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近代以來,拍攝中國的外國攝影師有不少,從佈列松到馬克·呂布,都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在他們之後,法國人閻雷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名字。

閻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國著名人文地理攝影師。從14歲他就開始周遊世界,16歲喜歡上了攝影,18歲成為了職業攝影師。他19歲的時候第一次到中國,之後他總共來過中國多少次,他自己也數不清。1984年,他獲准自由進出巴黎愛麗捨宮,為當時的總統密特朗拍攝了一年政壇生活,成為法國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攝影師。

1985年,閻雷以自由攝影師的身份首次來到中國。那時候如果你在北京某一條大街或者衚衕裡,見到一位身上掛滿徠卡相機,腳蹬一輛破自行車,臉上扣著防毒面具的“老外”在那裡東張西望,時不時“攝”兩下的,那八成就是閻雷。

初到北京

________

第一次到中國的閻雷,他見到了統一的著裝形成的一種厚重的灰色調,沒有任何對比,沒有任何顏色。北京城簡樸的灰色氛圍,像索然無味的白開水一樣。乾燥的風吹得噼啪作響,到處都是煤球的氣味......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北京,衚衕

但是這個城市又有一種“過時”的魅力:城市散發著斯巴達式的詩意,沒有汽車的大街上演著一出自行車的芭蕾舞劇,古老胡同中進行著隱蔽的生活。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北京,天安門廣場

閻雷喜歡花時間在北京火車站逗留,像任何一箇中國的車站一樣,大廳裡擠滿了踟躕的人們:穿卡其布軍上衣的農民,萎靡不振地坐在建築工地用的防水油布上,留平頭的便衣警察,候車室裡的城裡人,穿開襠褲的小孩兒......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北京,北京站

牆上刷的大字標語極具時代色彩,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些口號嗎,

現在逐漸變成了路邊的廣告牌。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北京,長安街

北京的環路還沒修到五環,

汽車還是稀罕物,

而自行車是“三轉一響”的主力。

如今,看著滿大街的共享單車,

也許這就是輪迴?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8,北京,長安街

曾經燙頭就是時尚

婚紗照沒有花團錦簇,

內心的喜悅都掛在臉上。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北京,八達嶺長城,新人在拍攝婚紗照

那時候還沒有超市,711

他們有個統一的名字——供銷社。

糧票還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

算賬還得靠算盤,

三下五去二的閒暇時光,

老街坊們還能嘮嘮家常。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北京,三里屯

相比現在寸土寸金的望京地區,

80年代的望京,還是一片廣袤農村,

逢年過節的廟會不能少。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北京,望京地區

提籠架鳥和衚衕一樣,

被看做是老北京的標籤。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北京

他還發現了一個出乎我意料的中國:夜幕下的紫禁城紫色城牆外,同性戀者在尋歡求愛;秘密的地下舞會上,年輕人開始學跳迪斯科......

頤和園成了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

現在全是遊客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北京,頤和園

大學宿舍裡沒有手機、電腦的牽絆,

讀書也許是娛樂的一種方式。

還記得睡在你上鋪的兄弟嗎?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7,北京,北京大學宿舍

喂喂喂?

你為什麼不說話?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7,北京,前門

誰家要是有臺電視機,

相當於現在在家開了個電影院

而且還是免費的。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95,北京,孔廟門前

在大街小巷的穿梭中,閻雷漸漸弄懂了北京光線的種種微妙和激烈之處:

那被太陽穿透的奶白色晨霧,讓整個世界看上去像一幅雕刻作品;土黃色的春季沙塵暴從戈壁灘上吹來;深藍色的天空彷彿預示著冬天即將來臨;魔法般的清晨和夜晚的光線,給生活渲染了一抹溫暖的對比。

走向全國

________

閻雷非常喜歡拍火車站,他也乘坐過中國的火車,自然少不了拍照。從大同到北京的列車上,有灑進車廂裡的晨光,對著鏡頭害羞的姑娘......

這趟旅途對閻雷來說,

又是認識中國的一次機會。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8,大同至北京的硬座車廂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8,大同至北京的硬臥車廂

已經逐漸被淘汰掉的綠皮火車,

我們在閻雷的鏡頭裡還能再看到。

伴隨著火車啟動時的蒸汽,

火車上的工人,

堅毅的目光是在向家人告別,

還是向同事示意?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8,山西,大同

1988年閻雷在大同只拍了兩個星期,這兩個星期拍的特別成功,全世界都放了這些火車的照片。

在河南,

人們第一次見到汽車拉力賽

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不過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河南,首屆京港汽車拉力賽

在瀋陽,

共和國長子的光環下,

灰色的是發達的工業,

給予的光榮色彩。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遼寧,瀋陽

瀋陽市郊蘇家屯的一對父子,

確認過眼神,

是咱們屯裡的人。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8,遼寧,瀋陽,蘇家屯

平時很少見到外國人的市民

他們在觀察閻雷

閻雷也在觀察他們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5,山東,濰坊

閻雷也敏銳的發現了一些渴望變革的慾望,

人們貪婪地著迷於所有的新興事物。

在一座體育館裡,

中國一家股票交易所開門營業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上海,民眾在體育場內購買股票

西湖邊熱戀中的年輕人,

似乎在憧憬他們美好的未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86,浙江,杭州,西湖

參加婚禮的人們

身懷絕技

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已經失傳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1998,陝西,延安,婚禮

閻雷除了拍攝中國的大城市之外,1988年拍攝哈薩克族、89年拍攝侗族(閻雷是第一個拍攝中國的侗族的外國攝影家)。

後來他拍攝的雲南哈尼族《山的雕刻家》系列,第一次將哈尼梯田介紹給世界,被歐洲媒體評為“1993年度新發現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觀之一”。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雲南,哈尼族 閻雷攝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30年走遍全中國,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記憶,看哭了……

雲南,哈尼族,梯田,閻雷攝

從1985年至今,他幾乎走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一共拍攝了超過60萬張關於中國的照片。看閻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關於中國30年變遷的風俗畫,也是在一點一點地拾起那慢慢消失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