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餘秀華,我愛你

以詩人餘秀華為女主的紀錄片電影《搖搖晃晃的人間》,最近在各大視訊平臺上線。

搖搖晃晃的人間

STILL TOMORROW

餘秀華,我愛你

搖搖晃晃的人間,名字起得很貼切餘秀華本人生活的原狀。

英文名字《Still Tomorrow》,很符合餘秀華內心的渴求。

餘秀華,我愛你

豆瓣評分不錯

這部電影2015年拍攝完成,2016年6月中國大陸部分上映,榮獲第29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長片單元評委會特別獎。

即便如此,但很多人對於片子的看法不一。

餘秀華,我愛你

更有人坦言看不懂片子裡的“情感糾葛”

片子真實地記錄了餘秀華的日常生活,情感糾葛以及成名之後的心路歷程。

片子簡單至陋,粗糙至糲,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聚焦在餘秀華的個人生活上,涉及大量的個人隱私。

有趣的是,片子出來後,餘秀華對片子的導演範儉說了兩點。第一,她覺得這個片子除了女主角其他都很美。第二,她很感謝我為她的母親留下了影像。

可是相比餘秀華,倒是有些觀眾無法接受。他們無法接受一個詩人生活中的粗糲與真實。

的確,88分鐘的電影,對於講述一個“粗俗的村婦”的生活來說,已經很長了。

餘秀華正在創作

畫面生機勃勃

但對講述一個女詩人的成長來說,是顯得倉促了。片子用極少的鏡頭記錄了詩人餘秀華的創作過程,用過多的時間敘說了她生活的困境與焦灼。

有人說這片子配不上餘秀華。

但其實詩人也生活在柴米油鹽和一地雞毛裡,有些詩就是從那堆雞毛裡蹦出來的。

這片子記錄了詩人餘秀華的創作動機與創作源泉。或許看了這片子,你會更懂得她的內心,更透徹她的詩。

餘秀華,我愛你

友情提示:看完片子或感糟心

但想想~她~還真挺美好~

2015年1月,餘秀華的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社交網絡上被轉發超過一百萬次,她迅速成名。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

她的詩歌有一種強勁的生命力和與之相悖的自卑。乍一讀,那股對生命抗爭的力量,那種活著的慾望感強烈而奔放,但仔細品咂,卻有說不出的悲愴與自憫。

餘秀華,我愛你

《鏘鏘三人行》中的許教授論餘詩

許子東教授說,這是時代的聲音

作為一個女詩人,成名之後,餘秀華輾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間做籤售、做演講。大家評價她的詩,打量她的人。

餘秀華,我愛你

對窗外世界的好奇

而她,卻還沉浸在對外界的新奇感中。

她沒有詩人的身份,即便她成名之後。她自己曾經在一次評論會上坦言“我就是個粗俗的村婦”。

她在田間勞作的間隙,創作,她蹲在雜亂無序的草叢間思考,許或是這樣的自然,她的作品與黃土地有一種天然的聯繫,好像是從土裡生出來的一樣,渾然天成。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搖搖晃晃行走在麥田中

在月光裡靜默的麥子,它們之間輕微的摩擦就是人間萬物在相愛了

。”

她說,“一個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就是勝利 ”。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的工作室

或許她在有風的院子裡寫作的時候,才會忘掉現實的悲與苦。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很多人對餘秀華的私人生活的關注超過了她的詩歌,很多媒體在渲染她的農民、女人以及作為殘疾人的種種標籤,但唯獨把她最重要的“詩人”身份弱化。

雖然老詩人食指曾在公開場合抨擊過餘秀華的作品,但我並不認同他的說法。餘秀華的詩歌自然純粹,揉進了骨子裡的倔強,夾雜著自然的風,混進了泥土的芬芳。

十年來,無論有沒有人看,都堅持著自己愛好的人。我不認為她的詩歌只是純粹為了博眼球,她寫的是自己,也是大眾。

也是當下的時代。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在田間閒坐

說回片子。片子拍得簡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餘秀華的生活簡單。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我愛你

割草洗衣喂兔子,外加寫詩。

餘秀華19歲嫁給了來村裡流浪的健全人男子尹世平,在父母的意願下,與之結婚生子。

“他揪著我的頭髮,把我往牆上磕的時候

小巫不停地搖著尾巴

對於一個不怕疼的人,他無能為力 ”

20年無愛的婚姻。丈夫的偶爾暴力與長久無情讓她深深厭惡。

片子真實展現了她強烈要求與丈夫離婚的情景。她的丈夫並不願意離婚,生活了二十年,怎麼說對家裡也是有貢獻的。

但她及其堅定。她的家人,尤其是母親,反反覆覆在說“怎麼說也是一個完整的家”。

後來,聽聞她離婚後,母親忍不住痛哭。

餘秀華為什麼要離婚?

餘秀華,我愛你

領完離婚證後的餘秀華和她的前夫

她的詩歌裡說得最清楚了。“愛情離我很遙遠,所以我才有那麼多悲痛。

她說,一個女人如果得不到愛情,是很失敗的。

而她的丈夫並不愛她,甚至沒有基本的同情。

餘秀華,我愛你

尹世平的工友

電影中有一幕,我印象深刻。尹世平(餘秀華前夫)的工友義正言辭地高談闊論,“你以前是個什麼人,人家肯跟你結婚,你是殘疾人,同情你,現在你出名了,你反過來不要我了?”

