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小時候的農村,曾經的我們,回不去了

農村長大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比起來,真的很多不一樣。走進城市,一切都那麼陌生,讓人想要退縮,可是回頭去看的時候,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小的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折一根樹枝,就可以當做一柄寶劍;捏一團稀泥,就可以搭建起一個小房子,甚至還不知道城堡是什麼;掐一片樹葉,放在嘴邊吹響,簡單的節奏彷彿一首完整的曲子,一樣讓人餘音繞樑不絕於耳。農村孩子的玩具,只有大日然最簡單單調的色彩,泥土的黃色、樹枝的褐色、枝葉的綠色、石頭的灰色,甚至花朵都是濃濃的紅色、淡淡的粉色、暗暗的紫色或輕微的藍色。而這些所有的顏色,都是弱弱的,不帶有任何光澤。農村的人門也是樸實的,穿著粗布藍衣,手著鐮刀揹著揹簍,即使手裡忙碌的割著麥穗,卻不忘和同伴閒談著家常裡短。

小時候的農村,曾經的我們,回不去了

當農村的孩子長大,走進城市,新的世界展現在眼前。樹木花草不再是濃郁成片的生長,而是規規矩矩的立在它應該站在的崗位上,多出一枝伸展到道路上的枝幹也會被砍斷;車輛必須按照規定的方向行駛、按照道路交通指示燈前進、轉彎或暫停;在這裡除了零星的小鳥和牽在手裡的寵物,你看不到任何自由奔跑的動物;老家的土坯房也看不到了,取代它的是高聳的由水泥鋼筋組成的大樓;路面不是泥濘的土坷垃,只有少許的泥土和灰塵。路旁的玩具店多姿多彩自帶光芒,有毛茸茸的小熊、美麗的芭比、強壯的超人、炫酷的跑車,電動玩具發出悅耳的鈴聲,吸引著路過的小孩。城市裡的人們卻各自忙著趕路,這個急著去參加會議,那個趕著去搶貨源,偶爾遇到路上推銷的業務員,也只是擺擺手趕緊走開。

小時候的農村,曾經的我們,回不去了

好在農村來的孩子不怕吃苦,因為老家裡的牛啊自己放過,麥子呀自己割過,玉米呀也掰過在用小揹簍往家裡駝過。可是,總有很多地方覺得自己融入不了這裡呢?比如沒有喝過星巴克之類的咖啡,覺得犯不著幾十塊錢去喝那甜中帶著苦澀的玩意兒,看似高級的陶瓷小杯子裡也裝不了幾口,也學不會一點一點抿著還得做出很享受的樣子。所以在城市裡,即使掙著錢了,生活品質看起來和從小在城市生活的人無異,卻總有那麼一些原始的東西無法改變。

小時候的農村,曾經的我們,回不去了

長大了,再慢慢成熟了,想要真的用心的再回到老家去看看。老家的土坯房也推了,家家戶戶修起了小樓。回家的路也不是黃土錘實的土路了,水泥小路一直鋪到了家門口。家裡的傢俱全變了,大餐桌、沙發椅。不是小時候的感覺了。

小時候的農村,曾經的我們,回不去了

好不容易找到還沒有被當成柴火燒掉的條桌、方桌和凳子,才發現它們都變得好小,不像小時候可以在上面上躥下跳那麼高大了;曾經覺得自己跨不過去,甚至一度被嚇到不敢過的小水溝,其實也不過一小步的距離。

小時候的農村,再也回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