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保險業擴展產品責任升級保障功能,疫情之下“開門紅”成績單分化

疫情對部分險企新單銷售造成壓力,A股五家上市險企1月保費收入出現分化,保險業線上轉型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保險業擴展產品責任升級保障功能,疫情之下“開門紅”成績單分化


《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面對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作為社會“穩定器”的保險業責無旁貸,不僅積極向疫情地區捐贈物資,提供大量專屬保險,還對已有的保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展,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


3月2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根據各保險公司報送數據統計,保險行業捐款、捐物總額3.48億元,各公司繼續加大對各地一線抗疫工作的捐贈力度,集中增加了醫用防護配套物資。專屬保險賠付方面共計賠付案件90860件,累計賠付金額1.1億元。其中,人身險公司新冠肺炎相關理賠累計1059人次,賠付6802.88萬元。財險公司累計賠付案件89795件,累計賠付金額4220.01萬元。


在疫情影響下,保險業的“開門紅”業績也受到一定影響,從A股上市險企披露的1月保費情況看,總體增速未及市場預期。


多舉措抗擊疫情


自疫情發生以來,保險業通過捐贈保險、提供專屬保險產品等多種方式,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同時,多家保險公司對已有的保險產品進行保險責任的適當擴展。


比如,中國人壽緊急對旗下現有31款長期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展,涵蓋新冠肺炎確診保險責任,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所能享受的保障權益。凡購買了上述31款擴展責任產品,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且達到重型或危重型的,客戶每張保單擴展責任最高賠付100萬元。


平安人壽對旗下現有32款疾病保險產品擴展新冠肺炎保險責任。該公司承諾客戶在保險責任擴展有效期間內,經醫院確診初次發生新冠肺炎且臨床分型為重型或危重型的,將按保險合同中疾病保險基本保險金額的20%額外賠付保險金,原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仍然不變。如果客戶擁有一份或多份疾病保險合同,公司額外給付的擴展責任保險金合計以50萬元為限。


此外,中信保誠人壽也對36款醫療險產品與80款重疾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張。對於持有中信保誠人壽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不含意外醫療保險)有效保單的被保險人,在保單有效期內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且在2020年2月29日前入住醫院治療的,可申請一般住院慰問金300元/日以及重症監護室住院慰問金600元/日,合併最高給付天數30天的慰問金。


在理賠層面,據《投資時報》記者瞭解,多家保險公司出臺應急舉措,推出7×24報案、綠色通道、主動賠償、簡化手續、取消限制等便民措施。


疫情期間,新華保險以科技賦能為手段、以全員遠程辦公為依託,進一步簡化理賠服務手續和流程,為客戶提供“足不出戶、免接觸”的安全理賠。該公司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微信自助理賠服務,對於金額在5000元以下的醫療險理賠案件,客戶可在線提交理賠,藉助OCR和人臉識別功能,幫助客戶安全、快速完成索賠申請。對於不滿足自助理賠條件的業務,在滿足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業務隊伍通過其他線上方式幫助客戶遞交理賠申請,儘可能減少疫情對客戶申請理賠造成的不便。


信泰保險也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針對此次疫情設立24小時報案熱線,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加強客戶理賠服務保障。同時,該公司各分支機構積極行動、捐款捐物,併為參與疫情防護的工作人員提供保險保障。1月27日,該公司快速完成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理賠。


受疫情影響,保險公司線下銷售和業務拓展受到限制,不過,這也成為保險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契機,保險科技應用的重要性由此愈發凸顯。


此前,銀保監會在出臺的措施中強調,要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推廣線上業務,強化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探索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科技手段,探索發展非現場核查、核保、核籤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貸盡貸快貸、應賠盡賠快賠。


一些保險公司已開始探索線上服務的優化。人保壽險全面推行線上服務,開通“中國人民人壽E服務”、“中國人保APP”、“人保壽險管家APP”三個理賠線上平臺,客戶可以隨時隨地辦理自助理賠、保單查詢、在線回訪、回執簽收、保單變更、電子保單/紅利通知書下載等30餘項保單服務。富德生命人壽也打造出“線上經營+線下培訓+活動管理”業務組合模式,保障疫情期間各項業務正常開展,實現科技與業務模式的融合與重構。


“開門紅”業績受影響


雖然保險業在逐漸淡化“開門紅”的概念,強調業務均衡發展,但開年第一個月依然是保險公司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節點,“開門紅”成績單也依然備受市場關注。


在疫情影響下,今年這份成績單也難免有些失色。


從A股五家上市保險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1月,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合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84.35億元,同比增長6.42%,增速未及預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代理人展業受阻,人身險新單銷售受挫,車險新單、續保以及企財險、貨物運輸險等多種非車險受到影響。


具體來看,五家保險公司的收入情況呈現分化格局。


壽險方面,新華保險實現54.07%的同比增速,成為領跑者,保費收入為307.05億元;中國人壽也有較好表現,增長22.62%;太保壽險同比微增0.6%;而人保壽險同比下滑6.78%,平安人壽同比下滑13.74%,較為出乎外界的意料。


財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三家1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053.73億元,同比增長2.76%。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半數保費收入由人保財險攬獲,實現保費收入525.07億元,但同比下滑3.33%。此外,平安產險實現保費收入349.02億元,同比增長7.24%;太保產險實現保費收入176.64億元,同比增長14.83%。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認為,2020年1月份,壽險行業保費增速一定程度上受到肺炎疫情和農曆新年提前影響,其中國壽和新華由於開門紅啟動較早,產品預定利率較高,因此受疫情影響低於同業,保持了較高增速。平安由於其開門紅策略原因,導致壽險1月份保費同比下降13%,其中個險渠道新單同比下降14.9%,符合預期。展望後續,由於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線下代理人無法展業,預計2月份壽險保費增速仍會受一定影響。若2月底保險公司能夠逐步開始恢復代理人活動,則投保需求有望延後至3—4月份集中釋放,保費增速邊際改善。


財險保費1月整體增長平穩,非車業務中意健險高速增長。國泰君安同時表示,太保財險增速較快,主要原因是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信用保證險等業務受肺炎疫情影響不大,增速較快所致。從平安的分業務數據上看,1月份,平安車險保費增速僅1.3%,意外與健康險保費同比增長27%,其他非車險保費增長16.8%,非車業務是主要的增長動力。1月份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新車銷量大幅下降,根據汽車業協會數據,1月份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8%,因此車險業務市場份額較高的平安財險和中國財險受到一定影響。非車險業務中,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的意外傷害及健康險等險種受疫情影響較輕。預計2月份財險保費增長也會受到持續影響,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後,預計很快保費會恢復增長,屬於一次性短期影響因素。


方正證券認為,上市險企1月新單出現分化,預計疫情帶來的短期波動將對部分險企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新單產生一定壓力。預計隨著疫情的好轉,二季度或開始逐步集中增員,全年NBV(新業務價值)有望實現正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