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潘美是一個奸臣,這都是小說、戲劇給人們造成的印象。潘美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應該認真地去研究歷史事實,而不應該主觀臆斷、人云亦云。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小說、戲劇中的人物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人物。不能把文藝作品中的人物等同於真實的人物。《邯鄲晚報》記者趙明信的文章《北宋開國功臣潘美和他的故里》就是在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寫成的。請各位網友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以正視聽。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北宋開國功臣潘美和他的故里

趙明信

邯鄲一帶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區域,湧現有眾多的歷史人物,對不少的歷史人物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研究和褒揚。而作為北宋開國功臣的潘美,則長期被混同於文學藝術塑造的反面人物潘仁美,家喻戶曉,千夫所指,似乎他真是作奸弄權、陷害忠良的大奸臣。這就需要翻歷史,給他一個客觀公正的評介了。

據《宋史》記載,潘美在晚年確實有一嚴重錯誤。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發動第二次北伐,要奪取幽燕、征服遼國。這次北伐,兵分三路,西路軍以潘美為首,取道雁門關(今山西省代縣北),意在功佔山後諸地(軍都山以西廣大地區,軍都在今北京市昌平西北)。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一開始,潘美的西路國軍進展順利,很快拿下寰(今山西省朔縣東北)、朔(今朔縣)、雲(今大同市)、應(今應縣)四州。不料,以曹彬(今靈壽縣人)為首的東路軍失利,潘美軍回到代州(今山西代縣)。朝廷下詔,令西路軍護送四州之民遷居內地。這時,“明達治道”、能“駕馭臣工”的蕭太后率兵十餘萬突然殺來,迅速奪回寰州。

楊業提議,避開遼兵鋒芒,設計接應朔、雲、應三州之民。但監軍王侁、劉文裕極力反對,誣篾楊業膽小畏懦、對朝廷有異心。潘美沒有采納楊業的建議,令楊業正面迎敵。楊業不敢違抗命令,要求潘美伏兵陳家谷口予以接應。楊業與強敵交鋒,雖寡不敵眾,仍拼命力戰,一直打了一個下午。退到陳家谷口,潘美的伏兵則早已撤出。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楊業受十處重傷,仍砍殺幾十名敵人。兒子楊延玉戰死,坐騎受了重傷,楊業被擒,絕食三日而死。為此,潘美被貶官三級,由最高級別的檢校太師降為四級官檢校太保,王侁、劉文裕被除名。第二年,潘美又官復原職。後來,當過真定(今正定)知府,幷州(今太原)知州。加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數月之後病死,時年六十七歲。

北宋朝廷這樣處分潘美,未能平息民怨。小說家、劇作家們加以演義,塑造了一個潘仁美的反面形象和潘仁美的一個反面家庭。“楊七郎打擂”、“潘楊訟”等故事婦孺皆知,世代流傳,以至於楊姓和潘姓世代不能結親。

這充分說明文學藝術的感染力和文化的作用可以征服人心,但潘美決不等於潘仁美。把歷史人物等同於藝術形象潘美冤枉矣!實際上,歷史上的潘美應是一個正面人物。潘美,字仲詢,生於五代時期後梁末帝龍德元年(921年)。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其父潘瞞在常山(今正定縣)當過軍校。潘美青年時期有大志向,並有政治眼光。他看到後漢王朝政治腐敗,斷定很快就要改朝換代。曾對家鄉人說,此時不應平庸無為,而要立志建立大的功業。果然,後漢只堅持了四年。公元951年鄴都(大名縣)留守郭威起兵奪取汴京,建立後周。954年郭威養子柴榮繼位,即柴世宗。

一開始,潘美盡心為柴世宗服務。柴世宗即位之初,北漢企圖趁郭威新喪之機滅掉後周。柴榮以很高的膽略對抗北漢,果斷勇敢地指揮了高平(今山西省高平縣)之戰,並取得了勝利。潘美在高平之戰中初露頭角,並與趙匡胤建立了密切關係。

潘美對宋王朝的第一大功是幫助宋太祖奪取王權,建立北宋。柴世宗不幸英年早逝,年幼的周恭帝沒有能力領導後周舊臣。潘美參與政變,使趙匡胤皇袍加身,北宋得以開國。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第二大功是說服後周群臣將領歸順宋統。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後,柴世宗的將領文臣都能擁護他南面稱尊,對此潘美作出了重大貢獻。潘美宣旨遊說,一一成功。陝帥袁彥,重兵在握,十分兇悍,又寵幸小人,要與北宋分庭抗禮。潘美不顧個人安危,單人獨騎去見袁彥,說服他入朝歸順,清除了宋太祖心頭之患。

繼而在削平群雄割據之中,潘美英勇善戰,多次建功。平南漢、收南唐、滅北漢,所向披靡,功勳彪炳。當時南漢王劉鋹佔據嶺南,並不斷出兵北犯。潘美迎頭痛擊,接連獲勝,一直攻克廣州的北門韶州。

劉鋹在距離廣州一百二十里處屯兵十五萬,借山谷之險,編竹木為柵欄,森嚴壁壘,阻擋宋軍。潘美派出數千兵丁帶火炬抄小道秘密埋伏在柵欄附近。夜間,萬炬俱發,大風颳起,柵欄起火,潘美率兵急襲,一舉佔領廣州。開寶八年(974年)征伐南唐李煜,潘美與曹彬分別帶兵到達秦淮河。

