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昔日中國最大的照明企業被賤賣給美國,這意味著——雷士中國不再屬於中國,更不再屬於已經淪落為階下囚的創始人吳長江。

8月12日,國際投資機構KKR與雷士照明簽署股份購買協議,KKR與雷士照明達成戰略合作並以約7.94億美元股權對價收購雷士中國的多數股權。交割完成後,KKR持有雷士中國70%的股權,雷士照明持有剩餘30%股權。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被飛利浦視為頭號競爭對手、市值超250億元的雷士中國,如今卻用了不到8億美元打包出售。曾三次被股東逐出公司的吳長江,在雷士的江湖之爭中,被永遠地判定為“出局”。

01

7.94億美元收購70%股權,這對於曾經市值250億的雷士照明來說,的確是不足零頭的價格,比家樂福的收購還慘。

但在交易公佈前,雷士照明的股價僅為0.7港元左右,總市值僅約30億港元。也就是說,KKR對雷士照明中國業務的估值,已經接近雷士照明總市值的兩倍。

KKR此次收購的雷士中國,可謂是雷士照明的掌上明珠。2018年雷士照明超過七成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市場,當中雷士品牌佔比超過90%。根據披露的財務資料,雷士中國2018年末淨資產規模24億元,佔雷士照明淨資產的71%。

令人唏噓的是,在雷士照明將中國業務打包出售之時,其創始人吳長江卻正在等待著對其命運的判決。7月25日,吳長江挪用資金、職務侵佔一案在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公開開庭。

當然,吳長江已經不會在雷士照明的江湖中擁有姓名了。早在2014年,他就被被惠州警方刑拘,迄今已經失去自由5年。吳長江所持有的1.3億德豪股票,也被放在了在閒魚上拍賣,價格是7.8億元。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2018年,雷士照明實現收入約49億元,與上年同期比較增長20.7%,淨利虧損約3.28億元,與上年同期比較下降約204%。雷士照明將公司虧損歸因於前任董事長案的後遺症。

02

“什麼都沒有了”,這是吳長江的原話。

他一手打造的雷士照明是中國照明行業的龍頭老大,2010年吳長江曾以29億元身家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390位。而在創業過程中,吳長江卻與每一批股東都爆發戰爭,與聯合創始人反目,與賽富合夥人閻焱鬥,與大股東王冬雷鬥。

一次比一次兇險,一次比一次激烈。據吳長江回憶道:“第一次,大家還有同學情,比較友善;第二次,是用了資本的手段,讓我損失很大;第三次,暴力手段血洗。”

“雷士是我一手創辦,就像我的孩子,或許在別人看來,沒有雷士不過是少了一個掙錢的工具,但對於我而言,沒有雷士就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了。”經歷了三次被逼離開的吳長江茶飯不思,魔障了似的喃喃自語。

企業家遭遇“逼宮”並非新鮮事,就算是夫妻一場,也有李國慶被逐出噹噹的例子。近十年來,隨著投資人的力量崛起,創始人與資本的博弈常有發生,但吳長江的劫數仍是典型樣本。

同電影《中國合夥人》的劇情一樣,三兄弟的創業故事註定難有好結局。2005年,三個創始人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限。另外兩人行使投票,要吳長江拿8000萬徹底退出“雷士”。

全國各地200多個供應商和經銷商,還有公司的中高層幹部,集體反水逼宮,趕走兩位合夥人,迎立吳長江。這場頗有江湖氣息的“起義”,是吳長江所信奉的江湖道義,也是他行走江湖習來的“不是辦法的辦法”。

在經銷商的支持下,吳長江獲得了100%控制權,但他需要在半年內出1.6億元現金購買二人的股權。於是,找錢成了吳長江唯一的救命稻草。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這時,雷士歷史上兩位精明的投資人——賽富基金的閻焱和亞盛投資公司總裁毛區健麗,就攜手登場了。2006年,閻焱按照雷士2005年的5000餘萬的利潤,開出了8.8倍市盈率、超4億元的估值。

吳長江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救命稻草,殊不知,這卻是一次“引狼入室”。

03

2011年,在閻焱的牽線下,雷士照明引入施耐德為戰略投資者,閻焱的潛在話語權進一步擴大。次年,由於意見不合,閻焱把吳長江趕出了雷士,自己接替他出任董事長。吳長江對媒體表示自己“不想下船,但被逼下船。”

在與閻焱的鬥爭時,吳長江還獲得了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的聲援,劉強東炮轟閻焱,稱其公開撒謊、違背投資人職業道德:“看了雷士照明相關報道,想起該投資人(閻焱)去年宣稱我求過他三次要融資都被拒絕。我呼籲企業家千萬別和這種公開撒謊、屢違職業道德的投資人合作。雷士在此人手上必死!”

這一次,吳長江故技重施,再次動用了兄弟起義的殺手鐧。甚至這幫經銷商還向重慶市人民政府遞交了請願書,上面寫著:“我們已經被施耐德逼到了絕境...只有吳總才能保證我們的利益,只有吳總才能帶領我們前進。”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這次“起義”斷斷續續持續了整整一年,一年之後,吳長江在經銷商的支持下,再度迴歸。

對於吳長江而言,看似是取得了勝利,但閻焱儼然成為了吳長江心頭的刺,已經到了不可不拔的地步。與此同時,雷士照明在這一連串鬧劇後,業務止步不前。2012年,雷士營收同比下滑6.6%,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76%,而到2014年,淨利潤僅為-3.5億元,上市後首度虧損。

王冬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在雷士的。2013年,他說動了施耐德中國區總裁,閻焱辭任董事長出局,吳長江重新坐穩了雷士的CEO。原以為拔刀相助的王冬雷是相見恨晚的兄弟,卻不過是隻是前門驅狼,後門入虎。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2014年 8月8日,雷士照明一紙聲明徹底捅破了窗戶紙,發佈公告稱CEO吳長江“下課”,同時下課的,還有其他吳系人員,這已是吳長江第三次遭到驅逐。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這一次,殺手鐧也不再奏效了,直至最後鋃鐺入獄。吳長江不僅失去了他的江湖,還永遠的隱匿在了江湖之外。

04

經歷了這場腥風血雨的江湖戰爭後,雷士中國的命運也不再明朗。

“如果我離開雷士,雷士活,可能沒問題,有可能不是一兩年,也可能是5年-8年,但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不可能。”吳長江曾在採訪中這樣回答記者。他把離開褚時健的紅塔山用作類比,“紅塔山離開褚時健沒有倒,卻沒有昔日的輝煌了。”


雷士之爭:曾是飛利浦勁敵,250億元市值被7億美元賤賣70%股權


“他有一種君王般的感覺,非常強勢。”雷士照明一名前董事如此評價吳長江。的確,吳長江把自己當做了雷士照明的君主。“我敢肯定在我離開之後,不會有人這樣做了。”這樣的表達,像極了中國式父母的愛,對企業的感情有多深,控制慾就有多強烈。

在中國,像吳長江一樣的企業創始人大有人在,在付出了半生的心血後,無法將自己與公司分開,即便上市,他們依舊把它視為個人企業,而不是公眾公司。在吳長江身上,也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民營企業家傳統草莽式管理與現代管理公司治理制度及資本的碰撞和摩擦。

吳長江將江湖道義奉為圭臬,認為這是重慶人的性格。在資本市場的爭鬥中,江湖義氣又怎敵商業規則?資本講的是產權和利益,創始人固然重要,但增長永遠是第一位的追求。

在江湖中拼殺出來的雷士照明,原本是照明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如今卻無法照亮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