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有的專業表面看起來很火熱,但是實際上,不少大學專業其實已經嚴重過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學已經“失寵”的4大專業,市場嚴重過剩,就算重點大學也失業。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志願填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選專業猶如是一個技術活,好的出身不如一門好的專業,一門好的專業是實現自己人生一極的重要保障,如果選錯一門專業,那麼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隨著這幾年的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的逐年攀升,保守估計明年將會突破1000萬應屆畢業生的大關。所以很多大學生難免會遇上就業難的問題,而有的專業表面看起來很火熱,但是實際上,不少大學專業其實已經嚴重過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學已經“失寵”的4大專業,市場嚴重過剩,就算重點大學也失業。

市場營銷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中繼續深造。還可以在工商、外貿、金融、保險、證券、旅遊、房地產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企業營銷管理、客戶資源管理、網絡營銷管理、營銷診斷、市場調查和諮詢等工作。但是剛踏入社會選擇私企的銷售工作會比較好找些,一般國企外企雖然待遇和福利會好些,但是招人都只會招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對銷售人員的聘用要求會很高,也會比較嚴格些,競爭也更激烈。

市場營銷的專業會出現人才“嚴重過剩”的情況,其實這與市場營銷專業的崛起有很大的關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寶潔、聯合利華等日化企業在中國發展迅猛,對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有著很高需求。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全國一千多所大學相繼開設這個專業, 今天的市場營銷專業,早已是“人才擠擠”,很不受就業市場歡迎。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會計專業

在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於會計崗位他們需要找的只是“帳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財務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而且,此類公司大都財務監督和控制體系相當簡陋。而對於外企,大部分外資企業的同等崗位待遇都遠在內資企業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資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方法都成熟,對新員工一般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分工細緻,而分工的細緻使我們在所負責崗位上只能學到某一方面的知識,儘管這種技能非常專業,但對整個職業發展過程不利,因為你難以獲得全面的財務控制、分析等經驗。

經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看見高級財務人才依舊是十分的稀缺的,從各大互聯網公司在招聘網站發佈的信息顯示,現在一個高級財務人員,年薪20萬元基本就不是問題。但是對一些基層的財務人員來說,不僅找打專業對口工作很難,而且普遍來說,薪資一般都是低的可憐。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工商管理

所謂本專業沒有前途的說法是很難成立的。但擺在眼前的現實卻告訴自己,沒有經驗的畢業生求職比較困難,甚至由於專業性不太強,人才市場上的一些管理崗位還要接受別的專業特別是相關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的挑戰,先技術,而後轉管理似乎也是一種趨勢。

工商管理這個專業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大多數管理類專業學習的知識都較為空洞,在畢業之後很難運用到實際工作上來,而且剛畢業的學生,因為沒有管理經驗和工作經驗,很難做到管理層崗位。大部分院校都開設了這個專業,造成了畢業生供大於求,就業不理想。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就業形勢工作好找,待遇不高,環保職業被人們評為了加強21世紀最熱門的職業,但是在目前紅紅火火的各種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環境專業人才受到冷遇,這是因為在具體的環境治理行業,往往投入大於產出,贏得微小,除環保諮詢業務與環保技術服務業每年的近期億元人民幣的盈利外,其他行業普遍處於虧損的狀態,因此,與此相關的環境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是叫好不叫座,很多同學入學前覺得該專業一片光明,入學後才發現哀鴻遍野。

環境工程的尷尬之處在於本科就業面極窄,大部分學生都需要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工作大部分只能內部循環,這樣的專業一般前景不好。而且這門專業的學習範疇很廣,很難學精,再加上環境工程是一個燒錢的專業,無論是政府還是知名企業在招收環境工程畢業生的時候,不夠有原動力。

環境工程成大學已經“失寵”的四大專業之一?

對於以上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