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顧斌:把前列腺癌早篩工作帶入社區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顧斌:把前列腺癌早篩工作帶入社區


圖說: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顧斌 來源/醫院供圖

90歲的丁老先生膀胱內廣泛多發腫瘤,最大病灶約4釐米。假如採取保守維持的方法,短期不要緊,但長期的消耗和腫瘤進展很快會使老人生命走到盡頭。然而,採取手術治療,對於這樣的高齡患者來說風險相當大。丁老先生的家人帶著他來到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求助於泌尿外科主任顧斌。經過充分的溝通與評估,在多學科團隊的配合下,顧斌和丁家人一起闖過了高齡老人手術的禁區。顧斌說,按照術前制定的“精細操作、徹底切除”目標,使用等離子電切術快速地完成了手術,將多發腫瘤完整切除並取出,術中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一週後康復出院。

高齡老人膀胱癌手術,以前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幾乎是不做的。地處川沙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平時也接診過不少泌尿系統腫瘤患者,但診斷明確後,這部分病人要麼選擇去三甲大醫院開刀;要麼就回到老家保守治療,不願意動手術。長期以來,這裡的泌尿外科醫生做的手術多是泌尿系統結石等。

去年12月,顧斌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華山醫院泌尿外科,來到這裡當主任。來川沙的當天,顧斌就遇到一名患者急急忙忙要轉院。這名患者63歲,體檢時發現左腎腫瘤,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此前沒有做過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因此謹慎建議患者轉院。“我擅長的就是腹腔鏡腎腫瘤手術,我有把握呀。”顧斌向患者介紹了自己的方案,患者上網一查,這個主任的確是從華山醫院引入的人才,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當即決定不走了。兩天後,顧斌就為患者順利完成手術,完整切除了3釐米大小的腫瘤,沒有擴散轉移。患者十分激動,出院時還專門送來錦旗。

“川沙地區老年人多,泌尿系統疾病高發。這裡不缺病人,缺的是信任。”顧斌告訴記者,患者對家門口的醫院信心不足,醫生自己也擔心做不好手術,導致區級醫院的醫療水平發展不起來;而三甲大醫院的病人擠破頭,醫生忙,患者等,醫療秩序欠佳。“我來到這裡,就是希望改變現狀。”顧斌說,他對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的領導提出,希望添購一臺4K超高清腹腔鏡,有了先進的設備,專家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帶領整個團隊提升水平,也吸引更多患者來做曾經無法開展的手術。一個月後,這臺被稱為“超級機器”的4K超高清腹腔鏡就到位了,這臺設備在全上海尚不足五臺,在同級別醫院中也是唯一一臺。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顧斌:把前列腺癌早篩工作帶入社區


圖說:顧斌在看片子 黃日閱 攝

精細精準,引領外科手術變革

4K超高清腹腔鏡擁有4K分辨率,是原來全高清腹腔鏡的4倍,最大特點是顯示得更清楚,眾所周知,顯露越好對手術進行越有利。

60多歲的男性患者,半年前剛做完肺癌根治手術,複查又發現了左腎有一個2釐米的腫瘤。切除腎腫瘤難免損傷腎臟,腎臟受損又怎麼能做化療?有沒有既可以完整切除腫瘤又能完整保留健康腎臟的手術方案?4K超高清設備就派上用場了。打聽了顧斌的專家信息後,患者慕名而來,3月初接受了顧斌主刀的手術。在4K超高清設備下,精準切除了左腎腫瘤,術後複查腎功能正常,不影響化療。

不久前,由孫穎浩院士發起的“走遍前列縣(腺)——診療泌尿疾病,關愛老年健康”公益活動走進上海川沙,65歲的患者陳先生一大早趕來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參加。他腎臟囊腫兩年,體檢B超發現囊腫長大了不少,經增強CT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雙腎多發性囊腫。顧斌為其主刀進行4K超高清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這臺公益手術僅耗費一小時,陳先生體內的“定時炸彈”就不復存在,令他十分欣喜。

顧斌介紹,通過4K超高清腹腔鏡手術,更清晰地顯示細小淋巴組織結構,讓淋巴清掃更徹底,有效降低術後複發率;同時還能顯示更多的細小血管及神經,保障手術精準度及術中神經保留。腫瘤手術中不可避免有出血的情況,而出血會導致高清腹腔鏡手術區域變暗,從而影響結構辨認,增加手術難度,4K超高清腹腔鏡解決了這一問題,其手術視野的亮度及清晰度不受影響,手術精準度得以提高。目前,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已可開展4K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4K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將來,這臺設備還會應用於普外科、婦科等領域手術,醫院將真正進入微創技術的全新時代。

社區聯動,做好前列腺癌早篩

“前列腺癌與年齡密切相關,50歲以上的男性應關注前列腺健康。”顧斌說,以前門診病人來看病,沒有檢測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的習慣,醫生也不會特意強調。其實,PSA指標的異常對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特別有幫助。現在,凡是超過50歲的門診病人,他都建議檢測一下PSA。如果發現PSA升高,則需要進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檢。他此前在門診遇到過一名70多歲的男性,檢查發現PSA升高,後確診前列腺癌早期,顧斌運用4K超高清腹腔鏡為其做了前列腺癌根治術,術後恢復良好,這也成為該院第一臺運用“超級設備”所做的手術。

顧斌介紹,早期前列腺癌是沒有任何表現的,晚期前列腺癌可出現骨痛、小便帶血、排尿費力等症狀。因為前列腺癌早期沒有不適,很難發現,但如果早診早治,可明顯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目前,顧斌正著手聯合周邊社區,建立專病專科聯盟,共同開展前列腺癌早篩及PSA檢測的普及工作。除了平時抽空進社區對居民做健康講座、對社區醫生進行培訓外,他還準備和社區共同打造上下聯動的患者管理體系。他建議,50歲以上出現下尿路症狀的男性應進行PSA檢測;如果有家族遺傳史,檢查年齡應提早到45歲。

PSA檢測被認為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檢查手段之一。顧斌說,不過,除了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其他原因也會導致PSA升高,出現“假陽性”。所以不能單純通過PSA是否升高來判斷,前列腺穿刺是唯一能確診前列腺癌的手段。

生活中如何預防前列腺癌呢?顧斌表示,避免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減少高動物脂肪的食物攝入,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造成前列腺的過度充血;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勤解尿,避免憋尿及久坐不動;建議適度體育運動。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