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出新,微軟、慧科“補貼”大學教師跨界開課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出新,微軟、慧科“補貼”大學教師跨界開課

昨天,微軟與慧科召開“AI+”計劃暨2018產學合作專項說明會。會上,由慧科投資的專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技術內容服務平臺海豚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實驗室首次對外公開,並宣佈將應用於慧科與微軟共建的微軟MPP(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微軟專業學位認證計劃)人工智能課程中。

據稱,海豚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利用“實訓+實戰+科研”平臺方式靈活匹配高校教學和科研體系,以實例、實數集、實效為抓手解決新技術進入課堂教學週期長,實訓教學案例少及實踐平臺搭建成本高三大痛點,其全模塊化的設計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校、專業選擇不同模塊和實驗資源包的需求,有力彌補高校實訓短板並促進科研轉化。其產生的實際效果是,學生不用在電腦上預裝其他軟件,可以直接在瀏覽器完成大數據課程的學習。

慧科集團總裁王浩表示,目前,大數據行業的人才需求和學校發展是脫節的,同時教學課觀條件使教師在講授新內容時有很多麻煩。慧科與微軟一同發佈人工智能課程,目的就是幫助老師能快速掌握人工智能的教學和應用,能夠把人工智能技術和交叉學科專業方向相結合。

目前,海豚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已落地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實踐、實訓課程,平臺有覆蓋十餘個大數據交叉領域的100多個行業案例與300多個基礎實驗案例。因其平臺的流暢使用、相關交叉領域案例滲透、交互協作式教學設置及遞增式課程難度設計,師生滿意度高達85%,其中接近40%的師生感到非常滿意。

與此同時,慧科與微軟的AI+計劃已經登錄今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項目名單。今年,將首先支持15個老師開展課程,每位老師將提供3萬元現金和3萬元雲資源支持,同時還將共享案例來支持所有參與課程的老師。

除了本次與慧科推出的人工智能課程,微軟教育技術總監周軼表示,微軟MPP課程也正在做出改變,從以前大多是以為學產品知識為導向,到現在的認證課程。其中分為基礎認證、面向工程師的認證等方面。

據稱,MPP目前主要有9門課程,所有課程都是在微軟在線學習平臺上,當學生完成學習步驟、上課視頻和實踐,並且在考核中達到70分以上即可兌換證書。同時,MPP證書可以同步到領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