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亞瑟.史密斯(明恩溥)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英文版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中文版

前些時候,在《今日頭條》上無意中看到關於朱之文的採訪視頻,視頻內容令我想起了《中國人的素質》這本書,也引發了我對這個人的興趣,於是上網一搜,網絡條目中居然有他:“ 朱之文,別名:大衣哥,1969年11月27日出生於山東菏澤單縣,中國大陸農民歌手。“

視頻基本是採訪朱之文本人和他們村莊的鄉親。

朱之文出道後掙了一些出場費,於是村裡的左右鄰居買車、建房都向他借錢,連村中修路、建公共設施也都向他要錢。這些,他也沒有拒絕過,但這些人都是隻借不還。畢竟朱之文的錢是有限的,可只要拒絕一次,馬上就被淪為仇人。當採訪者問借錢者為啥不還錢時,回答是是他那麼有錢,還啥還?不再給借就是壞人;連村支書也說,他能出名是因為村子的培養,現在出名了拿錢出來給村子用是應該的。

結尾是朱之文懊惱的說:“我沒有出名,沒有錢只是個普通人多好!”錢被借光,一貧如洗,但還有人不斷向他張口,拒絕意味著製造仇人,他和妻子已經無法在村中待下去了,流露出遠走他鄉的意思。

突然間,閃現在我的腦海中的是《中國人的素質》中“死要面子”、“冰人冷語”、“誠信缺失”、“迴避現實”這幾個章節的標題。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傳教士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中文名:明恩溥(pu)(1845—1932) 。

此書的取樣模板是100多年前的山東德州恩縣(現在的平原縣)龐莊農村,朱之文鄉親的作法,感覺和100多年前國人思維意識幾乎一樣。同樣是山東農村,難道這是一種暗合?難道我們的社會文明100多年來就沒有進步嗎?我內心深處有很強反感自己如是想的心理牴觸,如同二種力量在對決。但,朱之文鄉親們的作法實在打臉。

4月中旬,我住院調用新藥的用量,就帶了本去年3月去日本時購買的《ユングのタイプ論に基づく世界諸國の國民性そして內向型國民の優れた特性》,利用住院期間閱讀。

此書的作者,是60年代師從近、現代哲學和數理論學領域的著名教授Joseph M.Bochensky的日本學者山口實,他的著述頗豐,該書是2017年剛出,利用榮格心理學理論剖析世界不同國家國民性格的專著。從本書的副標題,沒有加黑的句子可知,主要以分析日本國民性為主,同時剖析世界各國的國民性。

他在本書中,把中國的國民性格分類為:外向直觀.思考型;美國的是外向直觀.情緒型;俄羅斯的是內向直觀.思考型;日本人的是內向感覺.情緒型。對於專業心理學,我幾乎是一無所知,分類的學術意義也並非很明白。

但我感興趣的是結論是否有合理性?他的心理分析與推理方法,是採用已有相關名家描述該國人情習俗的著作,加上他親自去現場調查訪問。此時,驚奇的發現他採用的分析模板著作,竟然是1892年出版的【美國】亞瑟.史密斯《中國人的素質》一書。

等讀過李景深等國內名家的書評後,才知道這本書一出版就被日本人翻譯成日語《支那人之氣質》。足見此書,在全球成了瞭解當時中國人的“指南”。

也足見,這本書成了外國人瞭解中國的窗口,但是中國社會的激烈變化,這本書的內容早已不能適合現代中國的現狀,但其中的對國人固有缺點的總結,卻在現實中屢見不鮮,也使得我不得不思量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我們究竟改變了多少?

那麼這本書,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是否真的符合中國國情,客觀公正?暫時先不回答各位的關切。

一.國內外學界各位著名大家對《中國人的素質》的評價

我們還是一起先看看,國內外學者名流對此書的評價,儘管評價文字寫於近百年前,但現在讀上去其哲理並未過時。在本書的附錄中,著名作家魯迅,學界名流李景漢、潘光旦、辜鴻銘,於30年代,費正清於80年代都寫了對這部書的書評。

因魯迅非專意為本書寫的書評,就未摘錄其評論。但當他在日本仙台留學時,因讀此書,進而下決心放棄學醫轉事寫作,意圖改變文化中的缺陷,拯救麻木的國民性。無論這種說法是否為真,但也間接說明此書的影響力之大。

原本擔心網友不熟悉其中的有些名人,想詳細介紹之,但實在太佔篇幅,圖文超過5000字,大家讀的時候就太累。若大家想仔細瞭解,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網上查,即刻就會得到詳盡介紹。

