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糟糕的構圖會讓一個精彩的主題看起來很沉悶且無趣,但是一個良好的構圖可以從最普通的場景中創造出一個有韻味的畫面。

不要覺得我們必須要記住所有構圖的經驗法則,並將其套用到我們所拍攝的每張照片上。相反,我們需要的是多花時間進行更多的練習,只有這樣當我們帶著相機外出時,才能將所學的構圖思路變成拍攝的“第二天性”。

為什麼旅拍構圖易翻車?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隨著黃金週小假期的結束,很多攝友們都已經旅行回來,但是回頭查看自己所拍攝的作品時,卻發現旅拍構圖翻車的情況屢見不鮮。其實,即使是一些拍攝經驗較少的攝友們,也會很快的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不同的規則很難被應用出最佳的效果。

其實攝影構圖並不複雜。例如,我們有各種各樣類似於“三分法”或“黃金分割”等理論作為參照。但是如果我們太過關注嚴格的公式,照片將失去任何形式的自發性。適用於一張照片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另一張。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關鍵是要理解我們所做的構圖決定是如何影響照片的外觀,以及人們如何看待這些照片。在旅拍過程中,您的主題和場景會比較廣泛,這需要更開放的方法。照片定格的方式,焦距的選擇,甚至一個人的位置,都會使照片與眾不同。

當然,技術知識在攝影中非常重要,甚至在照片構圖的某些方面也是如此。但要拍出好照片,我們也需要一定的視覺知識。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挑選出了近期一些攝友的旅拍作品,以點評這種更加接近實戰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如何將構圖進行一次系統的完善。

旅拍典型失誤#1:不懂簡化場景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當我麼們用肉眼看一個場景時,大腦會迅速地挑選出該場景中感興趣的關注點。但是我們以同樣的角度去拍攝該場景時,因為相機是完全捕捉它前面的一切,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所拍攝的圖像沒有視覺重心,從而也就產生混亂的照片。上圖中攝友拍攝的女友旅行景點打卡照片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雜亂的背景搶佔了主體的視覺權重,畫面中的遊客造成了場景的關注點混亂。當我們查看圖像時,直接的感觸就是眼睛將無處安放。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此時我們需要做的是確立主題,然後通過一個適當的方式突出我們所要拍攝的內容,使它成為注意力的中心。這樣也就告訴了觀眾什麼是該圖像中我要表達的關注點。通常的做法是我們可以嘗試將不需要的物體擋在畫面之外,也可以把它們放在背景中,或者讓它們成為內容敘事的一部分。簡而言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通過簡化場景突出主題,經過調整後再次拍攝是不是就好多了呢?

要點:場景拍攝越簡單,主體影響越大

  1. 靠近些或改變視角,把場景的其他部分剪掉
  2. 輪廓和形狀是強有力的主題,可以增強圖像的視覺引力
  3. 在拍攝人像時,我可以使用散景虛化不必要元素,而突出主體

旅拍典型失誤#2:錯誤的展現方式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當我們在拍攝一些大型場景或主體時,使用錯誤的構圖視角很難讓觀眾知道我們的拍攝對象在畫面中實際有多大,也很難通過正確的展現方式放大拍攝主體,使其畫面更有衝擊力,上圖為攝友在大興機場拍攝的作品,雖然機場非常寬敞高大,但是實際拍攝效果卻略顯壓抑。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更接近問題的主體填充畫面,以仰視角進行拍攝。靠近一些會讓事物有更有趣的看法或觀點,讓照片的視角抬高,可以使我們從一個相對渺小的角度拍攝,讓主體更加強大。我們也可以為圖像添加一個我們熟悉的參照物,使其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實際的場景,例如在上面的場景中增加人的元素,通過人作為參照,反應主體的規模感。

要點:產生更大的視覺權重或提升視覺權重

  1. 填充框架使主題更大,減少混亂
  2. 高,偏離中心的位置創造了一個更有趣的場景
  3. 通過為場景添加參照物,使其更加容易理解

旅拍典型失誤#3:取景不懂變通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很多的攝影初學者都非常容易陷入一種困境,自己卻渾然不知,那就是所有的圖像全部採用水平拍攝。雖然我們從水平方向看世界,但是這並無意味著我們的相機也必須如此。傾向於水平組合每個場景,的確在視覺角度對我們來說更自然。可畢竟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場景不會都符合相機傳感器的比例。雖然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卻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往往在一個場景多種嘗試,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我們可以試著把它變成一個垂直的畫面,調整你的位置嘗試新的風格。也可以通過後期裁剪來調整水平和垂直拍攝的效果。另外,如果在同一場景採用不同構圖方向,人的主觀意識也會因此發生改變,兩種構圖將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

要點:考慮目標主體,相應選擇才能更好平衡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水平構圖主題:物體、線條、形狀、形式等等往往給觀者一種穩定和平靜的感覺。因為水平物體與地面平行,不會因為地心引力而下落。當我們站立、行走、跑步等時,我們不斷地與重力作鬥爭,而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我們則相反。水平位置對觀看者來說意味著一種穩定、安寧和平靜。如果想在圖像中顯示這些屬性,那麼水平構圖是理想的。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垂直構圖主體:如樹木、燈杆、建築物等,被認為是強大的,因為他們對抗萬有引力。正如之前所述,任何非水平的物體都必然會由於重力而下落。垂直構圖有助於給圖像一種力量感,也強調了在水平構圖中最容易丟失的物體的高度。我們傾向於從左到右查看圖像,但垂直組合迫使我們從上到下查看圖像,使其對查看者更具吸引力。

