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心肌梗死過,影響壽命嗎?先看這些“長壽藥”你都吃上沒

如果心肌梗死過,會影響壽命嗎?這大概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

心肌梗死正如其名一樣,心肌細胞缺血、缺氧,而出現了死亡。

而心肌不同於骨骼肌,一旦死亡,再生就比較困難了。

一部分心肌死亡,就好像一個工作單位突然有人離職,他的工作內容都需要其他人補上,其他心肌多了額外的工作量,大家壓力就都很大了。

長期疲憊狀態下,就可能帶來幾個問題:

一是心力衰竭,心臟累到不能將血液很好的泵進泵出,全身血液、氧氣供應都受到了影響,身體活動也就會受限。

二是可能出現室顫、猝死的情況,這種情況會突然要命。

這麼一說,心肌梗死過,似乎怎麼看都會影響壽命。

​但臨床上,心肌梗死搶救過來後,活到80、90歲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人也可以活的長壽、幸福。

其實這很多時候都在於個人的選擇:

一是,心肌梗死時候及時發現,並被及時救治,心肌功能損傷少。

二是,生活中有很多的“長壽藥”能幫助心梗人群活的更長壽,活的更好。比如:

4類“長壽藥”,幫助恢復健康

1. 長壽藥一:遵醫囑服用藥物

心梗後的藥物服用,可以幫助患者避免再次心梗、心衰等發生,從而延長壽命。其中,主要包括抗血栓藥物、β受體阻滯劑、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或ARB(管緊張素ll受體拮抗劑)、他汀類藥物等。

①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一般建議急性心梗後阿司匹林聯用氯吡格雷或聯用替格瑞洛1年,然後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不論是否植入冠脈支架。

② 降膽固醇藥物:他汀類,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有助於改善血脂、穩定斑塊,避免心梗再次發生。

③ 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緩解心絞痛、控制心率、降低血壓。多項薈萃分析顯示,心肌梗後患者長期接受β受體阻滯劑二級預防,可降低相對死亡率 24%。[2]

④ ACEI/ARB:ACEI即俗稱的“普利類”藥物,如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ARB即俗稱的“沙坦類”藥物,如纈沙坦、奧美沙坦等。

在很多人眼裡他們是降壓藥,但其實除有效降壓外,ACEI 和 ARB 還具有心腎保護作用,可減少各類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降低心梗後心衰發生比例及死亡率。


心肌梗死過,影響壽命嗎?先看這些“長壽藥”你都吃上沒

2. 長壽藥二:遵醫囑運動

心肌都梗死了,還能運動嗎?而恰恰對於一些無併發症的急性心梗患者,早期開始康復訓練,並沒有增加死亡率,反而能幫助他們恢復心臟功能。[3]

有醫生還關注了心梗後的心衰病人,指導他們進行心臟康復運動,生活質量明顯提高,2年內死亡率也下降了。[4]

為什麼會如此?有研究就發現,心肌缺血後,恰當的有氧運動能使得心肌組織毛細血管增多,減少心肌的纖維化和損傷,改善缺血。[5]

對於陳舊性心肌梗死、穩定性心肌梗死、穩定性勞力性心絞痛患者等,在諮詢醫生後,推薦堅持運動。

對於那些不穩定的患者,或合併嚴重未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不建議盲目運動,要遵醫囑控制病情,然後待穩定後再說


心肌梗死過,影響壽命嗎?先看這些“長壽藥”你都吃上沒

3. 長壽藥三:好的心態

生活中有人因為急到心梗住院,雖然生氣只是個誘發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心情、心態的重要性。

心肌梗死過,影響壽命嗎?先看這些“長壽藥”你都吃上沒

有調查就發現,80%的患者在心梗前都存在喪偶、子女就業困難、長期精神壓抑的情況。[6]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慢病人群,有個好心態對身體有益無害。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燒傷外科專家盛志勇今年已經是99歲高齡了,他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心臟也做過支架,但他個人對疾病就看得開,心態也好。

他自己曾在採訪中說:“人老了有些慢性病很正常,並不一定意味著整個日常生活就像病人一樣,如何通過自我調整使老年慢性病生活正常化很關鍵。”[7]

心肌梗死過,影響壽命嗎?先看這些“長壽藥”你都吃上沒

4. 長壽藥四:定期監測,關注指標

親人生病了,你肯定會關注病情發展。心臟生病了,你也應該經常關注下它的情況,而這就要靠血壓、心率等外在指標來了解。

就拿心電圖來說,現在不僅僅醫院可以監測心率和心電圖,包括現在家庭使用的單導聯心電圖目前也有很多了。能夠幫助大家監測服藥期間心律失常的發生、發展。

定期查心血管、居家監測心電,決定生命長度!

比如,同心管家Checkme Lite 掌上心臟智能管家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搭載人工智能心電圖自動分析診斷系統,可自動分析45種心電異常事件,準確率高達95%以上,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心電圖信息,這樣可以對心律失常做一個預診和粗篩,作為心臟類疾病的早期預警,監測心律失常的發生、發展,以此來調整藥物的使用是否合理,進行個性化藥物指導。

[1] 音像類圖書《心肌梗死與心肌康復》, 主編:丁榮晶, 北京理工大學出本社

[2]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中國藥師協會. 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J].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2018(6):1-130.

[3] 滕長波, 王曉亞.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進行康復訓練效果觀察[J]. 瀋陽部隊醫藥, 2011(1):28-29.

[4] 王彩姬, 靳春榮, 牛濤, et al. 康復運動對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病人運動耐量及預後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 2017(15).

[5] 王元會. 有氧運動對心肌缺血作用及機制研究[D]. 2017.

[6] 白建文, 孟麗, 蘇梅. 老年心肌梗塞的心理康復[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誌, 1996(3):81-81.

[7] 人民日報海外版《養生不要太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