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剛剛傳來!泉州這位大師走了……

痛惜!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安溪竹藤編)技藝傳承人——陳清河同志,於昨日(3月3日)去世。

訃 告

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安溪竹藤編)技藝傳承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安溪家居(藤鐵)工藝文化產業創始人,政協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屆安溪縣委員會副主席陳清河同志,於公元二0二0年農曆二月初十日卯時仙逝,擇於農歷二月十三日巳時出殯,特此訃告。

安溪縣家居工藝商會

陳清河勞模工作室泣

二0二0年二月初十日

安溪“藤鐵之父”陳清河

一根根不起眼的竹藤,經過近幾十年發展、創新、傳承、壯大,已由草根工藝發展為造福百姓的民生支柱產業。而這產業飛速發展的背後,我們不能不提到一位匠人,他就是安溪藤鐵工藝產業鼻祖——陳清河。

刚刚传来!泉州这位大师走了……

年近八旬的陳清河仍對藤鐵家居工藝不斷鑽研

1940年,陳清河生於泉州市安溪縣,畢業於廈門工藝美術專科學校。

1971年,陳清河夫婦,響應“知識分子上山下鄉”號召回鄉,在安溪縣尚卿公社農械廠建立竹編車間,從竹編熱水瓶殼做起,收徒、傳授技藝,成功過渡到生產貫耳花瓶竹編工藝品,開創了安溪竹編工藝的先河。

1984年,陳清河引進竹藤加工設備,生產竹藤工藝品13類4200餘種,產品出口。1991年春,陳清河著手研發藤鐵工藝品,第一次將鐵藝溶入竹藤編工藝中,產品很快熱銷,在國際市場形成時尚潮流。

此後,藤鐵工藝企業如雨後春筍遍佈全縣各地。

刚刚传来!泉州这位大师走了……

1991年陳清河創作的葡萄籃子首次採用藤鐵結合的新工藝

從業60餘年來,陳清河專精工藝,培育人才,引領市場,帶領產業三次轉型,將小小竹藤編髮展為年產值百億元的家居工藝文化產業集群,從業人員從30多人到12萬人,培育出數千家工藝企業,9個淘寶鎮,27個淘寶村,

行業總產值150億元,產品遠銷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安溪“藤鐵工藝之父”。

大師,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