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一江清水入贛江 上猶縣紮實開展上猶江生態保護紀實

   為全方位呵護“一江清水”,上猶縣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開展“三清潔四整治”、河湖“清四亂”和水土保持工程以獎代補試點工作,空氣、土壤、水質得到全方位保護。

  “清四亂”護一江清水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針對群眾反映的庫區群眾非法圍湖佔湖問題,上猶縣河長辦即知即改,立說立行,立即成立工作組,聯合水巖鄉政府等多家單位,依法對胡某等在上猶江水庫水巖鄉庫區非法圍湖佔湖進行清理拆除,退還庫面恢復水域面積7畝、清理拆除壩堰長度340米、拆除非法侵佔水面構築物14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上猶縣河湖“清四亂”依法拆除非法矮圩網圍73處,涉河建築物816平方米,恢復水域面積863畝。

  通過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有力維護了水法律法規的權威性,有效遏制了非法矮圩網圍,恢復了河湖水生態環境,確保了河湖行洪蓄洪安全,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這是上猶縣傾力保護“一江清水”的生動實踐。同時該縣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深入實施清河、護岸、淨水、保水等行動,“河(湖)長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境內九大河流水系水質均達到二類以上(其中陽明湖水質常年保持一類標準),水源水質安全達標率100%。

  小流域治理成效顯

  行走在紅星小流域茶坑村,清爽怡人,環顧四周,但見綠樹搖搖,溪水潺潺……在紅星小流域治理過程中,上猶縣將水土保持以獎代補項目與河長制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實施以水生態修復、農村水系綜合治理和生活汙水處理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逐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目標。

  以獎代補項目與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實現無縫鏈接,有效改善農村的村莊環境。自2018年被列入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試點縣以來,上猶縣圍繞治理水土流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三大目標,紮實推進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試點工作,通過中央財政2000萬元和省級財政600萬元的獎補資金撬動,吸引民間資本投入3996萬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0平方公里。

  城鄉環境增色添彩

  種植護坡草皮、建設生態淨化池……驅車行駛在美麗的南湖旅遊公路,綠意盎然,與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輝映。上猶縣投入7000多萬元在南湖沿線開展水生態修復退田還湖、生態護坡和農村生活汙水綜合防治工程,把南湖沿線打造成了該縣生態休閒度假“百里長廊”上的一顆璀璨珍珠。

  以“三清潔四整治”為抓手,上猶縣全域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全方位、立體式呵護“一江清水”。分片區協調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全面開展“洗城行動”,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建成親水公園、濱江公園等一批生態休閒公園;以清理存量垃圾為突破口,建立“戶分類入桶—村集中收集—鄉壓縮轉運—縣統一處理”為主體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打造梅水新建、園村等一批詩畫鄉村。(華明桂 劉烈濃 黃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