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月3日,武漢方艙醫院裡讀上了《青年文摘》

抗疫大戰,“烽火”連天。2月,一張方艙醫院“讀書哥”的照片刷屏朋友圈。照片中,他捧書默讀的靜謐表情,與背景裡醫護人員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的“緊張感”,形成了一組鮮明對比。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沒錯!閱讀,也是一種療愈方式。它會向你敞開一條只屬於你的、通往自主性思考的道路。

3月3日深夜10點45分,工作群裡傳來好消息:“精神糧食已送到江漢方艙患者和醫護人員手中!一下子“炸出”不少熬夜的小夥伴。

@青年文摘 官方微博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傳遞到了網上。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原來是這樣!3月3日,中國青年出版總社40000餘冊《青年文摘》《中國青年》《青年文學》《中國共青團》雜誌,送到了江漢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沌口亞心方艙醫院的患者及醫護人員手中。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希望這份豐厚的“精神食糧”,能夠為他們送去一些安慰和鼓勵,在住院休養治療時、在忙碌工作之餘休息時,可以緩解焦慮、自我“充電”。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小編採訪了前線同事,跟他們瞭解到萬冊期刊“馳援一線”背後團結、緊張、振奮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重要指示,2月中旬,中梁集團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確定了捐贈合作事宜。中梁控股集團出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負責期刊的配置、運輸等工作,選擇了團中央主管4種期刊《中國青年》《中國共青團》《青年文摘》《青年文學》,共計40000餘冊,預備經武漢卓爾公益基金會送到武漢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手中。

接到緊急任務後,中青總社的同事們迅速響應,成立了活動專項組,責任到人,分頭落實印廠、庫房倉儲、雜誌裝卸、物流配送、製作貼牌等相關環節工作。

此時正值疫情高發時期,各環節都人手急缺,不過,在各部門領導、同事們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我們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很快,預備送往“前線”的雜誌都就位了!

2月22日,總重量將近7000公斤的40000餘冊雜誌裝車完畢,浩浩蕩蕩地從北京東四十二條21號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出發,運往武漢。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1日,武漢卓爾公益基金會順利接收雜誌。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日,經過卓爾基金會志願者不眠不休的搬運、整理,《青年文摘》《中國青年》《青年文學》《中國共青團》4種雜誌分類碼好,擺在了方艙醫院的閱讀角、書架上,患者和醫護人員可以自取閱讀。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與此同時,一批12000冊的雜誌,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卓爾公益基金會代捐至武漢青年志願者協會,用於抗疫防疫及民生保障工作。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喜愛閱讀的人,是內心強大的人,任何困難都嚇不倒、壓不垮。

一個善於閱讀的民族,是強大的、有希望的民族!

此刻,我們和武漢的朋友們在一起戰鬥,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上下一致,定能早日戰勝疫情!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3月3日,武汉方舱医院里读上了《青年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