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大蔥種植有技巧,手把手教你,保你明年大豐收

大蔥耐脊薄, 乾旱, 適應性強, 畝產2500kg左右, 有較好的營養價值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是人們常用的蔬菜之一。近幾年, 栽培面積不斷擴大,想要獲得好的收穫, 應注意以下幾項技術措施。

大蔥種植有技巧,手把手教你,保你明年大豐收

苗期管理

大蔥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在18℃左右, 一般播後5~7d可以出苗, 此時應除去覆蓋物或覆土, 幼苗期葉片蒸騰小生長慢, 出苗後到三葉期時, 除去過密的弱苗和雜草, 苗距控制在7~10cm左右, 控制肥水, 促使根系發育。並及時覆蓋幹細土, 避免在大雨過後病蟲害的發生。追肥。整個苗期追肥大概需要3~4次左右, 在此過程中, 以速效性有機肥和化肥交替使用為宜, 以促使秧苗生長健壯。

定植

定植時間。在5月下旬—6月上旬, 蔥高35cm, 橫徑粗1cm時可澆滲透水, 並起苗、移植、定植。定植工具。用直徑1.5cm左右的園木杆或相應大小的鐵桿均可, 與地面垂直打淺洞, 將蔥苗插入後再微微向上提起, 使蔥苗根鬚下展。定植方法。定植前, 需要摘去枯葉和病蟲傷苗, 將粗壯、不分叉的苗按其大小進行分級處理。定植密在行距100~120cm左右, 株距2.5~3cm。定植時避免蔥苗折斷, 並做好防旱和雨後排水防澇工作, 避免爛根、黃葉和死苗的現象發生。定植後將大蔥植株兩邊的鬆土壓實, 隨後澆透水。

大蔥種植有技巧,手把手教你,保你明年大豐收

澆水

澆水應勤, 灌水應掌握輕澆和早、晚澆水的原則, 時間不宜間隔太久, 以保證大蔥田間土壤溼潤, 但在收穫前1周應停止澆水, 以避免土壤板結, 影響收穫和儲運。在澆水過程中,應多次進行中耕和鬆土、除草工作, 促進根系發育。白露之後, 大蔥進入生長比較旺盛, 在勤澆水的前提下, 仍要保持土壤溼潤。

施肥

大蔥施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 然後配合氮、磷、鉀等配方肥施用即可, 每隔15d左右施1次。每次畝施尿素10~15kg, 過磷酸鈣15kg。但為了蔥白的快速生長和葉鞘的軟化, 要進行追肥和培土。

大蔥種植有技巧,手把手教你,保你明年大豐收

培土

每隔15d培土1次, 選在上午露水乾後進行, 培土可有效軟化葉鞘和防止倒伏, 在此期間結合追肥、澆水, 可有效避免爛根現象的發生, 培土要根據苗齡的增加, 逐漸加厚、加高, 最高高度以不沒過心葉為宜。

大蔥種植有技巧,手把手教你,保你明年大豐收

病蟲害防治

1.紫斑病

主要危害大蔥葉和花梗, 溫暖多溼的夏季晚發。發病初期可用百菌清500倍噴霧, 1周1次, 連續3~4周;

2.蔥鏽病

主要危害大蔥葉、莖和花梗。溫度下降或肥料不足時易發生。可增施磷鉀肥或百菌清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薊馬, 薊馬是大蔥的主要害蟲之一。該若蟲和成蟲刺吸蔥葉汁液, 傳染病害, 秋天危害會有所加得。可噴布樂果乳劑, 每10~15d1次;潛葉蠅, 該幼蟲潛食葉肉, 秋季和春季危害較大。防治方法與薊馬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