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一张唐卡涨了4200倍,从兴趣开始不知不觉成为富翁

他是台湾地区最大收藏家,是台湾重要收藏团体清玩雅集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沟通两岸收藏家交流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收藏大家徐政夫。

一张唐卡涨了4200倍,从兴趣开始不知不觉成为富翁

长久以来,徐政夫在对岸遥望大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艺术品拍卖业破壳而出,直至今天私人美术馆林立,变迁中的一幕幕,常令他思绪万千。艺术品的价格远不是变化唯一的结果,但确是一个不错的标志。2014年,刘益谦以2.78亿元人民币在香港佳士得购得永乐唐卡。而这件唐卡在1977年时的价格约为7500英镑。“我估算了一下,价格上涨了约4200倍。”

一张唐卡涨了4200倍,从兴趣开始不知不觉成为富翁

18~19世纪 莲花生大师 唐卡 徐政夫收藏

徐政夫认为,目前的东西到了一个高价位的时候,确实是需要资本市场。亿元拍品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所以企业来从事文化或者文物的投资或者艺术的投资是必然的趋势,个人还是以玩为主,当然个别企业家也有这个能力。多数人应该从自己喜欢的开始,能力所及的开始。可以从身边那些买得起的艺术品开始玩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富翁。

“很多早期介入市场的人可能会为当时的错过而遗憾,但我觉得,这样的进步是无法预料的,也是无法人为操控的。一个国家经济强了,艺术品的买气一定会 高涨起来。”徐政夫说。他也观察到收藏观念的变化。“大陆收藏风气也一直在变,之前,大家都愿意藏之名山。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将分享视为一种责任。”

“什么样的艺术品是值得买的?”多年来,徐政夫由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开始,将很多藏家引入收藏圈,他也一直试图向公众说清这个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买LV还是要到专卖店买,路边摊买的怎么可能是对的?”在他眼中,收藏家最重要的是“品位”和“视野”,至于鉴定,这是拍卖行和古董店应该做的事情。有信誉的拍卖行和古董商应该是收藏家的首选。

一张唐卡涨了4200倍,从兴趣开始不知不觉成为富翁

清中期 鸡翅木雕夔龙纹顶箱柜(四件柜) 徐政夫收藏

徐政夫说,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是一个“怪人”:怎么会收藏古董,同时又玩当代艺术。但我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艺术不受古今限制,更没有中外之别。我认为这主要源自于兴趣和对艺术的喜爱。

徐政夫说,首先,艺术本身没有古今之分。就像是明朝的黄花梨家具与现代西方的家具陈设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冲突与不协调感,更是欧美富豪的喜好陈设。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的现代装潢中努力添加复古的元素,在当代艺术中也有一部分艺术家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的元素融入其中,还有不少当代艺术家在买古董。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是不受时空所限制的,否则,李白、韩愈的文章也不会留传至今。一般来说博物馆是提供一百年前艺术品的展览,美术馆是提供近百年艺术品的展馆,两者被统称为艺术馆,因此艺术则是博物馆加美术馆的总和,本身不受时期的限制。

一张唐卡涨了4200倍,从兴趣开始不知不觉成为富翁

徐政夫藏品

好的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在知识不足够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徐政夫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投资收藏的机会?

徐政夫觉得要注意三个角度。第一你自己要懂得什么是美,即品味。收藏家最重要的是他对美丑好坏真伪的直觉,不敢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好的学者,但至少哪个东西是美的、哪个东西是更多人喜欢的,你能够看出来;第二是我们应该找对人,收藏家身边有好的顾问给他们引导,相信会收得很好。国内还没有建立成熟的经纪人制度,大家只能自己跑到拍卖会去,人家说好就买,或者闷头跟着朋友买,这是比较欠缺理性的。当你要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这不是买一般的几千元、一两万元的东西,找对地方、找对人,就像生病找对医生一样,创业找到好的经理人就会成功;第三是当机立断,好东西其实很多人都看得懂,更好的东西还没露脸拍卖前,就会出现在一些著录上,近些年很多亿元的东西,都是流传有序的东西,曾经在谁手上,在哪里展览过,在哪里出版、拍卖过,都有很明确的纪录保证。我们应该采信那些权威机构的鉴定意见,尽量用科学的方式去做鉴定,尽量避开那些不知名的个人或公司的保证书。有了这些条件后,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及时展现我们的决心和魄力,在资本市场上,有魄力的勇敢的人是比较容易成功。

如果把收藏作为投资那就不一样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首先你要有资金用于投资;其次你要分析哪些东西会涨,那些东西只是泡沫,这一点和收藏不一样,收藏可以感性,但是投资一定要理性。徐政夫说,你花5千块去买一个碗,不要幻想他变成5万,这个可能性很小,5千块的碗,也许量很大,升值空间就会很小。收藏古董讲究真、精、美,新东西或找对公司,找对人买就不存在真伪问题,精就是稀少啊,但是追求美才是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