當時,渡河的戰船沒有備好,潘美說:“豈能因為這一衣帶水而不趕快進攻?”身先士卒,帶領大軍涉水而過。接著,奪敵戰船,破敵水砦。潘美與曹彬(今靈壽人)指揮將士猛烈攻城,奪下金陵,平定江南。

北漢依據太原頑強對抗北宋,宋太祖趙匡胤未能平定就駕崩。在宋太宗趙光義下了大決心之後,又是曹彬和潘美率軍攻堅。北漢號為無敵的驍將楊業歸降,大原得以平定。接著,潘美率軍平定山西北部,巡撫代地(今山西省代縣一帶)抗拒遼兵。因功被封為代國公,後又改忠武節度使並封韓國公。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宋史潘美列傳》字數不算太多,綜觀全篇,在北宋建國、統一的各個關鍵環節,潘美無不功勳卓著。明朝著名學者貫道周編著《廣名將傳》,從姜子牙到戚繼光,共選170位名將,潘美位列其中。

北宋被選名將12位,潘美位居第四,楊業未被選進。潘美不愧為北宋重要的開國功臣,其功是大於過的。用唯物史觀分析當時的歷史,經過五代時期的長期戰亂,北宋王朝的建立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向的。潘美是為結束長期戰亂、實現祖國統一作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

而且潘美的道德人品也有值得稱道之處。宋太祖皇袍加身之初,到周恭帝被廢之後居住在天清寺,周恭帝的宮人們一齊跪拜在地。宋太祖一問,知道是柴世宗的兩個小兒子,很不耐煩,“留著他們幹什麼?”他的隨從當即把之兩個小孩子提了出去。

潘美用手掐著柱子,低頭不語。宋太祖問:“你認為我這樣作不對嗎?”潘美說:“我豈敢說你不對,只是覺得於理不安。”宋太祖覺出不妥,立即把兩個孩子叫回來,並把一個賜給潘美收養。潘美對待這個孩子和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這個孩子始終以潘美為父,這就是潘惟正。潘美剛烈質直,從不迎奉,但領兵打仗時發起怒來,動輒下令殺人。

主刑的是信都(今冀州市)人李超,遇到不該殺的,李超便暗中拒不行刑,等到潘美心平氣和了再去解釋。潘美對李超言聽計從,使很多人倖免於難。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不但潘美,他的兒子們更不象戲劇中潘龍、潘虎、潘豹那樣壞。兒子惟德、惟固、惟清、惟熙都在朝廷為官。從子惟吉在大名府管理天雄軍,對待親屬親戚不講私情,治軍兢兢業業,朝廷內外都稱讚他是勤敏之官。

潘美和秦王趙德芳(也大不同於戲劇小說中的八賢王)是兒女親家,兒子惟熙娶趙德芳的女兒為妻,後來官至平州剌使。和宋太宗也是兒女親家。宋真宗趙恆為太子作韓王時,宋太宗把潘美的第八個女兒聘為兒媳,封莒國夫人。但她二十二歲死去,趙恆即位真宗後諡為莊懷皇后(後改為章懷皇后)。潘美的子女和他本人一樣,都沒有為非作歹、為家鄉抹黑。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關於潘美的故里,魏縣政協的同志們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且經過專家學者的縝密考證,結論地魏縣邊馬鄉李莊,歷史上稱為潘家墟、潘埠(府)、潘太師墟。邊馬是集鎮,歷史上曾作過繁水縣城,過去有一石橋。

明朝《石橋碑記》說,此橋“東至倉頡冢,西至潘太師墟,南至葛貴戚莊,北至張公瑾墓”。這座石橋的位置,有人還能指認。由此向北有張公瑾墓遺址,向南有葛娘娘墳,向東三里即倉頡陵,向西一里就是李莊。潘美在歷史上並不是因為是國丈而被稱為太師,但他的官級是檢校太師,所以他的故里被稱為潘太師墟。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但是,《宋史》上明確記載潘美是大名人。而且從《大名府志》、《大名縣誌》看,這裡指的是大名縣並不是大名府。北宋時期,北京大名府的轄區之內有元城縣、大名縣、和魏縣。

現在的大名縣主要是宋代元城縣的範圍,西部一小部分當時屬魏縣,西南部一小部分當時屬大名縣。當時大名府大名縣的範圍,含今大名縣的一小部分、今魏縣南部和今臨漳縣東南部一部分。

潘仁美: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為何現在多以奸臣定性?

縣治有時在今大名縣城之南的舊治,有時就在府城之內。北宋時期,邊馬鄉一直在大名縣之內,《宋史》記載無誤。這也正好印證,現在的邊馬鄉李莊就是潘美的故里。不只是潘美,還有太平興國初年被封為梁國公的馮繼業、被封為太子太保的李繼勳、雍熙三年同曹彬東路北伐的幽州道行營馬步軍水陸副都部署崔彥進,雍熙四年的左千牛衛上將軍、死後諡為太尉的曹翰等北宋開國功臣,其故里都是當時的大名縣,而不一定是現在的大名縣。

當然,宋太祖為太子時太子太傅的範質,《宋史》載為元城人其故里則在今大名縣內。最近,福建省和海外的潘氏後裔要到大名尋根,我們可以有把握地介紹至魏縣邊馬鄉李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