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秋季飲食保健有三大注意,進補不能亂補

每年立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所以說按照民間秋天養生的說法來看,“貼秋膘”的說法是比較流行的,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為了強身健體,也經常會吃一些補藥或是滋補食物。比如說人參,鹿茸就是一些朋友青睞的藥膳食材。但是,秋季如果過量進補對身體健康並不利,所以說,秋季飲食保健有三大注意,進補不能亂補,下面跟我看看秋季進補五忌有哪些。

秋季饮食保健有三大注意,进补不能乱补

盲目進補不但無益於健康,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夏季炎熱季節人們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人秋後如果突然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及肝臟的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難以承受,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應適當進補,以養陰氣。但進補雖然重要,卻不可亂補。

秋季進補有以下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中醫認為:“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無病進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了身體。比如,無病服用過量魚肝油,可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二忌:慕名進補。認為越有名、價格越高的補品越能補益身體,是現代人養生的一個誤區。比如,人參價格高,是補品之王,但若不辨體質,肆意濫服的話,則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流鼻血,甚至還可因血壓升高導致腦溢血,危及生命。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及血虛之分,只有對證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適可而止,過則為害。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是有害的。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不是科學的養生方法。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藥補不如食補。

如今的時代,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隨著時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關注保健養生問題。秋季是最適合保健養生的,但是保健養生也是必須要注意的。下面為大家介紹秋季飲食保健的三大注意事項。

1、進補不能亂補 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進補不可亂補,秋季飲食保健注意事項必須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3、不要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秋季飲食保健注意事項告訴我們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面對許多人秋季吃補品的做法,這篇文章給大家提到了秋季飲食保健的三大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做到進補不能亂補,不要暴飲暴食,而且少吃刺激食物很有必要,這樣就可以避免亂補給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文中詳細列舉了秋季進補五忌,希望朋友們一定要收藏好,對於學習秋季如何進補是很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