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來源/懷左同學

前段時間,《嚮往的生活》裡來了一些明星。

黃磊表現得很平淡,直到好友老狼來了,他才熱情起來,兩個人閒聊起來,非常自然而然。

對待一些沒有太多生活交集甚至根本就不認識的人,黃磊只是保持了基本的社交禮貌。

黃磊並沒有因為某個人的名氣大而特意討好和故意去找話題聊天。

他甚至在飯後直接說:我和你們也不熟,沒必要和不熟的人費力瞎扯。所以你們進來跟我打招呼的時候,我也沒那麼熱情。

他的話說完,直接冷場,氣氛有些尷尬。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是十分常見的,因為成年人之間的社交都比較直接。

我和你沒有太大的交情,就沒有必要和你去套近乎,更沒有必要特意去討好你,彼此之間,只需要保持基本的禮貌,面子上過得去就可以。

成年人之間的交往,始於禮貌,止於距離,始於友好,止於分寸。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一:為什麼成年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

其實是因為長大之後我們有了更多的獨立意識,心裡極度渴望自由,受不了別人過多的干涉。

每個成年人在和別人交往之前,都會給自己的人際交往範圍和可公開範圍畫一個尺度和一個可交往的界線。

一旦有人在交往的過程中超越了這個分界線,破壞了這種人際交往的適度平衡感,人就會產生一種厭惡感,然後開始慢慢的疏離對方。

生活中就有很多人拎不清,自認為和你關係好,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幹涉你的決定,認為和你親密無間,就不需要保持彼此之間交往的距離。認為,彼此之間是好朋友,就應該把所有的秘密都分享出來。

我有一個朋友,是那種很喜歡替我做決定的人,她覺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

但是,將一個人的秘密全部公佈出來,就像一個沒有穿衣服的人站在舞臺上,毫無隱私可言。

所以我拒絕了她的要求,保持了自我,也和這段關係保持了距離。

我和她保持了距離之後,結果卻出人意料,她反而不會來過多的干涉我的決定,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因為保持了適當的距離得到很多的改善。

果然,距離會產生美,產生好。

所以,成年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這種距離,不僅是朋友需要,戀人需要,同事也需要。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1:朋友之間的交往,需要親密有間

查理士說:朋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使友誼永存。如此便不會有親近過後陌生的不安,也不會有深交後患得患失的惶恐。

有事聯繫,沒有事各忙各的,更不會因為沒有經常聯繫就心生距離。

萍是高中好友,高中畢業後,我到天津讀書,她來北京工作。平時沒有事情我們不會經常聯繫,有事情說才會找對方。

大三,我考研,比較崩潰,就打電話給她跟她聊天。結果第二天她就出現在我的宿舍樓下,原來是她放心不下我,跟公司請了三天假專門過來陪我,事情結束之後她回北京工作,我依然準備考研。

之後,她忙她的,我忙我的,偶爾,會電話聯繫問候彼此的情況。

我想真正的朋友就是這樣的,沒有時時刻刻聯繫,但是彼此的心一直都很親密,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助,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去幫助你。

反觀那些,天天一起吃飯,一起逛街的人,不一定會是真正的朋友,有些人雖然天天在一起卻各有各的心思。當你有困難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一遇到和利益相關的事情,根本不會考慮你的感受,甚至不惜和你撕破臉。

真正的朋友,並不是行為上的親密無間,而是心靈上的心意相通。

《莊子·山木》中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澧。” 所以,真正的朋友之間的交往都是比較平淡的,親密有間。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2:戀人之間的交往 需要保持適度距離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講道,男人就像橡皮筋,當男人愛上女人時,他需要週期性的抽離。有時給男人適當的空間,緩一緩,會更有利於夫妻關係的穩定和諧。

再親密的人,也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喜歡但是沒有必要隨時隨地都膩在一起,愛情最好的模式是:彼此依賴,又相互獨立。

身邊有很多的朋友,談戀愛之後,就不再維持其他的關係,生活重心都放在男朋友身上。

當一個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一個身上時,很容易變的患得患失,沒有自我,會變的敏感多疑,愛情也會因為過度親密而變得緊張。

愛人,是需要空間和距離的,有距離的愛情才會更加幸福甜蜜。

娛樂圈的模範夫妻杜江和霍思燕,就是因為相處有道,才能長久的恩愛。杜江出差,霍思燕就忙自己的事情,不去打擾她,霍思燕外出拍戲,杜江會陪她去,霍思燕拍戲時,杜江就做自己的事情。他們不會強迫對方一定要做一樣的事情,並且會給對方空間讓對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愛情的距離,就應該像霍思燕和杜江一樣。適度有方,彼此之間有距離,更有愛。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3:同事之間的交往 需要進退有度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保持距離,互不打擾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在工作中,同事動不動就麻煩你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時不時又會干涉你的決定,小到生活大到人生計劃她都喜歡橫插一腳。

明明只是一般同事的關係,卻操著不該操的心,根本不把自己當外人看。

之前在公司做拍攝工作時就有遇到過這樣的同事,拍攝公司的產品樣片,老闆看過之後很滿意,說其他的照片按樣片處理就可以了。但有一個同事,她卻老是覺得不行,哪裡都不滿意,各種挑毛病,但是她又說不出樣片到底是哪裡不好。

