋪太密,是很難領略到山塘街真正的風韻的。其實,蘇州人都知道山塘街也叫七里山塘,從紅塵中一二等的風流富貴之地的閶門,可一路朝著西北走到虎丘,不多不少,剛好七里地,要這樣完整的走一遭,才算是真正走過山塘街了。

這都得歸功於大詩人白居易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公元825年,白居易來到蘇州擔任刺史,雖然他在這裡待了不過一年的時間,但卻給蘇州留下了一條穿越千年的河流與古街。

那一日,大概也是個春天,他追隨著蘇軾留下的“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來到虎丘賞花,在風和日麗裡突然發覺這虎丘雖好,但交通非常不方便,河道淤塞,水路不通。於是他當機立斷,要致富,先修路,先是疏通水利、挖掘出了山塘河,同時沿著河岸築起了堤壩、修了路,這就是後來的山塘街。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修完之後大詩人很高興,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

從此山塘街就被蘇州人稱之為白公堤,也成了蘇州四季永恆的一道春景。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而這道春景不只系在了江南纖細的腰肢上,也同樣被請到了莊嚴大氣的京城。

清朝乾隆年間,一輩子痴迷於江南的皇帝為了給母親慶生,在北京萬壽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照山塘街建了一條蘇州街。後來慈禧也在頤和園內重建了蘇州街,依舊是山塘街的模樣。也許,今時今日遍地的古街裡,都有那麼一點山塘街的基因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頤和園蘇州街


其實,曹雪芹的筆下不僅讚美過閶門,也有山塘街若隱若現的影子,“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顯然說的就是七里山塘了。而在山塘街北段,靠近虎丘的地方,有座普福禪寺,據考證就是書中賈雨村曾借宿過的“葫蘆廟”

難怪有人說,這山塘街是滿路脂粉。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山塘街普福禪寺


據說,當年唐伯虎點秋香,秋香在虎丘為大才子三笑留情後下山乘船歸去,唐伯虎為了追逐美人也一路乘船追至無錫華府,正是從山塘河走的。

明清之際,是中國古典世界最後的光輝,也是蘇州城風雅與繁華交融的頂點,那時候的山塘街和應該現在很像,店肆林立,綠波畫舫,這些都被畫進了姑蘇繁華圖中,但這裡其實也遠遠不止脂粉氣。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這裡有明代蘇州人為反抗魏忠賢而遇難的五位義士修建的五人墓,中學課本里那篇《五人墓碑記》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這裡還有近代凝結了無數知識分子心血與抱負的革命文學社團“南社”的為時代激昂吶喊的遺蹟。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山塘街義風園,五人墓


1908年,蘇州人柳亞子、陳去病等人在上海決定成立南社。到了第二年,他們在虎丘明朝最後的兵部尚書張國維祠裡舉行南社第一次雅集,從那之後,這個社團席捲大江南北,瀋陽、南京、廣州等地紛紛響應建起了分社,十多年中南社的學子、後裔遍佈全國,黃埔軍校為近代中國培養了多少能征善戰的鐵血軍人,南社就培養了多少捨生取義用筆桿子戰鬥的勇士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山塘街中國南社紀念館


當然,今時今日的山塘街已然歌舞昇平了許多,古戲臺晚上時不時會有細膩婉轉的崑曲表演,還有煙雨濛濛的夜景裡瀏覽自拍的遊客……

有些人說這幾年山塘街商業化實在太嚴重了,其實,您不妨再往西走走,離開擁擠的所謂山塘老街,往虎丘的方向,走到那些仍然住在周遭的百姓的生活裡,這裡沒有那麼擁擠,沒有那些千篇一律的店鋪,只是尋常的巷子,穿過榮陽樓裡的油氽糰子、小餛飩、阿坤豬頭肉,走過瀰漫著梅花糕、海棠糕香氣的街頭,賣蔬菜、水果還有各種雜貨的小店,這些才是老蘇州生活的真實寫照。

山塘街,蘇州城一半的脂粉氣在這裡流淌千年


時間太短,而山塘街太長,她的故事我們以後再慢慢給大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