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20庚子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悄然打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爭”,市醫院總務科人員第一時間全部到崗,隨時聽候醫院戰鬥指令。讓我們順著時間表,回顧總務科全力後勤保障、同心戰疫的每一天。

2012年1月21日

醫院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診療、防控工作全面部署會,院長親自掛帥、坐鎮指揮,全院進入應急備戰狀態。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醫療專家救治組、醫院感染防控組、後勤保障組,副院長彭玉璽任後勤保障組組長,全面負責全院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患者防治所需設備、防護物品和藥品、衛生材料的供應工作。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20年1月22日

總務科按照醫院指令開始接手ICU新風系統改造,連夜安裝20套紫外線燈,兩天時間圓滿完成了新風改造工程順利交付使用。

面對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緊缺現狀,總務科全體成員加班加點趕製16層紗布口罩。大家跟著視頻量尺、裁剪、疊層、上機縫製、掛耳捏褶、馬連帶包邊、成形打包等一道道工序,從生疏到熟練,3臺縫紉機12小時不停運轉,每天下來縫紉師傅手上不同程度地都帶著傷,手指僵硬的不能伸展,先後製作口罩約2500個,同時嚴格各科室領用管理,總務科由此成為疫情期間“最小氣”科室。

市傳染病院與市醫院實行一體化管理後,副院長彭玉璽部署協調,總務科按照醫院部署迅速行動積極配合完成了與市傳染病院物資供應、人員安排、維修改造等職能的有效對接,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大到設備設施安裝配備維修,小到一個塑料袋、一根螺絲釘的配送,從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傳染病院區各項工作。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20年1月26日

接到改造傳染病院舊宿舍樓為一線工作人員安排獨立休息區的通知,總務科主任李同進帶領科室人員連夜行動,完成了對傳染病院區舊宿舍樓設施改造、掏門窗、封閉步梯通道、新設備安裝,購買安裝開水器、衛生清掃及生活必需品配備;同時協調醫學工程科對已經報廢的50張病床進行焊接、搬運、組裝,並採購配備生活用品、檢查設施設備,緊急聯繫商家購買棉被、棉褥、床墊,床單等配齊床上用品,於當天晚上順利交付使用。

按照院感要求,為傳染病院區製作立層隔斷、接通排水、製作消毒櫃鞋櫃、安裝熱水寶、改造淋浴間、新建28平方米垃圾處理站……平時看似普通的工作,因春節又逢疫情,總務科克服物資採購、運輸、安裝等重重困難,親力親為,全力保障了一線防治工作的需求。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20年1月31日

愛心企業內蒙古正維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為我院捐贈20噸“84”消毒液。20噸消毒液去哪裡尋找儲存器物?又該存放在何處?難壞了總務科李同進主任。找遍了臨河城區的土產門市都沒有合適的容器,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最後在西郊柏樹園附近找到一家專門賣塑料製品的商戶,2月1日早7點多前往傳染病院接收捐贈物資,將20噸消毒液從大罐車裝入一個個大塑料桶,濃烈的消毒液味刺激口鼻呼吸道,幾乎快要窒息,直至下午15時消毒液全部卸裝完畢。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20年2月1日

2月1日晚11時接到院長楊志平指令,要求24小時將市醫院本部GE16排CT移機至傳染病院區。

CT室改造需要醫院相關科室通力合作,制定搬遷方案、改造場地、連接電源及網絡等一系列工作24小時完成為一大挑戰。時間緊任務重,春節又加特殊疫情,僅改造場地工作一項就需要木工、瓦工、鉛玻璃制安工等多工種合作,缺技術工人、缺專業設備、缺原材料,一系列難題擺在了李同進主任面前。通過多番給維修企業做工作,終於請來3名工人趕工至深夜,砌牆體、作基座、石膏板加鉛皮做框、安裝固定鉛玻璃,李同進一刻不停在現場指揮,第一時間為CT“安了家”。更頭疼的是CT機房需要一根35平方的電纜線,採購幾乎尋遍了臨河城區電料批發部都沒有合適的,最終從電業局應急庫內找到了匹配的電纜線。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2017年4月1日

2月9日,按照上級要求,院長楊志平指令總務科連夜改造健康管理中心為新的發熱門診和醫學隔離觀察室,接診臨河區發熱患者,同時發熱門診要達到“獨立採血、獨立收費、獨立DR、獨立藥房”的硬件要求!一個個艱鉅的任務下達,一道道難題同樣需要解決,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趕在人員入住之前把所有工作完成,主任李同進拼了!安裝隔斷、蹬梯佈線,排查所有照明燈、紫外線消毒燈,他和工人們一起忙碌趕工到凌晨四點,工程進入收尾階段他才心裡有了底,感到了連日來的奔波勞累,回到小區大門已緊鎖,在叫門無果的情況下,他只好“翻門而入”。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為保障住院患者的感控安全,醫院將相關專業科室合併,病區設置門禁管理,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後勤保障組組長彭玉璽親自指揮,與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進行有效溝通,協調各病區工作,為本次全封閉式管理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一線醫護人員,創造溫暖舒心的環境,總務科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傳染病院區隔離病區內、院本部、發熱門診等區域安裝路燈、飲水機、紫外線燈、淋浴器、消毒櫃等,方便醫護人員生活所需,確保他們精神飽滿投入工作。

總務科電工房工作人員由於經常往返院本部和傳染病區,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及時調整工作排班,自籌資金解決自我隔離期間的食宿,在工作最吃緊的時候他們5天吃了9頓方便麵,沒有人喊苦叫累。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自1月28日醫院發出成立“疫情防控救治應急小分隊”的倡議書,總務科22人在請戰書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預檢分診工作前移至院外,10名總務人員又加入志願者小分隊參加院前預檢分診,把好發熱病人篩查第一關;後勤保障中的他們是防疫後勤的“苦力”,一箱箱物資、一趟趟搬運、一身身汗水,四個倉庫的物資每一件都經了他們的手;10名醫護人員緊急援派武漢一線,總務人員立即準備應急物資及生活用品,為“逆行者”做好堅實的後勤保障;為了緩解防控物資緊張現狀,總務人員關注每一條信息渠道,只要聽到有貨不論時間、地點轉遍半個臨河奔向貨源地,有一次為了購買應急商品,採購員幾乎從浴室把供應商拉出來,拿到貨再把人送回去,真是太難啦。

解一線後顧之憂,後勤保障團隊的抗“疫”日記

就是這樣一群人,自抗新冠肺炎戰疫打響以來,在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及後勤保障組組長副院長彭玉璽的指揮下,他們雖不在抗擊疫情一線卻履職盡責,他們沒有豪言壯語默默奉獻,成為一支奔跑拼命的隊伍,有力保障了兩院區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有效供給,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著重要力量。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縞素臨江誓滅冠,雄獅十萬氣吞吳。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我們期待著花開疫散的春天!


▍文字:李金桂(總務科) ▍整理:韓華敏

▍審核:韓華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