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大師教你,戶外人文攝影怎麼搞

《戶外人文攝影》

抓拍

人文攝影,不是拍“大頭像”。好的人文照片,裡面包含的要素很多,如:地理..時間..場景..人物的活動..情感…..等等,都能傳遞給讀者。

在人文攝影中,抓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基本功。

首先,你必須要對你所在的場景有 預知感。

所謂預知感,就是你對身邊即將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提前有判斷,做好準備。一旦“攝影瞬間”出來了,以最快的速度把你所看到的情景定格(抓拍)下來。

要拍好 人文 ,就得練好 預知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找到那種感覺。否則,你就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見到什麼都拍。真正遇到特殊的場景時。再來設置相機,最佳時機已經過了。有了預知感,提前有所準備,才談得上抓拍。

抓拍:起碼要對你自己相機的各種功能非常熟悉。當你發現了“目標”,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設置好相機,在舉起相機對準被拍者的同時,對焦..構圖..一氣呵成,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是我人文照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張。在怒江邊一個慄粟族人家的火塘邊,老奶奶和她的小孫女剛讀完聖經時,好像還沒有從書裡的情節走出來一樣,我看到她們那種神態,沒有多想,立即按下了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雲南西盟瓦山,當地人對我們的突然“闖入”有些不接受,每當相機對著他們時,很快就躲起來了。我看到這婦人遠遠走來,躲在背處,當她離我有三.四米時,我以最快的速度抓拍下來這一瞬間。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雲南八寶的彜族山寨,玩耍的小孩,與旁邊的小狗,眼神一下看到了同一個方向,一個非常和諧.自然的瞬間產生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雅拉神山下客棧的餐廳裡,我隔著玻璃,看到廚房裡正在倒水的小尼姑,碗裡升起的霧氣,剛好飄到她的臉龐上,朦朧之中的小尼姑,更顯漂亮。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抓拍下了這一瞬間。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畫面之中的幾個人,猶如在仙境裡一樣,形態不一,疏密有度,永遠地被我定格下來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照片上的這家人,我們在與女主人“拉家常”的時候,門外的小女孩,靜靜地看著我們,旁邊的狗,好像也不願意驚擾我們一樣,和小女孩一起平靜地站在那裡......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雲南西盟瓦山,我在拍照的時候,發現身後竹笆下的小女孩,那種眼神,針一樣地“刺”著我,讓你過目不忘!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個場景,你不忍心打擾,只能在旁邊靜靜地觀察,等待機會。剛從山下走上來的尼姑,那個姿態和神情,晚一步就過去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這個場景中,尼姑們輕鬆的姿態與遠山,藍天,白雲構成了一副和諧與大氣的畫卷。這個時候,你唯一能做到的是,不要打擾她們,輕輕地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當你看到轉經筒上那古老的“六字真言”與老者手上隆隆鼓起的筋脈是那麼地相似.和諧,有誰能不被打動,我只能儘快地把他“定格”下來。

~~~~~~~~~~~~~~~~~~~~~~~~~~~~~~~~~~~~~~~~~~~~~~~~~~~~~~~~~~~~~~~~~~~~~~~~~~

等拍

人文攝影中的 等拍,可以算是最高境界了。所謂等拍,就是你事先已經想好,用你自己的創作思想,來拍攝這張照片。你不但要有過硬的攝影基本功,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創意,這就是一個攝影者綜合素質的的體現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個場景,我是那麼地熟悉。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收穫。但總是沒有一張能夠打動我的“佳作”。

