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一線獸醫經驗:這些獸藥根本不用投

我遇到過很多,甚至有一個雛雞的開口藥能用五六種,這樣的雞,不是成本的問題,關鍵是肝腎損傷大,機體抵抗力免疫力就弱,用藥物和機體成惡性循環,雞都不好養的。


養雞難免會生病,用藥物預防是個不可避免的話題。提前賣獸藥,很多養殖戶都敵視的態度,覺得只是賣藥,不管養殖戶死活,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我也不否認。“雞病要預防,不要治療”口號人人都喊的挺響亮,但是關鍵的一點卻都不清楚,哪些病可以用藥物預防,哪些病不能用藥預防,哪些藥物可以配合治療或預防,有幾個人知道?

一線獸醫經驗:這些獸藥根本不用投

科學用藥原則:不要盲目投藥

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科學用藥是很重要的,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就會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如肉雞生長速度下降,但其產蛋率下降,病情加重或死亡,導致養殖失敗和養殖利潤下降,因此雞場用藥應考慮一下事項:

一線獸醫經驗:這些獸藥根本不用投

一、雞的嗅覺與藥物的關係

藥物飲水或拌料時,要確保藥物混合均勻,避免藥物中毒,雞的嗅覺特別敏感,一般藥物的苦味,並不會影響其採食和飲水,但藥液的顏色會對其飲水造成影響。

飼料中添加乳酸鈉、碳酸氫鈉、無機鹽,應嚴格控制其比例和粒度,否則會引起瀉痢、脫水、血液濃縮等中毒症狀。

二、聯合用藥注意事項:不要隨意配藥

臨床上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在一起使用,配伍後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是合理配伍;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聯用後,給治療帶來了不便和不良後果的藥物配伍稱為配伍禁忌。有些養殖戶片面的認為,幾種藥物配合在一起使用就會加大其作用,因此隨意地將幾種藥物混合在一起使用。這樣用藥風險很大,很容易“賠了夫人折兵”。

聯合應用的每種抗菌藥,對該細菌必須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實行標本兼治、中西藥結合的方式聯合用藥。宜將兩種藥物同時應用,不要相繼應用。治療時,配合多種維生素使用,能提高治療效果。

一線獸醫經驗:這些獸藥根本不用投

三、給藥方法:給藥途徑錯誤

在養雞過程中,一般採用飲水法,拌料法,噴霧法,肌內注射法,體表給藥法,個體投服法等方法,建議投藥的原則是儘量使用拌料法,其次是飲水法,對於病情嚴重的採取肌內注射法。外寄生蟲感染時使用體表給藥法,呼吸道疾病使用噴霧法,因噴霧法繁瑣,正常都是飲水或拌料法。對於個別雞的發病使用個體飲水灌服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拌料法最好,不浪費藥物,其次是飲水法,而且血液濃度維持時間長。

四、藥物的用量用法:用藥量過大或過小都會引起藥物的治療效果的

正常的飲水和拌料法用藥物,是根據機體日齡、體重、一天24小時的採食量或飲水量,根據季節變化和藥物的用量多少來治療或預防。治療是把藥物的一天藥量集中到機體2-4小時喝完的水或飼料就可以的。預防是根據藥物的用法用量24小時吃完的料或引用完的水用藥物預防就行。

任何一種藥物只要在其安全的劑量範圍內使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有些養殖戶認為,量越大效果就會越好,使用時盲目加大用量,大大增加了經濟成本,並且臨床上用藥量過大,發生中毒的案例非常普遍,這一點應引起廣大養殖戶朋友的特別注意。

某些養殖戶出於經濟上的考慮,常常將一次的用藥量分成一天甚至兩天用,造成劑量不足,這樣的用法,不可能把病治好。

一線獸醫經驗:這些獸藥根本不用投

關注私信我,回覆“”,獲取 ,用易懂的語言,一線的養殖管理技術,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祝您養殖無憂

有的養殖戶疾病一旦發病就方寸大亂,不論藥物是否針對病因拿來就用,使用一次發現疾病沒有好轉,就主觀認為此藥物療效不好,緊接著趕緊換用另一種藥物,這樣做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僥倖治好了,但付出了很大的用藥代價;另一種是貽誤了治療時機,損失慘重。因此臨床上禽病發生疾病時,一定要及時請專業經驗的技術老師確診病因,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對症用藥,儘量減少經濟損失。在此祝養殖路上無堵車,養殖大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