如果她所提的意見都在點子上,我完全可以接受她的意見,但問題是,她連自己在說什麼都不清楚,說半天也說不到重點上。

她不僅喜歡干涉我的工作,也喜歡干涉我的私生活。

你有男朋友了嗎?你怎麼還不結婚,你工作到這麼遠的地方,你父母怎麼辦?你真是一個不懂孝順的孩子,你衣服怎麼可以這麼穿等方面的問題都會不停的干涉我。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同事她特別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我的生活,干涉我的決定。我一度覺得這樣的相處方式很累,並且很想逃避。

這並不是一個同事應該做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同事該關心的事情,這樣的距離太近,這樣的方式太過。

其實大家都只是同事關係,親密程度大家也是心知肚明,沒有必須打著關心別人的旗號來窺探別人的隱私,更沒有必要去幹涉別人的生活。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是懂得距離,掌握分寸,而不是不懂進退。

二:成年人社交的基本準則

1:不添麻煩:是成年人必須做到的第一點

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能夠自己百度知道答案的問題就不要去浪費別人的時間。

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會,只是你不想要麻煩自己,卻喜歡麻煩別人而已。

很多成年人都沒有意識到,過多的給別人添麻煩,其實是對自己能力度的減分。

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真正有能力,邏輯思維很強大的人,不會總是給別人添麻煩。

過度的給別人添麻煩,不僅說明你能力不夠,同時也說明你情商也不夠高。

為了不給我們自己的能力度減分,我們要學會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

成年人社交的基本準則,從不給別人添麻煩開始。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2:自己消化情緒:因為別人壓根就不想聽

消化情緒,是我們成年之後的一門必修課。

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成為一個優良情緒的控制者,而不是做一個無能為力的抱怨者。

人都喜歡接受良好情緒和積極事物,不喜歡聽各種抱怨和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別人,也會影響自己。抱怨只會讓負面情緒近一步膨脹,擴大消極情緒的影響力。

冷靜思考和馬上行動才有可能消除負面情緒帶來的困境。

以上兩點,是成年人社交的基本準則。

規則的存在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從而去適應它,遵守它,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人際交往的準則亦是如此,只有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才有可能在人際交往方面做得更好,擁有舒服的社交關係,最後,贏得高質量社交。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三:舒服的社交,你需要做到這幾點?

1:不去幹涉別人的決定

有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機體作為一個信息加工和綜合性的需要系統,不僅需要使自己所接受的刺激總量保持在最佳水準,也需要各種刺激量保持在匹配與平衡狀態。

所以,交往和獨處都應當有一個“度”——處於適中狀態。

狄更斯也說過:“別人的事,也許和買來的舊衣服一樣,穿脫隨意,用不著多動心思。”

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別人,沒有辦法去為別人的人生負責。所以,要分得清輕重,別人問你意見,你可以談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是千萬不要,站在一個制高點,去否定別人的一切。

我們一定要清楚,每個人的出生和眼界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干涉,才是最好的尊重。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2:保持適當的交往距離

叔本華曾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感。

比如人際關係中一些最基本的,不和已婚的男同事不清不楚,不隨便去做別人的副駕駛,不隨便打探別人的隱私等等。

社交需要邊界,更需要建立邊界

三毛曾在《西風不相識》裡講了出國留學時的一段經歷:

出國在異地他鄉,三毛為了和室友們搞好關係,經常主動幫舍友做事。慢慢地,在室友眼裡,她主動幫忙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有一次她沒有幫室友做事,反倒被室友責備:“三毛,關窗,你要凍死我們嗎?”

三毛反擊,從那以後,室友對她的態度也柔和了很多。

一味的付出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步步退讓只會讓別人只會覺得你很好欺負。

申明自己的原則,亮出自己的底線,才能建立自己的邊界,讓別人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這樣,你才能很好的建立你自己的交往邊界。

親密而有一定界限,才能維持長久穩定的關係。

除了做到舒服的社交,我們更需要高質量的社交。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四:如何高質量社交?

低質量的社交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你帶來很多負面的情緒。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高質量的社交不一樣,它能夠給你帶來很多收穫,讓你快速成長。

那麼:如何高質量的社交?

1:社交中保持自我

《烏合之眾》中說“人一旦到群體中,智商就會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感,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但是高質量的社交,需要你在群體之中也保持自我。

在九月份的時候我加入了書屋,書屋經常會有讀書活動,在這個社群裡面,在自己時間充裕的時候,參與社群的討論,時間不充裕時,抽時間看他們的討論,然後自己再進行思考。

自己把控節奏,向群體中優秀的人學習,倒逼自己去學習和看書,最後獲得了快速的成長。

在這個群體之中,學習別人的優點。

但每個人身上閃光點是不一樣的,

別人成功的路徑也是不可複製的,所以,不能盲目跟從,在學習別人的優點時也需要保持自我。

在社交中保持自我,掌控自己的節奏,才有可能獲得真正高質量的社交。

成年人之間的禮貌社交,在於保持距離

2:有目的社交

帶有目的的做事情,目標的針對性才會更強。這樣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符合自己目標的事情。

社交也是如此。

有目的的社交才有可能獲得高質量的社交。

想要掌握相關領域的知識,就需要加入相關領域的圈子。這樣,不僅可以認識同一個領域很厲害的人,交往也會更具有針對性。

為了攝影的學習,我專門報了一個攝影的面授課程,這次有針對性的社交,不僅讓我獲得攝影方面很專業的知識,也交往到了一些在攝影方面很厲害的朋友。

當你想要高質量的社交時,不凡有針對性的去選擇社交對象,帶有目的的去社交 。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去保持一些距離,進行禮貌的社交,也需要在社交中保持自我,有目的社交去提高社交的質量。

成年人的世界裡,禮貌社交在前,高質量社交在後,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