垂直構圖的另一個重要考慮是在風景攝影中創造深度。你有足夠的空間來強調前景、中間地帶和背景對象,這使它成為風景攝影師不可抗拒的選擇。

旅拍典型失誤#4:刻板的構圖方式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剛剛開始進行拍攝時候,很都初學者都喜歡把要拍攝的主體放在畫面的正中央,這在建築攝影中非常受用,因為絕大多數的建築都是對稱平衡的。然而,在旅行攝影中這會產生相當靜態且刻板乏味的圖像。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是套用三分法,將圖像分成水平的或垂直的三份,通過把主題放在這些區域產生的線或交叉點上即可打破圖像的刻板印象。雖然簡單,但這的確是一種被高估的方式。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相反,把主題從中心移開,感受一下它是如何與場景中的其他元素平衡的,構圖規則僅僅是規則而並非規定。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絕大部分的構圖規則都是為了畫面中的平衡而服務。實現這種視覺平衡沒有硬性規定,但你很快就會學會依靠直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看起來是對的。

要點:通過視覺權重讓畫面更加平衡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尺寸權重平衡:您會發現尺寸是顯示平衡構圖的最佳方法之一。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大小是相對的。較大的事物往往離我們更近,而較小的事物通常離我們更遠。運用這個想法可以幫助您創建一些非常有趣的圖像。較大的物體比較小的物體具有更大的重量。因此,它們將更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將您的主要主題作為最大的對象對您和您的攝影都是有益的。您可以用自己的視角來做到這一點,並縮短與主要主題之間的距離。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色彩和飽和度權重平衡:大膽的明亮色彩比飽和色彩更突出。在純淨的單調背景上爆發出的色彩將更加吸引觀看者的注意力。這使您可以設置圖像,將注意力吸引到一個或兩個對象上。具有對比色的主體可以幫助圖像更加跳躍。彼此相鄰的顏色可以幫助觀眾從一個視覺重心更好的過渡到另一個,這將使觀看者的參與時間更長,產生更強的視覺引導。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色調和對比權重平衡:色調和對比度在攝影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較暗的物體比較亮的物體具有更多的視覺權重。陰影和深色物體也可能分散主的注意力,這在拍攝中應該注意。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焦點權重平衡:焦點只是我們可以迫使觀眾將注意力轉移到構圖中某個區域或主題的一種方式。與沒有對焦的區域相比,對焦的區域將具有更大的視覺重量。景深是去除場景中不必要區域的有力工具。

旅拍典型失誤#5:前導空間錯誤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即使照片本身是靜態的,它們仍然可以傳達強烈的動感。當我們看照片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傾向於向前看,如果我們的拍攝對象除了離開畫面外沒有其他地方可以移動,這就會產生一種不平衡或不安的感覺。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從最基本的角度來看,“前導空間”原理意味著在構圖對象時,構圖良好的圖像在對象面對的方向上將具有負空間。對於移動的對象,它將位於對象移動的方向。在上面的示例中,左面的照片是原始照片,右面是我將其裁剪掉後的照片,因為失去了前導空間,所有這些屬性創建了一個失去動感的圖像。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當對象運動時,前導空間的效果會更加顯著。在上圖中,我們有一個輛行駛的車,從左向右移動。在移動的方向有一部分引導空間,讓車子進入場景。當我們裁剪掉這部分空間會使圖像故事的敘述中缺少一些內容,車無處可去。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但我們也要同樣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車的後方加入引導空間,而將前方去除,這樣會產生什麼效果?其實很簡單,這樣會產生另一種相反的效果,看上去車輛是離開空間。

要點:是引導不是規則,並不適用所有主體

前導空間並不是一個規則,它更多的是一個引導,遵循以實現更好的圖像。前導空間可以應用於有生命的物體,如人和動物,以及運動中的物體,如汽車。無生命的物體不能真正受益於這個引導。

旅拍典型失誤#6:信息傳遞內容少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產生原因:攝影構圖有點像一種視覺語言,我們可以用它來傳遞特定的信息。然而,當我們有時使用文字來敘述事情時候,往往是使用一段話而並非單一詞彙,因為我們很難以點概面。單一的圖像並不是完整的表述方式,所以傳遞的信息內容少參考的觀點受限,很難讓人理解。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失誤的解決方式:攝影構圖更像是撰寫照片散文來講述您的旅行經歷,您將著眼於傳達所見所聞以及如何使觀眾更能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創建一系列不同的構圖,多角度的闡述。將注意力集中在每個圖像中的一個主要主題上,可以構建一個整體插圖,向觀看者傳達當時會有更好的理解。

要點:切勿以點概面,嘗試多角度闡述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在報紙上,很多故事通只附有一張照片,因為報紙中的是文字支持著圖像,所以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圖像中的所述內容。但是旅拍更像是一本雜誌的,我們需要的是拿出一系列照片,共同講述她們的經歷。每個照片都有一個清晰的關注點,並傳達整體體驗。

結語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旅拍是一種非常有包容性的拍攝方式,涵蓋了眾多不同的題材,這也對實戰能力帶來了重重考驗。雖然構圖技術千差萬別,但是我們只要儘量規避大部分的拍攝失誤,多去注意主題和構圖中其他元素之間的關係,注意將視覺重心迴歸主題,並讓它講述你想要的故事就莫大的成功。

簡而言之,讓主要主題突出更容易讓人們併產生共鳴,但又不僅僅是突出。我們還需要讓觀眾站在我們的角度去看待主題和場景。

這裡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

讓構圖不“翻車”,才是旅拍路上最大的修行!(理解越深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