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婆媳關係,輸的永遠是媳婦?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


歡迎大家到胡慎之微信公眾號(ID:hushenzhixl)菜單欄的讀者信箱答疑環節進行留言提問,

今天我們抽取了其中1位讀者的問題進行回覆。

讀者來信:

胡老師,您好!

雖然事情過去一年多了,我最近也是問自己,答案就是我原諒不了他,這樣對我。

和他結婚十年了,他做業務,一個月休4天假,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在家看孩子,現在孩子大了,我上班了。生完小寶婆婆等我出了月子就回老家了,我家大寶上一年級,接送大的上學,照顧小的,輔導作業,和家務都是我自己幹了,在累我也扛過來了。

我和婆婆有生活上的差異,因為年代不同,我也愛給老公說說,這正是他的要害,不能說他媽一點不是,但是不和他說我能找誰說?他聽了,就急了,說我月子裡除了睡就是吃,都不起來。。就這我真的就結受不了了,懷胎10個月在加上生孩子受的苦,帶孩子受的罪,一股腦委屈就都來了,我給婆婆打電話質問她,她不承認,他聽見了,把門踹開把電話奪走,給我媽打電話告我狀去了。。我當時氣的全身哆嗦,發冷,感覺冷透了,感覺過了好幾個小時才平靜下來。

後來日子總要過的,時間長了這事也算過去了,還有件事就是生我家二寶時我和他商量好的去市裡生,快生時他突然變卦了和我商量著要在縣醫院裡,我覺得我就是那種傻傻的沒主見的人,我都在猜是她媽讓他和我商量的。

他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到事上什麼都是我的不對,壓抑,不是我要的婚姻。。。。我雖然和他有兩個孩子,還有追求理想婚姻的和愛人的權利嗎?


這位讀者:

你好,歡迎你的來信。

從你的問題中,可以得知你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但你擁有了指責老公的權利。如果你的老公能夠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完美的話,或許你就沒有了這種指責。

當我們遇到一個我們無法去面對的問題時,其實創造一個幻想的對象,或幻想的婚姻,是挺好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理想化。就是我們無法去面對現實,只能把它理想化。

你跟你婆婆之間所謂的一些衝突,我可能無法太深入地瞭解,但任何關係都不是一個巴掌能拍響的。這也許只是權力之爭,只是你是失敗的那一方,但你無法去接受或體驗這種挫折。

在中國的文化裡,一般欺負和婆婆公公爭吵或有衝突的時候,輸的基本都是媳婦。因為傳統文化就是如此,尊老愛幼,有孝順的文化在裡面,就算你不認同也都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種挫敗的體驗也正好激發了你在原生家庭中沒被重視,或經常受到指責而產生的一種恐懼,這也是為什麼當你老公打電話給你媽媽時,你會氣得渾身發抖。

可能你孃家人對你也是非常苛刻的,很冷漠,或者經常帶有非常強烈的批判和責怪性質的態度對你。所以你在你的原生家庭裡,一直都沒有真正得到我們所說的愛意,只有被忽略的感覺。

婆媳關係,輸的永遠是媳婦?

當你老公給你換了一家接生醫院時,你內心中就會將這種舉動解讀為“老公忽視我”,這種挫折感和創傷體驗一直存在於你心中。通常這樣的體驗在低價值感的女性身上都會有,她之所以低價值感,是因為她沒有被承認價值。

我們說的價值是核心價值。就像我被媽媽愛著,那我就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那麼我就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你指責你老公或者婆婆的行為也好,說的話也好,都是因為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那種重視感。你把自己看成了一個很容易受傷的人,而且這種受傷更像是一個沒有得到公平對待的委屈孩子一樣。

實際上如果你每天都在觀察周圍一些不公正或不好的現象,那麼你就會覺得這些事情彷彿天天都在發生。這就像如果我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沒有得到公正對待的人時,我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公平的,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受害者情結。

你一直用這種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你看到的是什麼樣的,它就是什麼樣的。

所以你需要去重新面對你內心讓你害怕或委屈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並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一直在內心存在的,只是你把別人的行為解讀成你所認為的樣子。

其實你老公只是一個維護媽媽的兒子,但他的行為卻被你放大來看。而且你老公採用了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來對待你,就是你說我媽媽不好,我就說你不好,但你卻無法接受這種結果。

通常來說,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是受到愛護的,那麼當父母聽到你老公這樣說你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安撫你或者愛護你,甚至警告你老公要對你好一點,可你卻氣得渾身發抖。

其實憤怒背後是隱藏這訴求和其他情緒的存在,可能是悲傷,又可能是絕望或無力的情緒。

所以當你再去回看生活中這所有的表象時,其實你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如果你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會知道,其實你現在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自己導致的。

就算你去找另一個人,那也只是個理想化的客體而已。而且把這種理想化的客體按在別人身上的話,那麼婚姻關係中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會被打破,恨意就一定會產生。

因為理想化的同時,它是帶著一定的貶義或貶損的,就是我們無法看到一個客觀存在的婆婆,也無法看到一個客觀存在的老公,更不能接受他們身上一些似乎自己無法接納的東西。

還是那句話,你很希望自己是個非常優質的人,但內心一直有一把聲音告訴自己“我很糟”,你希望別人來保護你這些隱藏的情緒。或者在你的價值觀裡,如果是好的就一定能得到好好地對待,如果沒有被好好對待,那麼自己就是不好的。

其實有些時候,別人說你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你不需要覺得是不是對方不好,或者自己不好。你不需要覺得是不是對方不好,或者自己不好。

有時候,衝突的發生不一定是因為“不好”。

婆媳關係,輸的永遠是媳婦?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