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申之魅


春暖花開,又到了上賽場引擎轟鳴的F1時刻。想和F1手車偶遇?那來上海國際賽車場卡丁車場就對了!

F1落滬15載,每年的F1中國站賽事期間,總有F1車手會造訪這裡,阿隆索、庫比卡、海菲爾德、小林可夢偉等一批車手均感受過這條賽道的魅力。而對於不少擁有賽車夢的少年而言,小小卡丁車正是他們飛馳人生的起點……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上海國際賽車場卡丁車場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貼地飛行-

卡丁車是英文KARTING的譯音。卡丁車的結構極其簡單:一個車架,一臺兩衝程或者四衝程發動機,四個獨立車輪便構成了卡丁車的全部。易於駕駛、安全性高而又刺激,普通娛樂型卡丁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競賽型卡丁車的時速可達130公里,說卡丁車是貼地飛行,毫不為過。由於其底盤極低(離地僅4cm),所以車手感覺到的相對速度會比實際速度高2—3倍,也就是說,即使駕駛娛樂型卡丁車,在賽道上也會感覺時速飆升到240公里的刺激。

卡丁車在過彎時,會產生類似F1賽車轉向時那樣的橫向加速度(約3到4倍重力加速度)。但得益於超低的底盤,只要安全帶扣好,手抓緊,完全沒有傳統賽車的危險。所以初學者體驗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往彎道的極限速度去靠近,感受平日裡駕駛完全感受不到的賽道刺激。

穿上護具、戴好頭盔,左腳剎車、右腳油門,一溜煙,卡丁車就竄了出去。筆者雖是有十幾年駕齡的老司機了,但真正駕駛卡丁車,感覺卻完全不同。由於卡丁車沒有方向盤助力系統,每次轉彎都要用盡全力去打方向,跑完一節(8分鐘)之後,兩個手臂已有些發麻酸脹。而放大倍數的速度感更讓人體驗到一般賽車達不到的刺激樂趣。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愛好者正在體驗卡丁車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過彎時,稍不注意就會甩尾、漂移,一陣飛沙走石之間,卡丁車就已在賽道邊緩衝區趴窩……各種炫酷賽車動作的背後,是心跳飆升的代價。對於普通玩家而言,卡丁車的最大魅力正是在這種克服速度感帶來的心理恐懼之中。

-痴迷速度-

穿著一身帥酷賽車服,汪凱棋正在車房與維修技師討論賽車細節。目前自己創業的他每週都會來這裡開上兩天卡丁車。“一方面是喜歡賽車,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放鬆。”

12歲時在共青森林公園第一次見到卡丁車後,汪凱棋就迷上了這項極具速度感的運動,即使後來出國留學都沒放棄。18歲生日,他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了人生第一輛卡丁車。而留學歸國時,他還花費不少錢最終將愛車從澳洲託運回來,運到上賽場卡丁車場繼續開。

和汪凱棋加入同一家卡丁車俱樂部,孫曄的卡丁車生涯開始的就比較晚。快30歲時突然迷戀上了開卡丁車,他笑言,目前自己參賽都要報名“老年組”。從租車到撿漏別人的二手車,再到如今更換成更快的比賽車,孫曄的比賽成績也逐年上升。笑言愛車是每個男人的天性,在孫曄看來,開卡丁車就是給追求速度感找尋一個出口,“在賽道上獲得的成就感是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汪凱棋調試賽車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車手搖籃-

卡丁車又被喻為“F1的搖籃”。如舒馬赫、塞納等眾多世界著名的F1車手都是由駕駛卡丁車開始,步入車壇。與一旁的上賽道同出一門,被暱稱袋鼠賽道的上賽道卡丁車賽道,就是微縮版的F1賽道。

對於上海本土車手而言,卡丁車同樣也是進階賽車生涯的第一步。曾獲得CTCC兩屆冠軍,目前效力於大眾333車隊的上海車手張臻東就是從卡丁車場走上賽車之路的。13歲那年,張臻東就首次破格參加卡丁車成人組全國錦標賽並拿下冠軍。也是那場比賽後,大家都知道了,在上海“有個小孩開車開得特別猛”。直至今日,卡丁車依然是張臻東保持競技狀態,進行日常強度訓練的最好方法。

上賽場卡丁車場技術總監李睿介紹,對於大部分賽車愛好者,或是有意進階職業賽車運動的小朋友來說,卡丁車運動是最合適的選擇:卡丁車入門條件不高,娛樂性的卡丁車場館不需要車手持有駕駛執照;卡丁車與賽車的基本原理相通,有助於培養車感和提升駕駛技巧。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習卡丁車的費用相對正規賽車培訓來說是非常划算的。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學習卡丁車好處不少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此外,學習卡丁車不但對孩子手部精細控制有嚴格要求,對於孩子體能和心理的鍛鍊也很有好處,更能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賽道情況瞬息萬變,每個學卡丁車的孩子都有一顆“大心臟”。

李睿介紹,近幾年,來學卡丁車的孩子數量增速明顯,如今,在上賽場卡丁車場的會員中,已有近一半都是12歲以下的少年車手。“每週末,攜家帶口一起上賽道的卡丁車家庭也不少。”(新民晚報記者 厲苒苒)

意無涯:飛馳人生


“我的一半人生,冷暖就讓我自己體味……”去卡丁車場的路上,收音機裡傳出的,恰恰是《飛馳人生》的主題歌。在那部被譽為全景紀錄中國賽車運動的電影中,賽車與人生是最大的命題。

在資深玩家眼中,玩卡丁車,難的並不是加速而是把握剎車點——提速的感覺的確爽,但若沒有在入彎前把速度降下來,結果就只能是“飛”出賽道。一邊剎車一邊在彎中掙扎是卡丁車進階的第一步,而如果能找到彎道與自己技術磨合的臨界點,那就能創造新紀錄。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卡丁車帶來極速快感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少年們愛卡丁車,因為這是他們實現夢想的第一步。而中青年人開卡丁車,更是因為賽車本身像是生活的寫照——在高速前進中需要始終保持清醒,人生也是在一次次磨合掙扎中穩步提升。飛馳人生,飈出的是速度,品味的卻是人生百態。(厲苒苒)

練門道:卡丁車駕駛技巧


一般娛樂型卡丁車的賽道會由U彎、S彎、高速彎三種構成。每條賽道不僅寬度、長度不同,而且直道和彎道的特點以及組合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線路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高速彎:入彎前儘量緊貼外側,瞄準彎心,緊貼彎心通過。在彎心點前後給油出彎。有一些高速彎甚至允許全油門通過。

U彎也叫髮卡彎,無論是採取晚剎車側重入彎速度(入彎角度大、出彎角度小)還是早剎車側重出彎速度(入彎角度小、出彎角度大)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控制好車身姿態,注意剎車油門的配合,否則會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

S彎:儘量保持勻速,以接近直線的方式通過,入彎前減到合適的速度,松油通過彎心,不能盲目加油和踩剎車,否則會在彎道失去平衡,影響走線和出彎速度。


夜上海·悅動|飛馳人生的起點


圖說:卡丁車越來越受歡迎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行有跡


上海國際賽車場卡丁車場:伊寧路2000號上海國際賽車場內,週二—週日 9:30-17:30

凌炫卡丁車俱樂部:通耀路579號,週一—週日 11:00-21:00

銳擎卡丁車俱樂部:沈杜公路5919號浦江鎮郊野公園,週一—週五 11:00-2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