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从罗振宇拒绝上亿次曝光的免费广告机会,看企业成功的关键

从罗振宇拒绝上亿次曝光的免费广告机会,看企业成功的关键

罗振宇有一回提到有朋友给他一个免费推广机会,就是在彩票背后给他的产品免费打广告。

这可是高达几亿次的曝光量,而且还免费,但罗振宇思考后还是拒绝了。

罗振宇这么聪明的人,做出这样看起来有点傻的决定自然事出有因。

因为他只想获得和他们产品价值观相符的核心用户。

指着买彩票发财的人,多半不是他的核心用户,甚至理念上有根本冲突。

这样的粉丝再多意义也不大,所以他拒绝了这样的免费广告机会。

如何吸引和筛选出自己的核心用户至关重要。

页首一张动图,旁边关注两字,点击后就出现公众号二维码。

一个新媒体群里,很多人在问这个效果是怎么做的。

不少人马上就开始设置了,但我却不打算这样做。

我看过那个效果,确实挺有意思挺新颖的,用好奇心吸引点击,用新颖的形式方便关注。

如果是早些时候,我肯定马上设置了,但现在观念变了。

以前希望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吸引关注,但我现在希望尽量减少这种因形式新颖好奇增加的关注。

如果用户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引导关注的形式很新颖,那他们多半不是我的目标用户,更谈不上核心用户。

现在谁不关注几十上百个公众号,靠引导形式而不是内容吸引关注肯定无法长久。

那些认可你内容的人,即使没有各种引导关注的技巧,他们也会关注。

这也是我不再设置引导关注的原因,以前还会用各种引导方法和说明。

比如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现在也都取消了。

如果一个人连如何关注都不知道,或者知道如何关注,但你不提醒就不关注,这样的粉丝价值都不会太大。

这也是筛选更精准的核心客户的过程。

我看过粉丝忠诚度最高的一个自媒体,定期会设一些“套”,剔除价值观不符的关注者。

比如分享一些和主流观点不一致,听起来很扎心,但又有事实依据支撑的真话。

真话有时候是不招人喜欢的,很容易引起争议,每次都招来骂声一片。

这部分人有些会留言,对你太失望了,取消关注,但这正是他希望的。

这个自媒体人并不是享受谩骂的自虐狂,而是通过这种方法筛选自己的关注者。

一万个普通粉丝,不如一百个铁杆粉丝。

在创业中同样如此,一万个普通用户,不如一百个核心用户。

创业过程很多是反直觉的,一般人觉得粉丝和用户越多越好。

厉害的人才知道用户贡献的价值同样符合二八定律。

80%普通用户贡献20%的价值,20%核心用户贡献80%的价值。

所以重要的不是如何吸引普通用户,而是如何吸引筛选核心用户。

筛选核心用户无非就是把住进出两个口,严进宽出。

严进是想办法设定一些小门槛,不要让别人轻易成为你的用户。

打酱油的用户都被门槛隔在外面,用户质量自然就高。

宽出是不要给用户离开设置障碍,让他们能轻易离开。

有些软件和应用会设置重重障碍,增加用户注销的难度。

有位增长黑客专家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简化用户离开的步骤。

这样才能更敏锐的感知各项运营的效果。

比如做了一个改动,发现没有出现用户离开的趋势,是因为用户接受吗,有可能是因为离开太麻烦了。

在员工管理上也是如此,严进宽出同样是一个筛选认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员工的好办法。

亚马逊是怎么对待员工离职的呢,不是像其他公司一样,对离职的员工通过加薪等方式百般挽留。

而是主动设立离职奖金,鼓励大家离职,离职就给你发钱。

这样不认同企业价值观,不看好企业前景的员工肯定拿了钱走了,剩下的都是忠诚度更高的员工。

现在再看看很多公众号或企业的做法,通过连wifi等方式增加粉丝,或者通过大额补贴的方式获取用户,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

当然这只是从用户质量的角度,这些企业这样做,可能有其他战略意图,要从一个大范畴看,不能一概而论。

但整体和长期来看,每个公众号或企业都应该建立筛选机制,增加自己核心用户的比例,这是成功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