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海州锦屏山,古称朐山,可俯视孔望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港城有处与圣人、仙人、诗人皆有渊源的地方,其历史之悠久,人文之璀璨,如日月星辰,泽被后世。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南麓桃花、残石)

让我们回溯至300年前,那时的连云港叫做海州,海州城与云台山(古称郁州、苍梧)隔海相望,相距不过20里,来自海峡两头的潮水在此碰撞激荡,时常海风狂作,浪花滔天,人称对口溜,亦称黑风口,后称小海。海州城离海岸五六里,岸边有一小山,形似半岛,虽未高耸入云,却地势险要,是登高望海、远眺云台山的极佳去处。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古称龙兴山、巡望山、古城山,东西两座山头)

这小山,是锦屏山(古称朐山)的独立山头,唐宋称龙兴山、南宋亦称巡望山,明始称孔望山,又称古城山。据说,孔子“问官于郯”,赴郯国问询官制,并到此登高望海。春秋时期鲁国并不邻海,海州地界属郯国,为鲁国附属国,孔圣人登临此山远眺大海亦有可能,惜无相关典籍加以辅证。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站在孔望山顶,极目远眺)

公元前500年,任鲁国司寇的孔子曾在离孔望山80余里的夹谷山主持齐鲁会盟,名垂青史。罢官去鲁、周游列国后孔圣人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虽不见孔圣人乘木阀浮于东海,孔望山却因古今众多诗文而流芳百世。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东海泛舟)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登东海龙兴寺高顶观海,简演公》中写到,“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诗作气势宏大,极具想像,让人回味无穷。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300多年前孔望山前波涛汹涌,山南可停靠海船,如今海港东移60余里)

北宋时孔望山顶有一座乘槎亭,引来无数迁客骚人来此留连观海、赋诗徜徉。唐刘长卿在诗中未提及乘槎亭,看来此亭应建于北宋年间,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乘槎亭,在龙兴山巅。见宋元祐题名,详《金石录》。”传说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张骞,因功高盖世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后,曾在此乘木阀游银河偶遇牛郎织女,北宋年间有人附会在孔望山建乘槎亭,或许这也是海州城西门名为博望门、城西数十里有博望镇的典故来源吧。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海州城朐阳门民俗表演)

乘槎亭之所以能够留芳千苦,还得感谢北宋两位大家,一位是“诗词文书画”俱绝的大文豪苏东坡,一位是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赴任途中专程赴海州天马山(今石棚山,西距孔望山五里)凭吊曾任海州州判、人称“芙蓉仙人”的石曼卿,并登临孔望山,写下了《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东坡先生感叹“人世无涯生有涯,何当归钓汉江槎。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磋”。他对此处山海美景赞不绝口,“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不知不觉返程时已是“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侧百年棠梨树)

这位“苏仙”数次来海州登山观海,面对东海之中的苍梧山(今云台山)写下了“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的感叹。或许是风高浪急,或许是行程短促,东坡先生未能渡海游览,成为千古憾事。他不禁叹息,“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其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如今孔望山与云台山海峡已成陆300余年,东坡先生无需再为无石桥梁而忧愁)

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张耒知润州(今镇江丹阳),追随老师足迹登临孔望山,并作诗《秋日登海州乘槎亭》。在张耒的笔下,孔望山秋日景象更加生动迷人,“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张耒在另外一首《登乘槎亭》中,描绘出不同的景象,“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诗人又在《将至海州明山有作》中写道,“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旗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功名富贵非吾事,誓斸明山数亩田。”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龙洞宋明清石刻,“归云洞”“归云飞鸟”等)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江苏学政王先谦游玩孔望山后,赋诗《乘槎亭》,“博望门前贯月华,蓬莱山外引云车。岁时著记从荆楚,牛斗穷源说汉家。世事又看尘起海,我来真是客乘槎。青盘苜蓿分明在,月与曜仙一笑夸。”看来,这山海之地真是变化多端,充满奇幻色彩。在苏东坡、张耒、王先谦等诗作中,登临孔望山所见的山海奇景堪与“蓬莱方丈”比肩。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明代始以孔望山称呼此山,最早见于诗文的是明景泰年间监察御史李鉴所作《登海州孔望山》,“孔望山边是海州,登山闲看海波流。来从西北玄溟远,化作东南白气浮。昼夜几时曾暂舍,乾坤万水悉归收。穷源我欲乘槎去,只恐人言泛斗牛。”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龙洞石刻群,东侧为龙洞庵)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南京工部员外郎倪润撰写《孔望亭记》,“孔望亭者,亭孔望山都也。州,昔为郯子国。孔子至郯,尝登此山以望东海,因曰‘孔望山’云”。孔望亭是继宋乘槎亭之后,孔望山巅兴建的第二座标志性建筑,为明监察御史黄国用令海州知州钟岳所建,以彰显孔子登临观海之圣迹。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现代石刻“登山观海”)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由兵部郎中谪任海州同知、权海州事的张峰在《隆庆海州志》山川卷中写到,“孔望山,去州治东五里。《舆地要览》云:孔子问官于郯子,尝登此山以望东海,故名。”明隆庆六年(1572年)淮安知府陈文烛为《隆庆海州志》作序,开宗明义指出,“海州,古郯子国。孔子问官于郯子,因而观海,廖廓沆漾,有鸿濛之概。至今境内号孔望山,屹然一州之巨镇云。”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下仿古建筑——东海名郡)

陈文烛写下了千古佳作《孔望山铭》,“伊谁登之,大哉孔子。历聘列国,问官郯子”,“观海于澜,真难为水。岂无王侯,何能似此。当时则荣,没则已矣。东泰在瞻,洙泗伊迩,勒名高山,景行行止”。作为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在吴去世后,全力推动,使金陵世德堂大字官版百回本《西游记》得以刊印面世,可谓功在千秋。甚至有人提出,陈文烛才是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有待考证。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草木茂盛,古树众多)

孔望山南麓山脚有石洞,经人工雕琢,名曰龙洞,周边石壁镌刻有宋明清石刻十八处,堪称书刻荟萃,不同凡响。龙洞东有龙洞庵,唐宋为龙兴寺,寺内有1200余年古柏历经沧桑,另有800多年植于南宋年间的流苏古树,俗称糯米茶树,每年于谷雨和立夏时节绽放,引得游人驻足欣赏,还有一株400年的朴树,皆见证了寺庙的悠久历史。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龙洞庵中1200余年古柏,生机盎然)

此山还分布着秦东门、东汉东海庙、摩崖造像、圆雕石像、石蟾蜍、馒头石、杯盘刻石、承露盘、宋代古城、战国、汉及隋唐古墓等文物遗迹,可谓源远流长。正如林则徐在《咏云山灌水》发出的感慨,“千秋孔望谁能企,聊喜观澜赋水哉”。一座孔望山,高不过123米,却见证了华夏数千年历史,放眼海内,不多也,不多乎!

走遍连云港:山不在高 有圣则铭

(孔望山东汉圆雕石像,体型硕大)

(未完待续,坚持图文原创,建设人文港城,转载请注明出处“走遍港城”及作者“山海云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