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一座古建筑,身处千里之外的深山,美名却远扬在外,让无数中外游客震撼;一座古寺庙,香气萦绕百年,将“感恩”之心浸润乡邻,成为当地的文化基因,它就是位于绵阳平武县城,被称作缩小版“故宫”的报恩寺,今天就来给各位看官讲讲这座没有用一颗钉子的皇家寺庙建筑群。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天顺四年(1460年)竣工,历经五百余年,而依然完整如初,静观着眼前的些许变迁,报恩寺为清一色楠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群,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四川规模最大的明代宫殿式建筑群,因完全仿造北京故宫布局设计,地处西南山区,被称为“深山故宫”,更令人惊叹的是,整座寺庙的房梁檐柱都是纯木质结构,没有借助一颗钉子来进行固定。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深山故宫”报恩寺有一个让人称奇的地方,就是龙多,据传,全寺共有9999条龙,因此,报恩寺也被游人称为“深山龙宫”,几百年来,报恩寺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也是人们感恩、报恩的圣地,在五百多年前的古龙州大山深处,能工巧匠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娴熟的技艺,创造出了如此生动、真切的关于龙的泥塑作品,实在令人惊叹。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古刹3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万佛阁等层层佛殿,整座古寺布局严谨、宏伟壮观,其建筑融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炉,集儒、释文化与民间传说之大成,在深山之中格外醒目壮观,华严殿内的四条泥塑蟠龙长约7米,紧紧地缠绕在大柱上,遍体金甲耀目,造型生动各异:有的仰天长啸,宛如呼风唤雨;有的张牙舞爪,势如气吞山河;有的引颈怒嚎,宛如活龙再现,大有腾飞之感。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华严殿的转轮经藏也被誉为报恩寺“六绝”之一,细心的游客在推动转轮经藏时可发现,在转轮经藏底座束腰上雕有八条游龙,周围雕有波涛,八条游龙形象地出没于波涛之中,玲珑剔透,独具匠心,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供有一块“当今皇帝万万岁”的九龙牌位,牌位高约两米,由金丝楠木雕琢而成,边缘透雕九条云龙,该牌位是报恩寺建造者王玺及龙州官民向皇帝“祝延圣寿,报答皇恩”的标志,是报恩寺的珍贵文物。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9999条龙,加上大雄宝殿供奉的皇帝牌位(龙位),恰好一万条龙,在报恩寺内各殿屋脊上,有许多造型奇特的吻兽饰物,根据屋脊形式不同,其脊上安装的吻兽数量也不一样,踞于正脊两端体形似龙的动物称为“大吻”或“鸱吻”,它张开巨口,用利齿咬住屋脊,尾部上卷,背插宝剑……这些造型奇特的动物,传说是龙的九个儿子,虽然同为龙子,但长相各异,因此有了“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之说。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有六绝:媲美北京法海寺的彩绘壁画,全国唯一还能转动的明代转轮经藏,整木木雕的千手观音像,样式繁多的斗拱,有近万条龙装饰,以及建筑全部采用金丝楠木等,它们共同汇成明代建筑之精美的真实写照,报恩寺的六绝让整个寺庙更具独特价值,报恩寺斗拱的彩画,也与众不同,历经五百余年,仍色泽鲜艳,光彩夺目,全寺的斗拱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造形美观,结构严谨,彩画讲究,工艺非凡。

这座寺庙没用一颗钉子,全寺有一万条龙,被称为藏在深山的龙宫

大图模式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