故,本篇中就不一一詳解。

李景漢(1895.1.12—1986.9.28)先生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社會調查專家。其在1936年6月在本書的書評中如下說,書評太長,我按本文的主旨,重新進行了編錄:

我初次得讀史密斯的這部書,約遠在25年以前。所讀的不是英文原本,大約是日文譯本,因為記得書名是《支那人之氣質》。我也記得在那本書的許多頁的空白處,有不少鉛筆寫的批評,其中大部分是別的讀者在讀時發生的反感,還恍惚地記得有”胡說“和”放他孃的.....“等類的話。”

“有人以為史密斯所描寫的不過是一些社會表面的現象,是一些拉雜的、平常的、膚淺的敘述。我們不要忘記,世間最平常的東西,往往也是最重要的東西。”

“因為了解與承認自己的弱點,不是恥辱,唯有不努力從事民族的改造,看不清民族的出路,才真正是恥辱。”

照李老所述推算,1911年前後,這本書就被翻譯成書在國內出版了。我手上的是陝西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譯者梁根順,翻譯文字流暢屬於上乘之作。現在網絡上銷售的好像是最近翻譯,書名也成了《中國人的性格》,亞瑟.史密斯也有被翻譯成中文名:明恩溥。但,因未看過最近的譯本,故不作評價。

潘光旦(1899年8月—1967年6月),男,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

潘老先生1936年6月在其書評中寫道:

“史密斯是美國的一位傳教士;生於1845年;於1872年來華;最初在山東傳教,前後約有三十年之久。辭職後,移居河北通縣,致力於通俗教育。年老退休,始回美國。他畢生的著述,幾乎全部以中國作對象:《中國文化》出版於1885年;《中國人的素質》1894年(原文如是,但前言中卻是出版於1892年);《中國的農村生活》1899年;《騷動中的中國》1901年。”

潘老的評述分了4層,全部引用太過冗長,總之他認為是“史密斯和中國的關係,既如是其長久而親切,觀察所及,當不至於過於浮淺。”

辜鴻銘(1857年7月-192 8年4月),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我們舉的關於中國人特性的最後一例,是其缺乏精確的習慣。這是由亞瑟.史密斯提出並使之得以揚名的一個觀點。”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5月—1991年9月),美國籍,盎格魯-撒克遜人,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是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被稱為“頭號中國通”。

他於1985年12月在美國曆史協會成立10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說:(節選自費正清《眺望中國》一書)

美國人心目中對中國的映像的幻滅,是由一本讀者甚多的著作加以完成的,即亞瑟.史密斯牧師所著《中國人的素質》。…史密斯把作為文化差異的“貧窮”與“社會團結”,寫得特別精彩。”

那麼現代的國內學者又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素質》一書?以下的文摘是2010年刊載在《德州學院報》上,該院歷史系副教授張立勝《龐莊教堂與西方文化在德州的傳播

》論文中的觀點,感覺這篇論文整體用一種批判的立場,在記述亞瑟.史密斯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及因此作出的貢獻:

“明恩溥(該文中採用亞瑟.史密斯的中文名)的代表作《中國鄉村生活》和《中國人的素質》,更是成為外國人研究中國社會問題的專著以及西方人瞭解中國的一個窗口。需要指出的是,明恩溥著作中的某些內容是膚淺的、片面的,乃至有不少汙衊之詞,如在該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實際情況及需要》裡,他作結論說:‘中國文化是自私的,需要美國的發財文化;中國的經濟是落後的,需要美國的商品和現代科學;中國的道德墮落,貪汙腐化達到極點,以至不能看守自己的海關,不能讓他們收稅而自肥。’總之,在他看來,所有的中國人都惡劣得出奇,只能由美國人來改造,來統治。

另一方面,其著作又是觀察中國腹地特別是華北農村之後而得出的,因此其中某些說法對於反思國人的劣根性是有一定意義的。”

我不知道張教授引用的哪本書中的語句,在《中國人的素質》一書中,並沒有看到上述的語句。

二.《中國人的素質》究竟有哪些內容?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據說是當年的教堂照片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龐莊小學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村中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教堂原址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國民性

原址上的民房

2019年10月19日,我驅車538公里前往德州,本次的目的之一就是探訪亞瑟.史密斯100多年前曾經居住過30多年,並把此處作為自己觀察中國農村的模板--山東德州恩城(今天的平原縣)龐莊村。20日一早,在當地友人的帶領下,通過導航、向路邊的當地老人打聽,才找到了龐莊。

龐莊被村級公路分成了南北二部分。

道路邊有村民晾曬的苞米,幾乎是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有裝滿金燦燦的苞米棒的桶狀倉庫,但村中很少看到人影。我們在教堂原址不遠處,廢棄的一所小學中,找到了一位村民向其打聽。他熱情的把我們領到早就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的教堂原址處,現在是這位村民的家。據說是1976年左右,亞瑟.史密斯居住傳教的教堂就拆掉了。

看到眼前的民房,我在暗想,難道亞瑟.史密斯就是在這裡居住了30年?當然,現代的龐莊村中道路早已全部硬化,民居佈局也井井有條,若是他居住在現代的龐莊,不知道他的著作又該如何寫了?

