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中国书法,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书法的构成首先是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史诗的承载。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它是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它承载文化,传播文化。没有汉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

无论是古时候一笔一画地手书,还是如今在计算机键盘上敲打,汉字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载体,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

学好书法不仅对自身有很好的帮助(身体和心理),而且还是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孙晓云之前就说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


那么初学书法,有什么需要知道的技巧和经验吗?今天小编就给想要学好书法的朋友们准备了一篇初学书法的注意事项,要是觉得有用的话,记得收藏、转发哦!

1、毛笔在书写过程中的动作

不同 “笔画部位”,对笔毫的使用也是要讲究的。笔毫的动作、笔杆的相应动作,用语言很难描述,所谓“心之所达,不易尽于明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这是古人的感慨。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2、笔画的“外延线”

比如: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我们看三个“乎”的第一笔短撇:第一个是《多宝塔》,短撇的上沿线是比较直的,下沿线是向内弯曲的;第二个是《九成宫》,短撇的上沿线向内弯曲,下沿线向外弯曲;第三个是《玄秘塔》,短撇的上沿线向内弯曲,下沿线也是向内弯曲的。


3、字的轮廓

大形状——也就是这个字外形,是方的,还是长的、扁的。必须首先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首先着眼于字的外形、轮廓。小形状——字中某个部分,也要用轮廓去概括。比如: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暑”是个长形的字,上面的“日”是长形的,下面的“日”稍微方一些。“架”是放行的字,“而”是扁形的字。在临写一个字前,先做这样的观察、分析,对一个字的整体形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笔画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说对应关系,就是一个笔画与另一个笔画的对应。写字时,从第二个笔划开始,就要注意这个关系。这样,写一个笔画就有了很多的位置上的参照物,把一个笔画方准位置了,位置更具体了。


5、笔画的轻重关系

我们在写某一个笔画时,有变化的节奏,有轻重快慢,这样会使写出的笔画姿态变化万千,是灵动的,活脱的。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6、笔画的倾斜角度

看古人的楷书经典作品时,并不是“横平竖直”,横很少平,竖经常斜是现实。“横平竖直”是要不得的。临帖时,要研究每一个笔画的“斜度” 。


7、笔画的“弧度”

古人叫做“笔势”,说明古代人练字很早就注意这一点了。笔势的存在,一是为了取得变化的效果,使得笔画姿态更丰富;再就是形成笔画之间的照应。


初学书法,这些技巧最好早点知道!


8、占格

就是字在格子中占的空间是不同的,我们如果对比颜柳欧以及更多经典作品,会在章法上产生疏朗、紧凑的不同效果。

9、写完字要重新审视

就是写完一个字以后,不要急于写第二遍,必须要弄清楚自己写的字,与范本上的字的差别在哪里,这是临帖时观察的重中之重。这样做,知道改哪里,才可以在写下一遍时更加准确;其次是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范字到底是怎么回事。既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范字。用以上的几个点观察,研究范字,研究自己的字。

书法不是少数人的艺术,而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点滴积累、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要想学好书法,需要用一辈子来钻研,要是喜欢本文的话,就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吧!或者关注:美学书法,每天为大家带来书法或者练字的各种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