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怎樣自我診斷腸易激綜合徵?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胃腸道的功能紊亂性疾病。好發於青中年女性,發生率並不低,歐美報道約10%~20%,我國亦有報道達8.7%,系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雖然其發生率並不低,但在日常生活要作出正確判斷並不容易,以下幾點可有助於作出自我判斷:


怎樣自我診斷腸易激綜合徵?

(1)起病隱襲:常在不知不覺或無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發病,症狀反覆發作或慢性遷延,病程長達數年但對全身健康狀況卻無明顯影響。

(2)腹痛極為常見:發病期間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不定,通常以下腹和左下腹痛多見,一旦排便或排氣後可以緩解。腹痛多發生在白天及飯後,晚上睡眠時極少發生。
怎樣自我診斷腸易激綜合徵?

(3)排便習慣改變:以腹瀉多見,可伴腹瀉與便秘交替。腹瀉時便次約在每日3~5次左右,大便呈稀糊狀,也可以形成軟稀便或稀水樣便,常帶有粘液,部分患者糞量少而粘液量很多,但絕無膿血。便秘的特點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粘液。伴隨排便習慣的改變,多有腹脹感,或有排便不盡感,也有少數人伴有消化不良。

(4)精神神經症狀:患者可有失眠,焦慮、抑鬱,頭昏,頭痛症狀,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多汗,脈速等植物神經異常表現。 (5)實驗室檢查正常:去醫院檢查未能發現異常變化,糞檢一般正常,腸鏡或鋇透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怎樣自我診斷腸易激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