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真正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不會偏聽偏信,一定會有一個獨立的思考。

在人性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人性弱點,叫做“隨波逐流”

有太多的人,其實活在這個世上並沒有什麼主見,對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的觀點,是跟隨大眾的角度去定的,他對一個人的評價也是從別人嘴巴里面說出來而定,缺少了獨立角度的思考。

有人說“想了解一個人,聽別人對他的評價,就是最客觀的判斷”。

其實這句話是錯的,一千個人的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我們在生活中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很多人對一個人做出相同的評價時,我們會潛意識的靠近整個一群人的觀念,認為那麼多人都是同一個想法,那麼這個定論就不會錯。

其實並非如此,大眾的角度不一定是對的,大眾的輿論也並非是理性的。

在《烏合之眾》這本書中說:對一件事情來說,群體的評價往往更為感性,少了一些邏輯和理性,群體的智商比和個體的智商比起來是有明顯差異的,所以群體未必是對的。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在漢成帝年間,關內下了四十多天的雨,京城裡面的百姓突然傳來一個謠言,說馬上就有洪水來了。

這個時候眾多百姓都急著逃難,甚至出現了很多的混亂,頓時長安城裡大亂,大將軍王鳳提議太后,成帝以及後宮的嬪妃登船,然後命令官吏和百姓到城上避水。

很多大臣都贊同王鳳的建議,最後又將軍王商說:“自古以來,無論哪個國君當政,洪水都不會氾濫的越過城牆,今天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呢?這一定是謠言,我們不該命令官吏和百姓上城牆,以免驚擾了更多的人。”

於是漢成帝就沒有下詔,不久之後,混亂稍微平靜一些,在事情查清楚之後,原來真的是因為謠言產生的結果。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很多人不願意對大多數人的定論產生懷疑,總覺得他們一定是對的,其實未必如此。

群體的概念往往也是迷惑人心的,因為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人性的弱點,如同牆頭草一樣,他們的結論也是荒唐而又不合常理的。

所以一個人能在輿論之下堅守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獨特的一個觀點和思考,不但能得到正確的結論,而且也能避免加深某一件事情的誤解。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菜根譚》之中說: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夫洩怒;聞善不可即親,恐引奸人進身。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聽到別人有了過錯,千萬不要立刻就起憎惡的心理,這恐怕是顛倒是非的小人,為了宣洩內心的不滿而捏造出來的;當聽到某些人做了善事之後,不要立刻就去親近這個人,這恐怕是某一些奸邪之徒偽造出來的。

做人應該理智,對待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要偏聽偏信,不要企圖通過第三者去了解一個人,因為第三者對當事人的評價,也是帶著主觀情感色彩的。

當我們一旦聽到別人有過失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出同樣的憎惡,但是這個時候,卻從未想過自己沒有真正的去這件事情,只是通過其他人的一個評價,這樣的判定本身就是帶著誤解和有色眼鏡,也會讓當事人產生更大的痛苦,或許也會讓小人得逞。

《菜根譚》:最好的善良,不會隨波逐流

所以人生的善良或者人生的大智慧,不是在於你做了多少好事,而是在於你對待一些事情的時候,有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

對待人生,不被謠言所迷惑,以清醒的角度獨立思考,這才是智者。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