我看到瑪尼堆前轉經的人們那流動的身影,就想好了主題:有一個靜止.有特點的人站在那裡,一靜一動,形成對比……,我架起腳架,等待……再等待,終於等到了我想要的人物出現了,在她轉身定下來的時候,我連續拍了幾張,這是其中唯一一張人物沒有“拍虛”的一張。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是理塘賽馬會上的一個場景,我已經提前觀察到了跳舞的小夥子有拋袖的動作,然後做好準備,等待隊伍進入鏡頭,在他們拋袖的瞬間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是在雲南騰衝和順一個普通的場景。當我看到“必須結紮”這幾個字時,第一反應是“搞笑” ,隨後馬上想到:要是有對抱著孩子的夫婦在那裡,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景了。我決定在這裡等,不一會,遠處走來一個揹著孩子的少婦,我設置好相機,等待著她進入到畫面的最佳位置,在她一點不知情的情況下,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清早,在和順的早街上,到處都是叫賣的小販。一堆烤黃的豬蹄吸引了我。但是,當拍一堆豬蹄,意義不太大。我想,等一個與這豬蹄有聯繫,或者有衝突的人走進畫面,那麼這張照片就有意義了。最終還是等到了一個“有衝突的人”進入了畫面,用最快的速度,還沒等她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我攝進畫面。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畫面之中年輕.美貌.時尚的女子,與周圍這些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待的就是她抬起頭來回眸的那一瞬間,把她定格下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色達“佛學院”的轉經筒前,小孩的位置與轉經筒上方的“六字真言”正好形成構圖的“基本要素”,而且,小孩正好在陽光下,等待的是,小孩向左上方看的眼神。否則,這張照片構圖就不穩定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小院的結構與照進的光線,門外明亮的陽光,都是很好的攝影要素。差的就是 人 了,有了人,小院就有了生機,這個時候,你還是隻能“等”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大法會上聽經的喇嘛們,藍天白雲下的經幡,滿山遍野的瑪尼旗……多麼壯觀.震撼,你不能打擾他們,輕輕地把他們拍下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雲南怒江邊,每年的平安夜,千人齊唱多聲部《讚美詩》,讓你聽得如痴如醉,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我以融入其中,他(她)們忽略了我的存在,完全進入了歌唱的情景中。你不能用閃光燈之類的設備,打擾現場那種嚴肅,專注的氛圍。

以上這組照片,都是在被者攝不知道的情況下拍攝的,即使是知道了,也是在快門按下後,才知道的。這樣的照片更真實,更有價值。

“擺拍”

所謂擺拍,並不是真正的擺佈被攝者,那是事先你必須要和被者攝有交流,溝通,讓人家接受並認可了你,才能夠“擺拍”。

俗話說:擺擺,抓抓,抓抓,擺擺,那就是在遵循被攝者實際生活情景,不以你主觀意志強加於對方的前提下,重現被攝者的實際生活情景。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機會進行“抓拍” 。

當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和當地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呢。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簡單的問候,很快就拉近了你們的關係,特別是在藏區,一句“扎西德勒”,多數對方已經接納了你。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納木措,我在拍這張照片之前,就已經和這個中年婦女.小喇嘛他們很“熟悉”了。當我選擇好這個場景後,叫他倆走上去,並調動他倆的情緒,引導他倆所看的方向,在你認為最佳的時機時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人文照片之一。這張照片背後有故事。我的日誌(由入鄉隨俗聯想到的……)中提到。

雲南昭通的大山包,因為那裡有了黑頸鶴,人們知道了她。但很少有人知道那裡是雲南乃至中國最貧困的地方。我和好玩兄走進這戶人家後,與女主人交流了好長一段時間,她也沒把我們當外人,就連我們進門時叫得很兇的狗狗此時也露出了平和的眼神。女主人抱著孩子餵飯時,門頭上透進的陽光正好照在白白的瓷碗上,通過瓷碗的反光,照亮了兩人的臉龐,多麼動人的畫面啊!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我們同時也記錄了小女孩這讓人難以忘懷的神情。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雲南八寶的彜族山寨,這個從未有外人“光顧”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到來,引起了山寨小小的“轟動”。