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哈嘍,大家好,今天咱們要講的,是大家膝關節損傷中非常容易忽視的一處,我相信有過膝關節損傷或者做過膝關節關節鏡的病友們對於脂肪墊都不會太陌生,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脂肪墊一般來說沒什麼大問題,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脂肪墊是否真的那麼“人畜無害”呢?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首先,其實脂肪墊原本是在髕骨下方起著緩衝髕骨的撞擊;減少髕骨、髕腱、脛骨平臺間的摩擦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它這個作用,在錯誤的運動模式下,髕骨、髕腱反覆地撞擊脂肪墊,就會引起脂肪墊的增生變大,直至引起無菌性炎症,出現卡頓、疼痛等症狀。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然後,做了膝關節關節鏡的病友們,由於關節鏡的入口處需要刨削你的脂肪墊來進入關節腔,而與此同時,脂肪墊有一個看似強大的功能——“報復式”增長,也就是說,刨削走了1的脂肪墊,它會增生出2的新脂肪墊。

在這兩方面的催化下,關節鏡術後的病友們膝關節脂肪墊增生都比較明顯,這也是為什麼病友們始終覺得自己膝蓋是腫的,或者說和健側不一樣顯得非常飽滿。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結合了上面咱們說的這兩種情況,無論是運動損傷還是關節鏡術後,或多或少都會引起你脂肪墊的增生,而增生出來的脂肪墊,會卡壓在你的髕骨下方或是股骨與脛骨之間,咱們的膝關節在彎到30°左右時關節間隙最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彎著腿還好,但是一伸直或是過伸就會覺得膝關節前側擠壓、卡頓或是刺痛的根本原因。

那針對於這種情況,咱們應該怎麼辦呢?按是否手術分別有以下幾種辦法幫你解決:

非手術增生:

  • 首先需要校正的是你的步態,很多人因為伸直會有擠壓感或疼痛就習慣性微微屈膝走路,這種錯誤的方式看似避免了疼痛,但是長時間微屈膝會使你的股直肌緊張並加重你的脂肪墊增生,所以這種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會越來越麻煩。在發現自己脂肪墊已經增生的情況下,步態是你要解決的第一要素。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 對於脂肪墊位置進行超聲波理療消除無菌性炎症。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 可以外用扶他林、法斯特或氟比洛芬巴布膏消除炎症。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 牽拉放鬆緊張的股直肌;之後再針對於股直肌進行加強,無痛的前提下可採用抗阻伸膝的動作。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術後增生:

  • 拆線後可以在關節鏡刀口位置做超聲波的理療軟化增生;同時可以在拆線後兩三天開始推疤,手法軟化增生。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 注重術後伸直角度,早期開始一定要達到並維持住負角度,也就是過伸的狀態,具體角度與健側對比。
  • 術後早期開始推髕骨,打開髕骨的活動度,從術後早期減少對脂肪墊的壓力。
膝關節最容易忽視的損傷——脂肪墊

  • 術後脫拐開始,養成良好的步態,不要因為膝關節前側擠壓而屈膝行走。

做好以上的這幾點,並堅持一定的時間,基本上你會有的症狀都會逐漸減輕,但是已經增生出來的脂肪墊,可以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讓人體吸收啦,但是沒有症狀它也不會引起什麼大礙的。

對於脂肪墊,好的康復是解決它這個問題最好的途徑,相信大家看完今天的文章,也會對這個點引起足夠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