餘秀華,我愛你

“女人是豬”▲

沒有人把餘秀華當正常人來看,包括她的丈夫、家人。

而餘秀華跟我們又有什麼不一樣?

沒有不一樣。她可能口齒不清、行動不快,走路搖搖晃晃,但這跟有些人患慢性咽炎、感冒等等有啥不一樣?

我覺得沒啥區別。

大多數人都是帶著偏見來看世界。帶著缺陷的眼光看人的。

貼標籤,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是個完整的人。

這一點。他的前夫與家人永遠都不會懂。據餘秀華回憶,曾經她的丈夫要帶她去討薪,說讓她坐在債主車前,債主一定不會撞他。她問“那萬一撞了,怎麼辦?”她丈夫不語。她自忖,自己連800塊都不如,還不如一頭豬的價錢。

而在媽媽的眼裡,她就是個殘疾人,所以能找個健全人一起生活,應該知足。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的母親肺癌晚期時候(左一)

對於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夫妻要離婚這件事,媽媽一直在強調“完整”。在她看來,離婚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了。

她焦灼地為女兒粗魯的決定而不安,而流淚。

餘秀華的母親是善良的。

她代表著慈祥、溫柔還有類似像橫店這樣的村子裡的主流思想。

家就是家,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就夠了。

形式很重要,至於內容,她還不夠資格去擁有。

尤其是對於餘秀華這樣的殘疾人。

餘秀華,我愛你

片子完整記錄了餘秀華離婚的全過程

她不是女人,她是殘疾人。辦理離婚手續的工作人員驚呼“殘疾人居然離婚”。

而餘秀華的前夫在拿到了“離婚款”後,在回去的車上露出了明亮的笑容。

餘秀華是個女人,是個渴望愛情的女人。她對於愛情的渴望,很強烈,很不晦。

她說:“我想要愛情,我想要一個確確實實的人把我拖出懷疑的泥沼。就是說,我想要一場虛境來戳破本身已經存在的虛境,我要疼就往死裡疼,我要毀滅就萬劫不復。”

很多人覺得她的慾望過於強烈,以致於在自己的作品裡大談“性”,顯得十分猖狂,十分淫蕩。

餘秀華,我愛你

《夜夜談》熱議“蕩婦體”

參加楊錦麟的節目,她大笑著回應:“我就是蕩婦,怎麼著?”

餘秀華的表現,是一個正常的女人對於愛和性的渴望。

但卻不被人體諒。不被善意接受。

何為真正的“體諒”和“善意”?我認為是用平等的眼光關注個體的“人”的重要性,尊重,給予,聆聽。

餘秀華,我愛你

《水形物語》女主渴望被“完整”對待

也許這裡應該借用前段時間獲獎的奧斯卡影片《水形物語》中女主的一段話“他看著我時,眼裡映出的不是我缺少的部分。他眼裡的我就是我,是完整的我”。

這才是愛。

餘秀華想要的愛情,應該是完整的,是被尊重,被呵護的。

餘秀華,我愛你

餘秀華行走在田埂上

在片子中她說,家門前的有條路比較難走,但作為丈夫,他的前夫從來沒有攙扶過她。

我想,她所介意的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關心與呵護,而是人與人之間最平等的相互尊重與相互扶持。

她被嫌棄,被鄙視地活著。所以多年來,她感到自卑,恐慌甚至莫名其妙的害怕。

媽媽生病了,面對要失去的親人,她寫道:

餘秀華,我愛你

死亡讓她感到無比悲傷,“難道還有明天,可惜還有明天 ”。

她像海子一樣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吟唱著內心憧憬的自由暢快的詩歌,但其實已經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

餘秀華,我愛你

紀錄片的後半部分,餘秀華呆呆地望著遠方出神,導演問她此刻感受,她說“有時候我很惶恐,被推到這麼高,我會不會突然就掉下來,突然就粉身碎骨?”

餘秀華的機智與聰慧,命運終究鎖不住。

她說“我一生都在於殘疾作鬥爭”。

她說“愛情離我很遙遠,所以我才有那麼多悲痛”。

她說“反正是揹負滿滿凋殘的孤獨”。

她還說:

餘秀華,我愛你

我欣賞她作為一個自卑者的低落,作為一個自戀者的狂歡,作為一個女人的狂熱欲求,作為一個詩人的敏感悲涼,還有作為一個人的坦誠倔強。

最後,以我最喜歡的餘秀華的一首作品結尾:

風吹草低,吹不低草的荒

坐了很久,兩塊雲還沒有合攏

天空空出的傷口,從來沒有長出新鮮的肉

五月的草,綠出自己的命,

一半在根裡,一半在草尖

風太小,恨倒不下去,愛立不起來

一棵草有怎樣的綠,就有怎樣的荒,

雨淋不進去

風吹不出來

一直到最後,兩塊雲也沒有合攏

她站起來,身體裡全是骨頭斷裂的脆響

蝴蝶斷下的一隻翅膀,從草葉上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