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招远地图

【地名由来】

金天会九年(1131年),因金代战乱,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乡安心农耕,伪齐刘豫析黄县西南境和掖县东境,在罗峰镇建城,置招远县,属山东东路莱州。以"招携怀远"之意思遂取名"招远县"。

《山东通志》载:"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山东通志

招远,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境西北部,西北临渤海莱州湾;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山区、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32.9%和38.4%,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千米,2016年总人口56.58万人,辖4街道9镇。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招远罗山风光

2018年10月,招远市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寻欢招远】

招远这个地名居然和伪齐刘豫有关,这个刘豫可以拿来说一说。

刘豫(1073~?年),字彦游,永静军阜城(今河北永静县)人。金朝扶植的傀儡皇帝。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刘豫

北宋元符年间,中进士及第。北宋末年,任河北西路提刑官。金兵南下时,弃职逃走。建炎二年(1128年),拜济南知府,眼见北方大乱,打算逃往江南为官,被执政官拒绝。金军围城时,杀死大刀勇将关胜而降。建炎四年(1130年),伪封"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县),册文有"世修子礼"等语,使用金朝"天会"年号,恭奉金朝命令,改元阜昌。绍兴二年(1132年年),迁都汴京,派子刘麟、侄子刘猊及宋朝叛将李成、孔彦舟等人,配合金军侵伐南宋,攻占襄阳等地。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大破李成,收复襄阳等地。派遣儿子刘麟会合金军渡淮南侵,屡战屡败,招致金朝日益不满。

绍兴六年(1136年),征发中原民兵大举伐宋,没有得到金朝协助,导致大败溃退,伤亡极重,民怨沸腾。次年,废为蜀王,金朝废除伪齐,迁居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改封曹王。刘豫被废时年六十五岁;卒年,宋史记载为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史则记载为皇统六年(1146年)。1146年10月18日(九月戊寅)过世。

刘豫建立的齐国,一般人则称「刘齐」,共存在八年。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伪齐地图

齐国曾是山东地区最强盛的诸侯国,所以主要疆域在山东的傀儡政权,也就叫了齐,山东百姓也因此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伪刘豫即位之初,即行什一之税,"冯长宁请立什一税法,除户部侍郎"。阜昌三年,"李俅言'什一税法'利害,可采,迁监察御史"。阜昌四年,"五月,冯长宁、许伯通删修'什一税法',大略云:'宋之季世税法害民,权豪兼并,元元穷蹙。'"至阜昌六年"二月,改'什一法',行'五等税法'"。实行什一之税,就是收人民群众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这是历史上最沉重的赋税负担。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伪齐货币

这个什一之税,和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旗鼓相当了,所以当时的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最可恨的是,除了常规税收,还有其它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多如牛毛。"赋敛及于絮缕,割剥至于蔬果"。"凡民间蔬圃之田,皆令三季输税;又令民间供赡射士。"甚至规定"民鬻子者官以百税。"为了聚敛,至于剜坟掘墓。"西京兵士卖玉注碗与三路都统,豫疑非民间物,勘鞠之,知得于山陵中。""四民凡含齿戴发,上自耆老,下至韶龀,微至倡优,无不日纳官钱。以内庭种菜,出卖京师池塘,计荷叶数目,猥屑不可尽言。"

齐鲁地名探究——金代为召集流亡者而得名——招远

伪齐货币

中国人历来痛恨汉奸国贼,刘豫之流,卑躬屈膝,逢迎外族。纵然可以富贵一时,却留下千古骂名,令子孙后代蒙羞,何苦来哉!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招远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属青州莱国地。

春秋时,齐侯迁莱于倪地,始属齐。

战国为齐东郡。

秦属齐郡东境。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今县治西22公里处的西曲城村附近设曲成县,于黄县西南置惤县,今招远大部为当年青州东莱郡的曲成县和惤县地。东汉、曹魏、两晋因之。

北魏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置光州,析曲成县为曲成、东曲城县。此时招远县境为东曲城、曲成及惤县地,属光州东莱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东曲城、曲成县入掖县,并惤县入黄县,仍属光州东莱郡。隋因之。

唐武德六年(623年),在今县治置罗峰镇,属河南道莱州郡掖县。五代因之。

北宋时属河南道京东东路莱州郡掖县。

金初,属山东东路定海军掖县。

金天会九年(1131年),析黄县西南境和掖县东境,在罗峰镇建城,置招远县,属山东东路莱州。

元初,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总管府莱州,中统五年(1264年)属淄莱路,至元二年(1336年)属般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莱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登州府。清因之。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置道,招远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隶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专员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山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区,"七七事变"后,属山东省鲁东行辕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胶东区行政公署西海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招远县析为招远(俗称南招县,属西海区,1945年10月改属北海区)、招北县(属西海区,1942年8月改属北海区)。

1950年1月1日,招远、招北县合并,称招远县,属北海区。

1950年5月,属山东省莱阳专区。

1958年11月,属烟台专区。

1983年11月,改为烟台市辖县。

1992年3月撤县设市,归山东省直辖,烟台市代管。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