愛美的姑娘們換上了嶄新的彜族服裝,要我們給他們“照相” 。我安排他們就在門前照,我迅速架起相機,在取景框裡觀察著他們的一言一行,還沒有等到他們認為可以的時候,我早已經按下了快門。等到他們站好以後拍的照片,就都是很一般的“合影照”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母子三人,是應我們的“擺拍”座在那裡的。這張照片,關鍵是右上方突然闖進畫面的那個人,打破了畫面的平靜與構圖的欠缺,這特定的瞬間,把它變成了永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早已廢棄的原雲南怒江州州府----知子羅(廢城),當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毛主席像還在牆上。這時,一個小孩走過來了,我去“忽悠”他來到主席像下面,由他任意做各種動作.表情,我在取景框裡觀察著他,等他出現了我認為可以的表情時,立刻“定格”下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大山包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幾個在屋前玩耍的小孩吸引了我們。這時,我們把事先在城裡準備好了的糖果.鉛筆之類的小東西發給了他們,一下子就和他,他們的父母拉近了距離。在和他們“熟悉”了以後,安排他們站在那裡,並引導著他們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精彩的瞬間,就看你怎麼去“抓住”它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也是一張“擺拍”的照片,畫面之中小孩們的神態。完全是在我們“挑逗”後,自然流露出來的。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這是一張典型的擺拍中的抓拍照片。事先,你叫模特按照你的思路躺在那裡,叫她不停地梳理頭髮,在頭髮飄在空中的瞬間,按下快門。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照片上的幾個小孩,也是事先跟他們說好,叫他們進房間裡,聽到我的喊聲,露出頭來的瞬間拍下來的。

導拍

導拍,顧名思義,就是有導演,編排.指導等因素的拍攝。前提之下,還是事先你要與被攝者交流.溝通。要他們領會了你的意圖,按照你的要求來拍攝,並且可以反覆幾次地拍,直到你滿意為止。要做到上述這些要求,拍攝前的交流就非常重要了。我們在戶外,遇到的人,大多數是不認識的,但你又想拍到他們。在很多情況下,當你舉起相機的時候,對方本能地是抗拒你和你的相機的,要麼不允許你拍,要麼把頭轉過去……等等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我是這樣來和陌生人接近的:

b:當我看到在轉經筒旁邊休息的藏族婦女時,你不要看著他們,若無其事地靠近她們,在他們不在意你的時候,悄悄拍下幾張,挑選出你認為好的照片,主動地給他們看。這時的他們,看到自己美麗的容貌時,看那高興的樣子,一下子就和你親近了,這時就是發揮你“忽悠”能力最佳的時候了。趁熱打鐵,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意圖“導演”他們。這一招非常管用,男女老少,城市鄉村“通吃”。我的很多人文照片就是這樣“出爐”的。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在雲南怒江邊的老母登教堂,與怒江對岸的“皇冠山”遙相呼應,畫面中的小孩,高興地向你奔跑過來,這也是叫他們跑了幾次才拍成功的。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山寨,古樸.原始。畫面中抱孩子的婦人.少女與後面的小女孩,還有左右兩邊的小狗,構成一副多麼樸實與和諧的畫面。

正在哺乳期的“年輕媽媽”,因為在室內光線太暗,我找了一個有當地特色的房子,還有一群悠閒的牛為背景的地方,拍下了這張照片。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照片上的主人公對梅里雪山已經到了痴狂的地步。所以,我給他設計了這個場景。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首先,我是看到了那奇特的雲彩,就想到用它來做背景。女主人和她的小孩,是我把他們從房間裡“忽悠”出來的,按照我的要求站在那裡的。這樣的畫面就有內容和生動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寺廟裡的喇嘛,重複著他每天的動作,我只是叫他再現一下,把它記錄下來而已。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照片上的這些人,和我們有說有笑,有了這樣輕鬆的拍攝氛圍,就不愁拍不出好的照片來了。

大师教你,户外人文摄影怎么搞

我們一起出行的老外,大方.幽默.活潑,我們叫他走近了老奶奶,老人家見到這麼一個“活寶老外”,也非常開心,好像見到自己的兒子一樣,和他一個勁地說啊,說,也不管他聽懂還是聽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