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提起唐三彩,估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它的大名,产于盛唐时期的唐三彩,作为我国古代陶瓷制品的精品,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量级的一员。也许有人会说,唐三彩虽美,可惜都已经成为文物,现代已经无法恢复唐代的制作方法了。可是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精美的唐三彩制作工艺,虽然几经失传,却神奇的被一位农民还原了制作工艺,而这位农民师傅,也因此成为国宝级的民间大师。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精美的唐三彩

熟悉的人一定知道,洛阳唐三彩是最为出名的,事实上历史上最早出土的唐三彩正是在1905年陇海铁路在洛阳修筑期间出土的。当时在邙山毁坏了一些唐代墓葬,从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有享誉世界的唐三彩,这批唐三彩得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等人大力赞誉。而唐三彩从此便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此同时,洛阳的一个村子开始了以仿制唐三彩为生的时代,这个村子就是洛阳孟津县的南石山村,而小编要介绍的主人公高水旺家正是这个村子中以此为生的世家。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唐三彩制作大师高水旺

说到我们这个高水旺大师,有一件趣闻,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突然多出一批珍贵的陶俑,这批陶俑被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一致认定是真品,并被故宫高价收购,然而源源不断涌现出的大量陶俑让故宫也不堪重负,怀疑是盗墓团伙的特大案件,于是在上报国家文物局。

相关部门顺藤摸瓜找到了高水旺家,震惊的发现高家满院子都是各个朝代的陶俑的成品和半成品,专家们大跌眼镜,从此我们的高水旺大师声名鹊起。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声名鹊起的高老师

高水旺老师本是普通农民,出生于洛阳孟津南山石村,上世纪20年代很多盗墓人在洛阳盗墓,损坏的陶器就直接在当地的民间艺人那修复,久而久之就有很多人以此为生,甚至在当时就有能人仿制唐三彩成功,然而在那个战乱年代这项技术又再次失传。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上世纪20年代盗墓猖獗

由于有这样的传统,高水旺自幼就对烧制陶俑有着浓厚的兴趣,17岁开始,高水旺正式走上了仿制唐三彩的道路,这位心灵手巧的艺术天才,在防止过程中,可以说是极其用心,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像很多人只求仿个大概,保个糊口,而是野心勃勃的力求完美,想要仿制出完全一样的唐三彩来。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醉心制作唐三彩

为了制作出完美的唐三彩,他闭关练习,就像小说中练习绝世神功的主人公一样,他仔细揣摩手头的三彩残片,并到博物馆中仔细观察藏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完整的复原了唐朝时唐三彩的制作工艺,用跟唐朝时相同的原料配比,相同的火候烧制出了完全一样的唐三彩,更厉害的是他还发明了做旧的工艺,经过他做旧的唐三彩跟出土文物别无二致,连文物专家都分辨不出来。

本是农民,却醉心“造假”,竟重现失传千年的文化遗产,成一代大师

功成名就

高水旺老师的作品,甚至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农民出身的高水旺老师,真正成为了唐三彩文化的传统文化大师级人物。

2008年,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水旺老师成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

看了高水旺老师的经历,小编不禁感慨,所谓大师,都是那些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领域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啊!

不知道大家看了高水旺老师的故事,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