但是他在100多年前寫成的《中國人的素質》,不同的人會因立場和角度不同,會解讀出不同的觀點。正如他在本書的“引言”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作為一個整體,不可能用一個概念來概括中國人的素質。”他擔心別人誤解他寫此書的用意,特別說明:“拒不讚美中國人所具備及所展現的優秀品質,其理由是站不住腳的。同樣,也會有一種先入為主之見的危險,言過其實地去讚美中國人的道德行為,這種誇獎簡直無異於貶低。”

根據作者的介紹,他在出版此書時,利用的是他早就寫好的素材。為了全面正確,他只是從全部素材中選出了1/3。全書用27章佈局,每章的標題就是他提煉出的國人的特點。

從“死要面子”開篇,依次是“省吃儉用”、“勤勤懇懇”、“恪守禮儀”、“淡漠時間”、“隱晦曲折”、“生性多疑”、“委婉含蓄”、“圓滑固執”、“思維混亂”、“冷眼旁觀”;進而用了“夜郎自大”“患得患失”、“襲人故智”、“甘願受罪”、“隨遇而安”、“隱忍不言”、“知足常樂”、“以孝為本”;更進一步的指明國人受文化傳統缺陷養成的不足“善舉不足”、“冰人冷語”、“忿詈怒斥”、“推脫責任”、“肚皮官司”、“誠信缺失”、“信仰含混”、“迴避現實”。

由於從本書的章節題目就能知悉作者總結出的國人的缺陷與優點,故,我把全書的所有章節,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依次序列出來。大家即使沒有讀過本書,也能從章節的題目中略知亞瑟.史密斯總結出的國人優劣特徵。

從題目和亞瑟.史密斯的所作所為我們就能看出,儘管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國人的劣根性,但他是真心的想幫助當時積弱積貧的中國。1906年3月,他用情真意切的言辭、激烈雄辯的口才,說服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把庚子賠款退還給中國,以此推動留學生赴美學習現代科技、建成清華大學。這些,都是這位傳教士對中國做出的無言貢獻。

此書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幫外國人傳教士由於對宗教的熱忱,不怕吃苦、危險,活動在中國最底層的農村。估計清朝末年,最熟悉和最瞭解中國社會狀況的正是這批外國傳教士。但是他們也在探索,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怎麼會變得如此的破敗落後,他們意識到的原因之一就是“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儒學是全人類最值得讚許的學術成就。的確,西方讀者難免會發現儒學經典大都空洞幼稚。”當他們進一步的深入到中國社會之後,他們失望的發現,很難影響和改變中國的封建與落後,原因依然在儒學:“

在悉心考察了中國的一切現狀之後,最友好的批評家也只能無可奈何,但又不無悲哀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儒學的最終結果就是中國’。”

亞瑟.史密斯在本書的結尾,為100多年前的中國改革指出的方向是:“中國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以及社會,都需要一種全新的生活。我們發現,中國的各種需要僅僅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永恆而又完整地予以滿足。”但,後來中國近代史的現實是,經歷過各種付出慘痛代價的試錯,直到中國共產黨人建立起新中國後,中國社會才出現了他理想中的中國社會建設之路;包括英國的羅素在其著作《中國問題》中對未來中國的憧憬,他考察中國後認為,中國只要做到以下三點,就成為文明覆興的現代中國:1是建立一個有序的政府;2是在中國人支配下發展工業;3是普及教育。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無意中應合了這種分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發展之快,科學技術與軟硬件的現代化之成就,令世界為之震驚與歎服。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儘管新中國經歷了70年的建設,但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沉渣泛起,國民的劣根性並沒有完全被改良,就如本文開篇中所舉的那位農民歌唱家的遭遇;還有,如果從日常生活中的碰瓷、老賴等陋習看,有時候會悲哀的發現,我們國民性中的劣根性,100多年來被改掉的真是非常有限。

那麼,原因究竟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