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百年变迁旧照,历史上四次闭眼,原因让人感动


1899年清朝末年的乐山大佛,佛像上杂草丛生。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原名凌云大佛,大约是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的,原因是当时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三江汇流处经常发生沉船事故,为了镇水而在三江交汇处开凿了乐山大佛。

1914年民国时期的乐山大佛,这个时候佛的头像正在进行维修,佛身上都是植物丛生。

1929年民国时期的乐山大佛头像,佛像面容看起来非常慈祥。

1936年的乐山大佛,经过了一次维修,这个时候佛像的头部变得比较方。

1962年,乐山大佛历史上第一次闭上眼睛,这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大跃进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作为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水域处,漂浮着众多尸体,大佛不忍这人间惨剧,闭上了双眼。

1963年,乐山大佛再次闭上了眼睛。

1976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人数达到数十万,大佛第三次闭上了双眼。

1979年的乐山大佛,除了佛像眼睛睁开了之外,其余与1976年的变化不大。

2000年,乐山大佛第四次闭上了眼睛。

2018年的乐山大佛,面向大江,巍峨壮观。

乐山大卧佛。不为人知的是,乐山大佛其实也是乐山卧佛的一个部分,凌云山整座山其实也是一座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