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平凉的这里是道教第一山,它的名字由来原因是这些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

平凉的这里是道教第一山,它的名字由来原因是这些

《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平凉的这里是道教第一山,它的名字由来原因是这些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

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

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平凉的这里是道教第一山,它的名字由来原因是这些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

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领导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